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公害小型礼品西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与产量 1.1选用良种选用早熟、高产、优质、高抗的"小兰"、"小凤"、"早春红玉"等小型礼品西瓜品种. 1.2产量及构成西瓜产量60000kg/hm2左右.前期西瓜产量25000个/hm2左右,单瓜重1.5~1.8kg;后期西瓜产20000个/hm2左右,单瓜重1.2~1.5kg.  相似文献   

2.
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2O5施用量225 kg/hm2、施N量270~315 kg/hm2、种植密度6.675万~7.575万株/hm2时,产量达7 500~9 500 kg/hm2。其中施N量270 kg/hm2、密度7.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 513.9 kg/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棚西瓜不同种植密度及整蔓留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 250株/hm2采用三蔓留两瓜,以主蔓为辅养蔓,2个侧蔓坐瓜,产量达67 050kg/hm2,居本试验第1位,座瓜率与商品瓜率达100%,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5个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品种临汾138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在300万~375万株/hm2范围内,产量最高,达6 900.98~7 016.55 kg/hm2,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密度对品质的影响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当施氮量在210~240 kg/hm2 时,产量最高,达7 076.52~7 092.31 kg/hm2;施氮量对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因此,临汾138的密度以300万~375万株/hm2为宜,施氮量宜控制在210~240 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棚西瓜不同种植密度及整蔓留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250株/hm2采用三蔓留两瓜,以主蔓为辅养蔓,2个侧蔓坐瓜,产量达67050kg/hm2,居本试验第1位,座瓜率与商品瓜率达100%,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
网室隔离黄瓜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黄瓜杂交制种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 ,在网室隔离条件下 ,探讨了密度、钾肥、授粉时温度、授粉方式和瓜位等因素对黄瓜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瓜采种的适宜密度为 5 5 0 0株 /6 6 6 .7m2 ;授粉的适宜温度为 2 5℃左右 ;每6 6 6 .7m2 施钾肥 30~ 40 kg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土栽培的厚皮甜瓜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与土壤栽培技术完全不同.通过1998-1999年的3茬试验结果,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的厚皮甜瓜单株坐瓜1.5~2.1个,平均单瓜重383~643 g,折合产量17 565~31 455kg/hm2,折光糖含量13.5%~16.3%.同时日光温室无土栽培厚皮甜瓜,由于空气湿度小,基质消毒,因此各种土传病害轻微,且较土壤栽培节约用水,甜瓜品质好、产量高,可增加产值23 850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关中灌区棉花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对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密度、播期、底施二铵、追施尿素和化控等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综合研究 ,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 ,筛选出霜前皮棉 >1 5 0 0 kg/hm2 、产投比 >8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 :密度 765 3 0~ 781 5 0株 /hm2 ,播期 4月 8~ 1 0日 ,底施二铵 82 .5~ 99.0 kg/hm2 ,追施尿素 73 .5~ 94.5 kg/hm2 ,喷 DPC 5 0~ 69g/hm2 。反馈试验表明 ,优化组合方案平均增产 1 2 .1 %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冬油菜收后复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宁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由河北省承德市长城种子公司研制的早熟玉米新品种承单22,在冬油菜收后复种取得了显著效益.2001年在李店乡采用冬油菜收后复种承单22 1.47 hm2,前茬冬油菜产量1 875~2 340 kg/hm2,承单22平均产量4 935 kg/hm2;2002年在威戎镇示范3.33 hm2,前茬冬油菜产量1 995~2 715 kg/hm2,承单22平均产量5 280 kg/hm2.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6-5818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灾后补救措施的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6~ 7月 ,寿县发生洪涝灾害 ,7月下旬洪涝灾害后进行补种补救 ,在绝收田块 ,示范推广再生稻 5 3 .3 3hm2 ,早翻早水直播 10 0hm2 ,老秧分株移栽 1.6hm2 。结果 :再生稻产量 5 460kg/hm2 ,水直播产量 5 5 2 7.5kg/hm2 ,育苗移栽产量 4770kg/hm2 ,分株移栽 80天老秧产量 5 688kg/hm2 。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对绥玉7号、垦单15号、甘玉2号3个玉米品种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高、效果好的组合有绥玉7号(公顷施肥纯量315kg、密度8.25万株/hm2),公顷产量10684.5kg,公顷增收8570.25元;垦单15号(公顷施肥纯量255kg、密度7.5万株/hm2),公顷产量10533.0kg,公顷增收8616.15元;甘玉2号(公顷施肥纯量255kg、密度7.5万株/hm2),公顷产量10942.5kg,公顷增收9234.9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部分谷子杂交种"库"、"源"失调,生育后期易脱肥,产量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以张杂谷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其中,主处理为施肥量,设6个水平(拔节期沟施KCl150 kg/hm2+尿素75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150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150 kg/hm2+尿素75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225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150 kg/hm2+尿素75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300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150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225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300 kg/hm2);副处理为留苗密度,设5个水平(22.50万株/hm2、26.25万株/hm2、30.00万株/hm2、33.75万株/hm2、37.50万株/hm2)。研究不同施肥量与留苗密度对张杂谷8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为建立谷子杂交种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施肥量对穗长和穗直径有显著影响,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株高和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不大;留苗密度对穗长、穗直径、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株高影响不大。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谷子穗长、穗直径和产量增加;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随着留苗密度的增加,穗长和穗直径减小,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增加,其中密度在30.00万~37.50万株/hm2范围内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综合施肥和密度互作试验产量结果,认为在冀中南夏播最利于发挥张杂谷8号产量潜力的栽培方式为:在30.00万~37.50万株/hm2留苗密度下,拔节期施KCl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施尿素225 kg/hm2。  相似文献   

