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工艺和产品的有效整合,用喜马拉雅地区新鲜的沙棘果生产保健型食品。新鲜沙棘果实经过连续旋转的螺旋压榨机进行高压压榨。分离液中含有80%~90%的沙棘果汁,最后产生的果渣将会做进一步的处理。在80℃的温度下对分离液进行澄清,随即经过高速离心分离果油、纯果汁和果渣。新鲜果中可萃取2.6%~3%的果油,在果渣和果泥中可以提取65%~70%的果油,沙棘油20%~30%剩余在残渣中。果油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2810mg/kg)、维生素E(1409mg/kg)和以16碳酸脂肪酸(45.6%~49.1%)为主的类固醇(4403mg/kg)成分。在榨取的果汁中,含有高含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c(1683mg/kg)、多酚(2821mg/kg)和黄酮(400mg/kg)。其中异鼠李素、槲皮素和山奈芬含量分别为303mg/kg、81mg/kg、16mg/kg。而异鼠李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一类黄酮。果汁因为含有很多的有机酸(3.69%),所以味道较酸(pH=3)。色谱分析显示出奎宁酸(1.85%)是果汁中最主要的酸物质。压榨后的果饼中含有的种子的分离和油的提纯需要超临界的coz萃取。籽油中含有胡萝卜素(403mg/kg)、维生素E(1012mg/kg)和类固醇(16888mg/kg)。现在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都比以前的要高,这是第1次全面系统的、详细的介绍印度沙棘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打顶与适度摘叶,调控植物顶端优势,建立新的生长平衡,能提高植物产量,改进品质,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半干旱地区,沙棘生长期短(5个月),在常年连续受干旱胁迫、冬季严寒和风沙侵袭下,打顶摘叶虽能促进当年沙棘的生长和发育,但对次年生长产生了严重伤害,新梢密度下降25.5%~48.7%;枝重下降17.9%~25.1%,造成减产与早衰。因此,对沙棘雄株打顶与摘叶时间应在6月~7月中旬,摘叶强度应控制在25%以内,应禁止从雌株采叶。  相似文献   

3.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s L.),属于胡颓子属,在印度喜马偕尔邦地区称作“Chharma and Surch”,沙棘能够在这种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自然生长。本文介绍了制作沙棘饮料的一系列程序和如何储存饮料120d而不使其变质的方法。沙棘果实采自印度喜马偕尔邦河谷。用碎浆机提取沙棘汁,制作沙棘饮料要准备好合适比例的沙棘汁和制作饮料所需的糖。随着果浆比例的升高,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降低。而随着糖和果浆的增加以及储存期的延长,还原性糖呈上升趋势。当饮料中果浆和糖的比例分别为10%和13%、12.5%和13%、15%和15%时,饮料最为宜口,给于较高的评价。在喜马偕尔邦,人们一直认为沙棘具有商业价值,但是其价值在此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山西各类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各类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与开发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7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沁源和方山产区的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同时看到,普遍沙棘桔红果叶总黄酮含量高于橙黄果叶;沙棘雌株叶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叶。结论:6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沁源和方山地区可能为山西沙棘叶的最佳产区。  相似文献   

5.
沙棘种起源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沙棘是一种很重要的植物,因为它对土壤和空气污染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可以种植于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沙棘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果实的营养价值,因为它富含高价值的健康成分(胡萝卜素、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本文阐述了不同沙棘品种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实验样品是在秋季的不同时段,从罗马尼亚不同区域采集的。果实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99%~45.35%和1.12%~171.10%。地理位置、海拔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影响着植物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前苏联)对沙棘油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俄罗斯(前苏联)沙棘油研究开发的历史进程,援引了该国研制的沙棘油提取工艺.列举了沙棘油的药用价值,并对沙棘油系列药物和化妆品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印度Leh地区沙棘籽油中脂肪酸各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沙棘种子含油量为17.61%,籽油富含油酸(23.012%)和亚油酸(30.162%).  相似文献   

8.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4(2):F0002-F0002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系,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国科司组织的专家鉴定,并给予了国内领先的高度评价。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型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型新品系,为我国干早、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经济型新品系:HS-7和HS-22两个品系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百果重62g,棘刺密度分别为0.9个/10cm和0.7个/10cm,单株产量为5.03kg和4.75kg。HS-7、HS-22两个类型果油含量分别为1.44%和0.77%,HS-7籽油含量9.18%,HS-22为6.78%。β-胡萝卜素含量HS-7为14.9mg/100g,HS-22含量为19.30mg/100g。沙棘果实槲皮素含量都在18-19mg/100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65mg/100g和28.50mg/100g。HS-7总氨酸含量为7.128 mg/100g,HS-22为4.912mg/100g。生态经济型新品系:杂1号新品系,果实7月下旬开始成熟,树体开阔,圆形,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树高2.5m,棘刺密度0.67-1.85个/10cm,百果重40g,单株产量在干旱贫瘠的山地为2.8kg,在条件较好的立地单株产量5.8kg。果汁含量88.93%,Vc含量804mg/100g,β-胡萝卜素4.8mg/100g,总黄酮55.27mg/100g,果油含量3.88%,籽油含量9.4%。杂3号新品系,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树形开阔,有明显主干。果实较小,百果重34.13g,但是密度较大,果粒密度74.6粒/10cm。单株产量在贫瘠生态条件下为2.755Kg,立地条件较好达4.594kg。果实总黄酮含量27.14mg/100g,籽油含量10.62%,果油含量2.63%。杂4号新品系,果实8月初开始成熟,而且果实较坚实,固形物含量1O%,结果较密,果粒密度64.9粒/10cm,百果重37.66g,单株产量贫瘠和较好的生态条件下分别为3.9kg和5.9kg。果实Vc含量  相似文献   

