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随着目前城市化速度的快速发展和小城镇规模的增大,带来各式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背景,分析了国内小城镇规划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为案例,从规模预测、生态集约用地布局、田园式景观生态格局、保护与更新人文生态等内容论述了规划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随着目前城市化速度的快速发展和小城镇规模的增大,带来各式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背景,分析了国内小城镇规划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为案例,从规模预测、生态集约用地布局、田园式景观生态格局、保护与更新人文生态等内容论述了规划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田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89-3390,3393
石家庄生态小城镇建设应构建小城镇发展结构体系,实现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工,加强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功能分区,加快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形成生态产业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婧  赵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66-9967,9998
河北省小城镇建设存在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这是由小城镇人口增多、工业生产造成大量污染、小城镇规划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笔者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从抓好小城镇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紧编制和实施小城镇环境规划,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实现小城镇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解决小城镇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得小城镇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在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寻求低碳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快速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小城镇成为低碳发展的核心阵地,建设低碳生态文明小城镇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统计资料分析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苏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研究了农村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要求,探讨了苏北地区农村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是小城镇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系统的建设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小城镇空间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文章以铁岭市镇西堡镇为例,在镇区绿地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地系统目标、结构和布局等方面,探讨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理念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小城镇有助于我国农村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及时解决我国环境与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极大地破坏了小城镇的良性健康发展[1-3]。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格局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是贵州省生态资源大州,但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城镇化率较低,城镇体系以小城镇为主体,目前小城镇产业支撑力度不强。为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黔东南州提出了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在对生态产业进行界定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发展生态产业及构建地区生态产业循环模式有可能使黔东南州小城镇获得新的区位优势,是黔东南州小城镇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黔东南州小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黔东南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小城镇市场功能发育迟缓,产业间未形成产业共生型发展态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产业的集聚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承接区和农村人口的集中区,同时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特别是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理念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中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环境保护,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既是保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对小城镇环境问题的客观、充分认识,对加强小城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云南省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和分析,从农村环境管理视角来看待环境保护的问题,反思云南省小城镇发展方式,分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对小城镇经济生活发展形成的制约,探寻云南省小城镇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小城镇可以不是简单地从行政建制的意义上来理解,应该包括了城镇建成区和其他行政区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和谐的小城镇发展体系.最后提出解决小城镇环境问题、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快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生态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童友枝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68-14069,14143
结合对中小城市小城镇住宅的调查研究,指出了现阶段小城镇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代小康家庭对住宅设计的影响及人们对设计的更高要求,提出了小城镇住宅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成都市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资金短缺造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立足于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融资模式的实践,对成都市小城镇多元化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石频  张安明  周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44-3446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通过建立模型,计算集约度,分析了黔江区1996~2004年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它作为农村与城市在生产、交换、生活方式之间的纽带,起着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作为河北省重要城市的秦皇岛,城镇化水平低下,生态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际分析了秦皇岛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加快秦皇岛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增强生态建设的对策,对秦皇岛市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亮明  朱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57-1359,1363
在对我国大学城建设中面临的景观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城景观环境设计的生态对策,并对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的生态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朱军  张海燕 《北京农业》2011,(36):126-127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经济社会发展及优美村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兴林镇曲柳川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张义丰  苗润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92-5294
以北京地区典型山镇——昌平流村镇为例,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生态因子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结合流村镇生态文明镇规划,对全镇进行生态功能分区,阐述功能分区特征和功能定位及相应的生态发展方向,并指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土地生态安全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小城镇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安全、城镇环境安全、辖区农村环境安全和城乡资源利用4个系统层指标和农民人均收入等23项变量指标;提出了不安全指数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泰安市汶南镇为例,进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汶南镇土地生态处于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周艳  葛大兵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60-20362
小城镇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宁乡县夏铎铺镇为例,分析了两型社会城郊型小城镇镇域内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根据夏铎铺镇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全镇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小区,分别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住宅区和中心集镇区,并为每个生态功能小区提出了生态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目标和任务,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