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内流水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15℃、20℃、25℃和30℃)对长吻Wei幼鱼摄食。生长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吻Wei摄食与生长的起始温度为15℃;适宜温度区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水温为10℃时,长吻Wei基本不摄食。水温为15-25℃时,长吻Wei摄食率 、生长率随永温升高而显著增加,25℃和30℃组间差异不大。饲料转化效率随水温上升明显提高,但水温升至30℃时,饲料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流水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15℃、20℃、25℃和30℃)对长吻幼鱼摄食,生长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吻摄食与生长的起始温度为15℃;适宜温度区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水温为10℃时,长吻 基本不摄食,水温为15—25℃时,长吻摄食率、生长率随永温升高而显著增加,25℃和30℃组间差异不大。饲料转化效率随水温上升明显提高,但水温升至30℃时,饲料转化效率有下降的趋势。长吻幼鱼日投饵量可根据经验公式:C=0.148T ̄(1.626)W ̄(-0.521)计算。  相似文献   

3.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海蜇足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温度、盐度和光照对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足囊形成和萌发的影响进行观察。温度实验在0~30℃范围内设7组,盐度实验在2~32.1‰范围内设16个梯度,光照分为自然光和黑暗两组。实验显示:10℃以上海蜇无足囊繁殖迹象,15~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海蜇足囊繁殖能力增强;6‰以下盐度,海蜇不能进行足囊繁殖,20~22‰是海蜇足囊繁殖的最适盐度;黑暗有利于足囊繁殖。温度是足囊繁殖的关键因子,盐度和光照是足囊繁殖的充分条件。作者认为,适宜的环境因子是海蜇螅状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尽管足囊可以抵御外界的恶劣环境,但足囊形成并非需要不良环境因子诱导,足囊繁殖是海蜇螅状体一种正常的无性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水质管理鳝池水深一般在15~20厘米较为合适,但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水温超过30℃时,水深可以加深到40厘米以上,以避免阳光灼晒而致水温升高,确保黄鳝安全。水质要求中性偏碱,溶氧3毫克/升以上较好。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一般情况下,2~3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换水一次。平时,经常用生石灰水泼洒全池,改良水质。水源要求洁净、无毒,换水时,温差不能太大,保持温差在5℃之内,一次换水不能过多,防止黄鳝不适应。二、防暑降温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30℃。温度超过3…  相似文献   

5.
温度、光照和pH相互关系及其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在不同温度、光照及pH下光合细菌的不同生长情况。发现温度、光照、pH之间相互制约,三者同时影响着光合细菌的生长。试验得出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15~20℃,光照为30000~5000Lx,培养基pH为7;温度为25~30℃时,光照为3000~500Lx,培养基pH为7。  相似文献   

6.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蜇足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男  蒋双 《水产科学》1997,16(1):1-8
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温度、盐度和光照对海蜇足囊形成和萌发的影响进行观察。温度实验在0 ̄30℃范围内设7组,盐度实验在2 ̄32.1‰范围内设16个梯度,光照分为自然光和黑暗两组。实验显示:10℃以上海蜇无足囊繁殖迹象,15 ̄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海蜇足囊繁殖能力增强;6‰以下盐度,海蜇不能进行足囊繁殖,20 ̄22‰是海蜇足囊繁殖的最适盐度;黑暗有利于足囊繁殖。温度是足囊繁殖的关键因子,盐度和光照是  相似文献   

7.
新分离的5种微藻是细小裂面藻(Merismopediaminima)微型小球藻(Chlorellanana)朱氏四片藻(Tetraselmischui),淡色紫球藻(Porphyridiumpurpureum)和波海红细胞藻(Rhodomaonasbaltica)试验表明5种藻在10-30℃的试验温度内都能生工成活,生长繁殖的适温范围在15-25℃,最适温度是20-25℃,在10℃和30℃时,生长  相似文献   