9.
沙棘油脂     
果实 沙棘果实由果肉(68%)、种子(23%)和果皮(7.75%)组成(Zadernowski et al.,1997).Yang和Kallio(2001)最近发现,从中国、芬兰和前苏联(FSU)等地大量选择后采集的沙棘果实中23%~28%是种子,72%~77%是柔软的果肉/果皮.沙棘果实可提取3种油:种子油、果肉油和果皮油.不同于其他植物,沙棘果实的各部分都能合成并积累脂肪.有时果肉油和果皮油没有区别,因此统称为果实油或果肉油.沙棘叶也含油,这部分内容将在稍后部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0.
用沙棘叶、果、茎、根的提取物和籽油,对患H22和EAC的实体瘤小鼠进行灌胃实验。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和籽油都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在15个不同处理剂量组中,有10个剂量组的抑瘤率都超过了30%,占到处理总数的66.6%。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表现为:叶>果>油>茎>根,叶和果的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8%和46.7%。沙棘提取物抑瘤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实体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且胸腺指数效果大于脾指数的。沙棘提取物有利于调节患病小鼠的脏器活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蛋黄油甘油三酯脂肪酸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42.86%、亚油酸22.95%、棕榈酸19.91%、硬脂酸7.89%、棕榈油酸2.25%、亚麻酸0.94%,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69%。蛋黄油的功能成分表明,蛋黄油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营养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Leh地区沙棘果油中脂肪酸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沙棘果油中脂肪(酸)含量为24.9%,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42.06%)、棕榈酸(28.11%)和油酸(12.29%).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新型固体酸S2O82-/A l2O3-ZrO2-La2O3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棉籽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功率、固体酸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中甲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辅助下,固体酸催化剂对棉籽油酯交换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产物与催化剂易于分离。在超声波频率28 Hz、功率80 W、反应温度140℃、醇油摩尔比15∶1、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4%的条件下,反应3 h产物中棉籽油甲酯含量达到97.1%,催化剂重复使用十次甲酯含量可维持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4.
Effective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like South Africa, could increase crop yield and thereby improve productivity of scarce fresh water resource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Hatfield Experimental Farm of the University of Pretoria, South Africa, from 2004 to 2006,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il water depletion regimes on rose-scented geranium (Pelargonium capitatum × P. radens cv. Rose) essential oil yield,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water-use efficiency in an open field and a rain shelter. Four maximum allowable soil water depletion levels (MAD), 20, 40, 60 and 80% of the plant available soil water (ASW) in the top 0.8 m root zone, were applied as treatments. Plant roots extracted most soil water from the top 0.4 m soil layer. Increasing the soil water depletion level to 60% and higher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herbage mass and essential oil yield. Water stress apparently increased the essential oil concentration (percentage oil on fresh herbage mass basis), but its contribution to total essential oil yield (kg/ha oil) was limited. Irrigation treatments did not affect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 increase in maximum allowable depletion level generally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leaf area and an increase in leaf to stem fresh mass ratio. Up to 28% of irrigation water could be saved by increasing maximum allowable depletion level of ASW from 20 to 40%, withou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essential oil yield.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密集烤房鲜烟叶装炕劳动强度大、用工难、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结合密集烤房结构和烟叶烘烤技术要求,设计一种倾斜旋转式装烟机。主要由动力平台、升降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倾斜旋转装置及PLC控制系统构成。通过对烟叶装炕过程的分析,对链条提升机构和油缸举升机构进行设计,确定其结构参数。为保证装烟机具有良好的装烟效果,对旋转机构和倾斜机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得到载烟杆长度为650 mm,载烟杆与锥齿轮连接轴两轴线距离为13 mm,烟夹倾斜角度为23°,并通过遗传算法对锥齿轮进行优化设计。以装烟成功率和烟叶损伤率为评价指标,在密集烤房内进行装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倾斜旋转式装烟机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平均装烟成功率为96.7%,烟叶平均损伤率为7.8%。研究结果可为密集烤房智能装烟设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优选一步法合成的紫茎泽兰厌氧发酵残留物固体酸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酸化小桐子油的酯化反应效果。着重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厌氧发酵残留物碳基固体酸可显著提高酯化反应效率,在醇油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80 ℃和反应时间2 h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可达76.32%。试验提供了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再生水灌溉对叶菜类蔬菜产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叶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再生水灌溉条件下9茬(6种)叶菜类蔬菜产量平均增加23.3%;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叶菜含水率、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粗灰分、粗纤维等含量均值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α=0.05);再生水灌溉没有增加叶菜硝酸盐含量,但亚硝酸盐含量增加51.6%,各处理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8.
牡丹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得率的5个影响因素(筛分粒度、CO_2流量、压力、温度和时间)进行考察.以油得率为响应目标,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筛分粒度、压力和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了超临界C_O2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条件为:筛分粒度60目,CO_2流量20L/h,压力35MPa,温度45℃,时间120min.在较优提取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可达到24.22%.GC-MS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3.34%和66.85%.  相似文献   

19.
桐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NaOH催化剂作用下,以桐油为原料,与甲醇经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通过分析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反应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含量达到了86%,其主要性能指标符合我国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