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光倒刺是目前淡水鱼类养殖中效益较高的一种。笔者从事光倒刺繁殖、养殖研究数年,现将光倒刺养殖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光倒刺性活泼,喜欢水源好、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无渗漏的鱼塘,底质以沙质为好,淤泥尽可能少。池塘面积为5亩左右,水深1.5~2.0米。二、鱼种放养光倒刺适宜生长水温20~30℃。放养规格50~100克/尾的二龄鱼种,每亩放养500~1000尾,要求大小规格较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套养品种:每亩可放10~50尾10~17厘米的鲢、鳙鱼,100尾规格为10…  相似文献   

2.
(乙)放养模式(1)鱼—草结合:利用池坡、池埂、台面上种植苜蓿、苏丹草等饲草,以草养鱼,池塘以养殖草食性鱼类为主。①鱼种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多品种鱼类混养。草鱼占50%~70%,鲢、鳙鱼占20%~30%,鲤、鲫鱼等占10%~20%。②放养密度:每亩放养鱼种800~1500尾,鱼种重量为50~150千克,平均尾重62.5~100克。③投喂饲料:以投喂饲草为主,辅以麸皮等其它精饲料,不施肥料。当人工种植的饲草不足时,以野草作为补充,投喂量以每100千克草食性鱼类的体重计算,4~5月份,日投喂鲜草1…  相似文献   

3.
汪建华 《科学养鱼》2002,(11):21-21
我市从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种草养鱼,主要种黑麦草和桂牧一号牧草。种草养鱼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种一亩桂牧一号和一亩黑麦草,可供给一亩池塘的鱼饲料。种草养鱼,一般一亩池塘,水深1.2~1.5米,放养量为:草鱼1000尾,鲤鱼100尾,鳙鱼50尾,鲢鱼50尾。每年3~5月份种桂牧一号,每亩用草种75千克,种草时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作基肥,过60天可刈割第一次。每隔20天可刈割一次,一年可刈割7~10次,一般年产鲜草20000千克/亩。每割一次后亩施尿素15千克作追肥,一年共需尿素150千克。…  相似文献   

4.
一、建池关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面积小的10~50米2,大的100~500米2,池深0.8~1.2米,水深0.3~0.5米。池底铺30厘米厚的肥泥,上置瓦片等,供鳝隐蔽栖息。池子的进、排水口要安装好拦鳝网。池中适当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调节光线、水温。二、放苗关放苗前7~10天,每平方米池子用生石灰0.1千克化水泼洒消毒。鳝鱼为变温动物,只要水温适宜(10~32℃)全年可放养。选择尾重20~30克,健康、无伤、无病的鳝种进行放养。放养时,可用3%~4%的食盐水浸…  相似文献   

5.
1试验材料和方法1.1时间2001年3月2日~11月29日。1.2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536公顷,池深2米,水源方便,能排能灌,未安装增氧机。1.3鱼种投放黄颡鱼145.4千克,2.1万尾;湘云鲫243千克,3416尾;草鱼70千克,840尾;鳊鱼1000尾,50千克,麻白鲢600千克,4500尾,鱼种下塘前用50克/升食盐水和2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处理。1.4饲料全年投放颗料饲料4.5吨,其它油糠等饲料4吨。1.5水质管理注意水质调节,5~6月鱼体小,水温低,池水深1米。7月份后水深…  相似文献   

6.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7.
一、池塘养殖1.池塘主养:面积一般为2~10亩,比较好管理;要求池水深1.5~2米,排灌方便,透明度大于35厘米;放养规格10厘米以上,最好15~20厘米,且要求同一池塘放养规格一致,每亩放养量为1000~1200尾。鱼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约5分钟。同时搭配每尾体重50克的鲢鳙鱼种150~200尾,不宜再混养鲤鲫(应注意若需施肥要施化肥,且不能同时施生石灰,最好不放未经发酵的人畜粪肥)。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天然饲料为辅。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要求30%~35%,在鱼均体重0.3…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镇通过实践表明:利用冬季鱼池套养鳜鱼,不仅解决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饲料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一般亩增商品鳜8~15千克一、套养方式1.冬季成鱼池套养利用冬季成鱼囤养池塘套养鳜鱼,塘口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50~80尾。2.冬季亲鱼池套养在冬季鲢、鳙等亲鱼池套养鳜鱼苗,每亩套放体长8~10厘米鳜鱼种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10千克左右。3.冬季蟹…  相似文献   