8.
天峡红鱼回适宜生长温度为18~30℃,饲料蛋白适宜含量为27%~38%。第一年可长至16~20cm、100~150g,第二年可长至35~45cm、600~1000g。介绍了鱼苗、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方法以及鱼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1病原体该病病原体为脓毒性黄杆菌,大小为0.4微米×2微米,电镜可看到有荚膜样结构。能在普遍琼脂平板上生长,但发育缓慢,72小时后形成圆形隆起、带黄色光泽、直径1毫米以上的菌落。温度5~30℃时均能发育,生长适温为15~20℃,37℃以上不发育,在含氯化钠0.1%~4%培养基上生长,含氯化钠0.5%~1.0%时生长良好,不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不发育;pH值在6.5~10.2均发育,最适pH值为7.8~8.3,对氯霉素、红霉素很敏感。2症状病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肛门红肿,眼球外突,双目失明,…  相似文献   

10.
虾蟹养殖池水草栽培设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养殖池常见水草种类有苦草、菹草、轮叶黑藻、伊乐藻、水花生等。在长江下游一带,伊乐藻几乎常年生长,旺期为4~6月和9~11月,菹草在3~6月为旺盛期,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6~9月生长最快。所以对于虾蟹养殖池可种移植多种水草,从而达到池塘中常年有水草的目的。下面简述几种水草的栽培及设置技术。1 菹草菹草广泛分布于河沟、池塘、沼泽地天然泡沼及低洼积水处,其生长适温为10~22℃。人工栽培菹草,主要措施是移植其繁殖体——石芽。菹草的石芽是繁殖芽的一种,质地坚硬而有韧性,是菹草长到成株后死亡前形成的,每株可产生几…  相似文献   

11.
温,盐度对鲈鱼早期仔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本文就温度,盐度以及不同降低盐度方法对鲈于仔鱼的生长及存活进行实验,经一星期的培养,结果表明,1;钙鱼仔鱼在盐度30-3‰的海水中都能生长,以20‰的存活率最高达99%。2.每经6小时逐渐降低盐度5‰的仔鱼存活率高于大幅度骤降盐度。3.温度14.7-14.9℃和18.3-19.7℃,以盐度30‰生长快,5‰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2.
温度,光照和pH相互关系及其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超  连岩 《齐鲁渔业》1997,14(5):43-45
观察了在不同温度,光照及pH下光合细菌的不同生长情况。发现温度、光照、pH之间相互制约,三者同时影响着光合细菌的生长。试验得出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15 ̄20℃,光照为30000 ̄5000Lx,培养基pH为7,温度为25 ̄30℃,光照为3000 ̄500Lx,培养基pH为7。  相似文献   

13.
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是我基地科研人员与美国、德国、匈牙利科学家合作,一反传统的育种思路,采用全新的多倍体诱导、杂交等生物技术培育出的2种鲫鱼新品种。这2种鲫鱼均具有肉味美、产量高、易饲养等特点,比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其它优良鲫鱼生长还快25%~30%。l生物学特性1.1生活习性 华丰高背鲫和扬子大鲫均为广温性鱼类,适温0~42℃,华丰高背鲫最适生长温度20~28℃,扬子大鲫为24~30℃;均行底栖生活,喜在底质肥沃且水草繁茂的浅水区栖息和摄食。冬季则集群到深水处越冬。1.2食性 华丰高背鲫和扬子大鲫…  相似文献   

14.
福寿螺池塘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素有“法国蜗牛”之美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食用螺。1982年被引入我国大陆进行试养和推广,现已基本遍及全国各地。福寿螺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易繁易养等特点;其肉色金黄、质脆味美、营养价值高,同时具有保健功能。 福寿螺对水质的要求不算高,pH值在7左右、溶氧在3mg/L以上、总硬度在6~13德国度的淡水水域都可以进行养殖,其存活水温为O℃~38℃,最适生长繁殖水温为25℃~30℃。福寿螺属于杂食性螺,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主食各种水生植物、陆生草类和瓜果蔬菜…  相似文献   

