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肝片形吸虫感染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在肝脏胆管中。该病分布世界各地,我国各省的耕牛均有发生,我省各地的耕牛几乎均有不同程度发病,尤其闽南地区耕牛发病率比闽北、闽东、闽西等地严重。由于我省闽南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水池、水坑零星散布。  相似文献   

2.
武隆县屠宰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四川省武隆县肉联厂牟乾谷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其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主要引起患畜慢性肝炎、胆管...  相似文献   

3.
肝片形吸虫病在我省流行甚广,迄今已有33个县(市)报告。多年来本病对我省家畜造成了严重危害,是冬春死牛的主要原因。经过大量的防治工作,1970年代后疫情得到缓解。但近几年局部地区又出现明显回升势头。为了调查本病的危害,研究其流行规律,探索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对石台县七井乡肝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1、基本情况七井乡位于石台的北陲,南临七都、河口,北部接贵池市,西部与贡溪相毗邻。全乡平均海拔高度550米,乡政府所在地邱村队海拔高度670米,最高处1170米,属中低山区。全年平均气温13~14℃,最高38℃,最低-12℃。稳定通过10℃在4月12日,稳定通过20℃在6月23日,大于或等于8℃的终日为11月17日。无霜期210~230天。年均降水量1,600 mm,降水量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4.
王世明 《中国牛业科学》2012,38(2):67-68,78
牛肝片形吸虫病是海口市东北部地区养牛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海口市东北部地区的府城、灵山、龙塘、旧州等乡镇由于该地区河流小溪多,水塘水域多,终年积水的水田多,且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在该地区水域广泛分布和农民有在水田、水边放牧的习惯,所以在该地区感染牛肝片形吸虫病的牛很多。本文结合牛肝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当前海口市东北部地区流行的牛肝片形吸虫病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对策,为该地牛肝片形吸虫病的有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本文通过胆囊检查法对广西黄牛和水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感染纯阳性率为53.94%,黄牛阳性率为50.47%,水牛和黄牛分别有31.50%和9.35%为疑似感染,阴性分别只有14.56%和40.19%,说明广西牛片形吸虫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县耕牛感染肝片形吸虫较为严重,感染的牛只死亡不断发生,为了更好地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我县有代表性的乡、镇饲养的牛只进行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意见,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粪检被检牛粪用清水清洗以自然沉淀集卵法,将沉淀物于载玻片上进行镜检虫卵。1.2剖检耕牛屠宰后取肝脏进行详细检查并计数。2调查结果2.1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检查不同地区的牛只,粪检329头,阳性66头,平均阳性率20.1%;剖检牛只42头,阳性22头,阳性率52.4%,其虫体感染强度为4~106条成虫,详见表。2.2感染季节及区域分布据调查,3~4月份雨…  相似文献   

7.
牛肝片吸虫因肝片吸虫寄生牛体肝脏、胆管内而诱发的寄生虫病,这些年临床施治此病存在不小难度,多数进投药后,仍有反复发病的可能,久治不愈,死亡率极高。分析原因,与用药治疗不当、常规用药量不足、忽视整体治疗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就防治经验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号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万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球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0.
肝片形吸虫在国内、省内流行广泛,在我区的北安,德都、嫩江等市、县都有绵羊死于肝片形吸虫病的报道。1979年以来,对全区牛羊肝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苏皖水牛肝片吸虫和前后盘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皖两省10县(市)共调查302农户的307头水牛,粪便学检查肝片吸虫阳性43头,阳性率14.0%,其中安徽的阳性率为11.61%(18/155),江苏阳性率为16.48%(25/152);母牛阳性率为11.8%,公牛为11.4%;前后盘吸虫阳性170头,阳性率为55.4%(170/307),其中安徽的阳性率为58.1%(90/155);江苏的阳性为52.6%(80/152),母牛的阳性率为60.1%(137/228),公牛的阳必国41.8%(33/79),两种吸虫的阳性率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经统计学分析,两种吸虫的感染与地形无显著差异(P〉0.05),肝片吸虫的感染与性别、年龄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前后盘吸虫来说,感染与性别、年龄的差异显著(P〈0.05)。而各县间两种吸虫感染则有显著关  相似文献   

12.
同工酶与基因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种类的不同可表现为某些同工防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因此,它可作为一项生化指标,研究生物的分化情况。本文对人畜共患的两种片吸虫的同工配进行研究,发现二者的某些同工酶存在明显差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成虫采自福州市屠宰场宰杀的黄牛和山羊的胆囊和胆管中,分别选出典型的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的成虫。本研究所使用的试剂均系分析纯。1.2匀浆制各:将典型的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的成虫分别用生理盐水洗3次,成虫用pH74的缓冲液在冰水浴中研磨5分钟,高速离心(1200转/分)10分…  相似文献   

13.
<正>肝片吸虫常寄生在牛羊等动物肝脏、胆管内,引起患畜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而且伴发全身性中毒症状和营养障碍,致使患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甚至引起患畜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为摸清乌兰县绵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笔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共调查梅州市五大地区163头黄牛,发现肝片吸虫的虫卵阳性率为42.33%。另外还发现肝片吸虫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黄牛之间存在感染差异。  相似文献   

15.
1特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中,呈地方性流行,慢性经过,引起动物消瘦、发育障碍、生产能力下降;急性感染时,引起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成虫可存活3~5年,该病夏季为主要感染季节。  相似文献   

16.
片形吸虫病是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的寄生虫病。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是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据本地的资料和以往的研究显示,广西主要是大片形吸虫。由于国内外对肝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多,对大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少,使得国内一些研究未能注意到这两个种的虫在对动物的致病性及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江苏和安徽省水牛肝片和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鼻便检查,斑点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江苏和安徽2省10个县、市302户的307头水牛的粪便、血清,并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777只,以分析当地水牛肝吸虫感染状况。结果,粪便检查出虫卵阳性水牛43头,阳性率为14.01%,其中安徽省为11.61%,江苏省为16.48%;阳性水牛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为16岁,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母不不牛阳性率为13.60%,公水牛为15.19  相似文献   

18.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9.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0年8~10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20.
贵德县牛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