9.
梁长辉 《科学养鱼》2002,(10):28-28
鳜鱼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它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淡水石斑鱼”。由于鳜鱼需摄食活鱼,在生产中以鳜鱼为主养鱼的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2001年,我们选择了连片150亩的池塘套养鳜鱼夏花,经过6个月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砂质壤土,淤泥深15~20厘米,面积5~10亩,平均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2.鱼种放养春节前亩放规格为0.3~0.75千克的过塘草鱼200尾,0.15~0.4千克的白鲫20尾,0.3千克的白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石鲽仔鱼经11天饲育试验,在—0.5℃、2.8℃、5.3℃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同时,也叙述了在接近海水冰点(_1.8℃)和自然水温(13.6℃)条件下的补充试验情况。_0.5℃试验组,石鲽前期仔鱼依靠自体卵黄营养仍可发育和生长,但当自体卵黄营养耗尽后,则不能摄食,所以不能发育和生长,在2.8℃和5.3℃两个试验组的石鲽仔鱼,都能够正常发育和生长;在0℃—13.6℃水温范围内,石鲽仔鱼平均体长增长率随着水温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其随着水温和发育生长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行动姿态;石鲽仔鱼的生物学零度在0℃附近,其发育符合积温法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石鲽仔经11天馈育试验,在-0.5℃、2.8℃、5.3℃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同时,也叙述了在接近海水冰点(-1.8℃)和自然水温(13.6℃)条件下的补充试验情况,-0.5℃试验组,石鲽前期仔钎依靠自体卵黄营养仍可发育和生长,但当自体卵黄营养耗尽后,则不能摄食,所以不能发育和生长,在2.8℃和5.3℃两个试验组的石仔鱼,都能够正常发育和生长,在0-13.6℃水范围内,石鲽仔鱼平均  相似文献   

12.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3.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1,18(4):26-27
1 湘云鲫 是由中国工程院刘筠院士为首的协作组,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可达500g,鱼种经1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kg,比普通鲫鱼生长速度快40%~60%。池塘养殖发生缺氧时,草、鲢、鳙鱼类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却平安无事。在水温10℃以下时,其它鱼类已停止生长,湘云鲫仍能摄食生长。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80~120kg,增加纯利润1500元以上。湘云鲫可池塘主养、混养,也可进…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流水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15℃、20℃、25℃和30℃)对长吻幼鱼摄食,生长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吻摄食与生长的起始温度为15℃;适宜温度区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水温为10℃时,长吻 基本不摄食,水温为15—25℃时,长吻摄食率、生长率随永温升高而显著增加,25℃和30℃组间差异不大。饲料转化效率随水温上升明显提高,但水温升至30℃时,饲料转化效率有下降的趋势。长吻幼鱼日投饵量可根据经验公式:C=0.148T ̄(1.626)W ̄(-0.521)计算。  相似文献   

15.
于忠诚 《内陆水产》2002,27(4):17-17
彩虹鲷是一种杂交全雄性罗非鱼,属热带鱼类。生长适温20℃~38℃,水温低于12℃死亡。其具有食性杂的特点,耐低氧,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3~4个月),抗病力强等特点。彩虹鲷体色鲜艳,肉质细嫩,鲜甜可口,是水产市场上畅销产品。近几年来水产市场上0.3千克/尾以上规格的彩虹鲷成鱼价格均在20元/千克以上,具有很好的养殖效益和较大的养殖潜力。1池塘准备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鱼池,面积以660~1300米2为宜。放养前池塘应先彻底清塘,即每667米2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水深1米)…  相似文献   

16.
成鱼塘套养鱼种的做法成鱼塘套养鱼种,就是在塘中同时放养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鱼种。其做法是。1.放养鱼种的规格:成鱼塘第一次开始或年初放养时,同放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鱼种。草、鲢、鳙、鲮鱼种大规格每尾重100~200克,中规格每尾重50~60克,小规格...  相似文献   

17.
刺参全体重(W)与躯体重(W1)为线性函数关系,其回归曲线为W1=0.1537900+3.7001(r=0.9874)。采用海区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方法,研究了刺参夏眠特点。不同年龄组群的夏眠临界水温各异,1龄为24.1℃,2龄为22.9℃,2~3龄21.8℃,3龄以上21.8℃;体重25克以内的个体77.8%消化道无明显退化,尚能继续摄食,不夏眠;消化道退化是在摄食强度降低的前提下发生的;肠退化成一条长度与体长近似,直径不足1毫米的细线;夏眠期间各龄的个体仍有活动,越小活动越频繁;夏眠期间各龄减重明显,1龄、2龄、2~3龄与3龄以上的失重率分别为52.8%、39.7%、45.5%、30.4%  相似文献   

18.
富丽静  李勃 《水产科学》1993,12(10):7-9
1992年所采集全长49.5-61.5mm,重0.052-0.150克中国沿海河口地区的鳗苗,对水温突升+10℃或骤降-13℃有死亡现象;对水温升高或降低的适应,其生命临界的水温值分别为38℃,5℃,对盐度变化的适应上限为34.1‰:对pH值变化的适应生态上限为9.4,下限为5.5。  相似文献   

19.
王良才 《内陆水产》2001,26(9):22-22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该虾繁殖周期长,生长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是目前水产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前景广阔。笔者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态特性南美白对虾为热带型虾,生存水温为6~40℃,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低温适应能力稍差,水温低于15℃摄食活动受到影响,9℃以下出现死亡。该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经淡化处理,能在纯淡水中养殖。溶解氧要求5毫…  相似文献   

20.
1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现状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可在盐度0‰~35‰的水域中生长,从海水孵化场购进的仔虾经逐步淡化后能很快适应在淡水中生长,苗种的淡水养殖成活率高达70%以上,与海水养殖相比无明显差异。南美白对虾有较宽的水温适应范围,下限和上限分别为6℃和40℃,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水温低于15℃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水温9℃时昏迷并逐渐死亡。我国的南方气候温暖,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期可达7~9个月,一年可以养殖两茬。北方地区的无霜期较短,南美白对虾只有4~5个月的生长期,单茬养殖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