15.
鱼类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20~30℃),其温度越高 ,摄食量越大 ,生长增重速度越快。6~9月 ,水温正处于25~30℃之间 ,是鱼类大量摄食 ,迅速生长的旺期 ,在此期间 ,采取什么措施促进鱼类生长增重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呢?1加强投饵施肥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数量足、质量优的饵料。日均投食量 :草料约为鱼体重的20%~30%,精料约占吃食鱼总体重的3 %~5%。滤食性鱼类应采取“三看施肥法”适时施加追肥 ,即“看天施肥、看水施肥、看鱼施肥”。天气好多施 ,阴雨天少施或不施 ;水质瘦多施 ,水质肥少施 ;鱼类吃食旺多施 ,鱼类吃食…  相似文献   

16.
一、原理概述 小球藻是水产育苗与养殖的初级生产力,是“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盐水丰年虫”等浮游动物的优质饵料,小球藻适宜在有机质含量丰富且氮含量相对高的水域中生长。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0~36‰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在10℃~36℃温度范围内都能迅速繁殖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适宜的酸碱度是7.5~8.5,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最适光照强度在l0000m烛光左右。  相似文献   

17.
虎纹蛙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山 《内陆水产》2000,25(1):32-33
1生态习性虎纹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其分布很广,遍布长江以南各省,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虎纹蛙属变温动物,其生长温度为22~30℃,气温在4℃以下或气温在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当气温低于12℃时,即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气温上升到16℃才结束冬眠。当气温高于30℃以上时,其新陈代谢受到抑制。虎纹蛙虽能长期离水,但其皮肤要保持湿润,适度光照可加强其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和性腺发育。虎纹蛙对水质的要求较低,适宜pH值在6.8~7.8之间,另外,盐份太高(20%o以上)可导致脱水死亡。2人工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长心卡帕藻在不同海水温度、海水比重、营养盐、栽培水层及栽培密度(棵距)下的生长实验,其结果表明:长心卡帕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30℃;长心卡帕藻在1.000~1.010的海水比重时不仅没有生长,而且出现藻体发白、变软和腐烂现象,在海水比重为1.015、1.020、1.025、1.030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在1.020和1.025的海水比重中生长较快;长心卡帕藻在栽培水层为50cm时,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在30cm和70cm的栽培水层,而在10cm和90cm栽培水层中生长速度缓慢;长心卡帕藻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生长速度依次是棵距为:50cm、40cm、30cm、20cm和10cm;在施用6种营养盐中,碳酸氢铵效果最好,硫酸铵、氯化铵和尿素次之,而硝酸钠和硝酸钾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绿色巴夫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酸碱度和相对密度对绿色巴夫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在水环境pH6 0~9 5、相对密度1 005~1 02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pH6 5、相对密度1 015条件下生长率最高;温度在5~35℃范围内都能生长,20~30℃为适宜温度;光照强度在1000~10000Lx范围内都能生长,4000Lx为最适光照强度。光照强度<1000Lx时,绿色巴夫藻的生长速率与光照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句谚语是:“鱼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淡水鱼喜食草的种类很多,笔者通过实践和咨询,整理出一套人工种草养鱼技术,现选择几种可行性较强的方案介绍如下: 一、聚合草 聚合草属紫草科,为多年丛生型植物,既耐热,又耐寒,一般不结种。 1.栽培:因其只开花,不结种,栽培只用营养体繁殖。一般在春季开始栽培,将植物体连根挖出,割去上面的茎、叶,纵切成多株,上部有芽,下部有1~2cm的小段,埋入穴中即能长出新株;也可用老根栽培,每穴放一段,顺向直插,行距20cm,成苗后再移栽。 2.管理:畦宽 2m,行、株距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