14.
正豫艺"国宝"是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西瓜新品种。商丘市睢阳区2015年示范种植面积25 hm2,2016年种植面积100 hm2。通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国宝"西瓜新品种田间表现出耐低温、易坐瓜、不裂瓜、单瓜大、产量高等特性。一、特性特征全生育期95 d,坐瓜后约30 d成熟。瓜形圆整美观,底色鲜绿干净,具深色细直条带,瓤色大红,口感好,中心糖在12.5%以上。耐低温,瓜个大,单瓜质量7 kg左右。适宜  相似文献   

15.
氮肥与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渝单8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100 kg/hm2、200 kg/hm2、300 kg/hm2和400 kg/hm2 4个氮肥(纯氮)水平及1 hm260 000 株、75 000 株、 90 000 株、105 000 株和120 000 株 5个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熟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果穗率在施氮量适中时即200 kg/hm2和300 kg/hm2时大于处理100 kg/hm2和40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密度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在氮肥水平300 kg/hm2和1 hm290 000 株时最大.地上部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降低,但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综合氮肥与密度处理对青贮玉米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施纯氮300 kg/hm2、密度1 hm290 000 株为南京地区渝单8号青贮栽培利用的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16.
优质早熟无籽小西瓜迷你红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优质早熟无籽小西瓜迷你红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种研究室 2 0 0 4年育成的无籽小西瓜新组合。其熟性极早 ,全生育期 80~ 85d ,果实发育期 2 8~ 3 0d。单瓜重 2~ 2 .5kg ,爬地栽培产量 5 .2 5万kg/hm2 左右 ;立架栽培可达 6.0 0万~ 6.75万kg/hm2 左右 ;多茬瓜栽培可达 7.5 0万kg/hm2 以上。植株生长势极强 ,易坐果。果实高圆形 ,花皮 ,红瓤 ,瓤质细嫩多汁酥脆 ,中心含糖量 13 %~14 % ,中边糖梯度小 ,品质及口感极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4因子5水平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密度及施肥量调控对玉米新品种福单2号产量的影响,探讨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K肥P肥;获得8 699.4 kg/hm2以上目标产量优化方案是密度48 318~49 974株/hm2,施纯N 381.9~412.2 kg/hm2(尿素830.2~896.1 kg/hm2),施P2O5 99.4~116.0 kg/hm2(过磷酸钙710.0~828.6 kg/hm2),施K2O 247.2~280.9 kg/hm2(氯化钾412.0~468.2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实现杂交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最佳结合的施磷水平,以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邯6402为试验材料,在棉花播种前底施过磷酸钙、氯化钾18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作底肥,试验设过磷酸钙施用量0(不施, CK)、210、300、390和480 kg/hm2计5个处理,在最佳种植密度42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磷水平对杂交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底施磷肥390 kg/hm2,能够实现杂交棉邯6402产量与纤维品质的最佳结合。该施肥水平时棉花产量高,达到了4697.75 kg/hm2;且纤维品质好,其中纤维长度29.86 mm、比强度31.4 cN/tex、马克隆值5.0、整齐度84.5%。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在我区的制种中,由于其父本植株较矮、母本偏高而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制种产量一般仅4 500~5 250kg/hm2,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制种单位的效益.2000年我们在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一组、十一组繁制8.55 hm2豫玉22玉米单交种,种子平均产量为7 774.5kg/hm2,最高产量达9 652.5kg/hm2,创杂交玉米制种高产水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新引进小型西瓜拿比特为材料,采用竹木大棚匍地栽培方式种植,根据韶关的气候特点,设置栽植6 000株/hm2、8 250株/hm2、1.05万株/hm2、1.275万株/hm2、1.50万株/hm2等5个处理,进行密度栽培试验,比较每个处理植株的生长情况、茎粗、早熟性、单瓜重、产量、产值等,以筛选出最佳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小型西瓜拿比特在韶关气候条件下最佳栽培密度是8 250~10 5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