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鳖的赤斑病和红脖子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惠生 《河南水产》1994,(4):10-11,23
近年来,养鳖热潮席卷全国。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鳖病严重地流行,造成经济损失。鉴于此,现将作者多年从事鳖病防治研究的结果介绍如下。1 赤斑病 又称红斑病、红底板病、腹甲红肿病。1.1 病状: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点连接成一片,故称红底板病。  相似文献   

3.
鳖红脖子病与鳃腺炎病的比较与防治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军 《内陆水产》1997,22(4):25-25
鳖的红脖子病与鳃腺炎病都是养鳖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二者以传染性强,感染快,病程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而著名,并且这两种病的症状极为相似,但病因与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病、猪肥头痫、耳下腺炎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脖颈充血红肿,伸缩困难,腹甲出现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出血。解剖病鳖口腔、食管、胃、肠的粘膜呈明显的点状、斑块状、弥漫性出血,肝脏肿大,有的表皮呈上黄色或灰黄色,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内充满胆汁,脾肿大。其中口胶粘膜弥散性出…  相似文献   

4.
陈鹏飞  吕彪 《内陆水产》1996,24(2):22-23
鳖“红脖子病”“赤斑病”“穿孔病”并发症防治试验1995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荣昌县养鳖场连续出现成鳖死亡,从数天死亡一只发展到日死亡数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元。我们在小范围治疗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综合预防和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住了鳖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6.
鳖_穿孔病_病原菌及其免疫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宁 《水产学报》1998,22(3):234-239
从鳖穿孔病灶分离得到了CH-108菌株,经理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霉素,环丙沙星对其有一定抑菌作用。回接感染均产生穿孔和粗脖子疾病。用CH-108菌株制成菌苗进行免疫拉种,可产生有效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用引起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以灭活菌株作为抗原,对母鸡进行免疫,从鸡蛋中得到抗该病原的特异性鸡蛋抗体,适用浸泡及口服免疫法,并将该特异性鸡蛋抗体应用于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免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特异性鸡蛋抗体对中华鳖红脖子病有较强的免疫保护率,浸泡浓度大于0.6ppm时,免疫保护率可达64.3%;口服免疫法每千克饲料必须添加0.2克鸡蛋抗体时,才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疖疮_红脖子_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剑光 《水产学报》1999,23(3):270-277
从患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鳖肝脏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一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又经30 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其主要特性为短杆状(0 .36 ~0 .71μm ×1 .0 ~1 .4μm) ,革兰氏阴性,极端单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具运动性,ONPG反应、精氨酸双水解酶、吲哚、V- P 反应、明胶酶、氧化酶、七叶灵均阳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和D- 阿拉伯糖产酸,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柠檬酸盐利用、H2S、脲酶、吲哚丙酮酸(IPA) 均阴性。对银鲫的LD50 为9 .17 ×105 CFU 尾,对小白鼠的LD50 为1 .59 ×107 CFU 只。生长最适温度、盐度和pH 值范围分别为25 ℃~35 ℃、5 ~15 、6 .5 ~7 .5 。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氨曲南、乙基西羧霉素、头孢呋新、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噻甲羧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鳖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嗜水气单胞菌病流行于全国各养鳖地区,多发生在早春至初夏。病鳖主要症状为后颈部皮肤带状充血,腹甲部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红斑并逐渐溃烂。可采取避免鳖体外伤、生石灰清池、流行季节用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拌入饲料投喂、接种该病灭活疫苗等措施预防。对发病个体,及早注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疗,注射剂量为每公斤鳖体重20万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10.
11.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四川黑竹特种养殖场于1994年9-11月间二次发生幼甲鱼大量发病的事例,经临床观察病理检查,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等,确定甲鱼红脖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所引发的,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素有敏感性;毒力试验表明,对小白鼠的MLD为2.5亿个菌,用抗菌药物防治甲鱼红脖子病虽然有效,但对甲鱼的食欲有影响,建议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光  葛京 《河北渔业》2005,(4):43-43
红脖子病是我县目前中华鳖发病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潜伏期长,病程短,来势凶猛,给养殖户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从事水产推广、疾病防治工作多年,碰到不少病例,获得了一些防治红脖子病的成功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疗甲鱼红脖子病又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甲鱼恶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3~6月份,但温室养鳖全年均可发生。各种规格的鳖都可感染发病,成鳖对此病很敏感,在温室养鳖的条件下,幼鳖也易发生该病。此病传染性很强,一...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7,(8):82-82
一、红脖子病 1.病原体、症状及病因该病也称腮腺炎病、大脖子病等,对病甲鱼病变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一般认为,病原体为嗜水气单细胞蒲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该菌种广泛分布于各水体之中,甲鱼一旦感染此病,常食欲剧减甚至拒食,漂浮于水面、池边或爬上晒背台和钻入沙台沙土之中,其反应迟钝,即使人靠近也不躲避。  相似文献   

15.
鳖产气单胞菌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是养鳖和开展鳖病研究最早的国家。但与鱼病相比进展得非常慢。80年代初据江草、木村、福田等日本学者报道,共发现10种鳖病。其中属细菌性疾病有3种:气单胞杆菌病、皮肤腐烂病和穿孔病。主要病原菌为产气单胞菌,其次是假单胞菌等。 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也开始对鳖病进行研究,报道过赤斑病、红脖子病、疖病、出血性败血病等。主要病原菌为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有的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笔者等1993年从厦门东浮养鳗场的病鳖中也分离到嗜水产气单胞菌。 由此可见产气单胞菌是鳖的主要致病菌。故本文着重探讨产气单胞菌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鳖红脖子病与鳃腺炎病的比较与防治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病、猪肥头病、耳下腺炎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脖颈充血红肿,伸缩困难,腹申出现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出血。、解剖病鳖口腔、食管、胃、肠的粘膜呈明显的点状、斑块状、弥蔓性出血、肝脏肿大,有的表皮呈上黄色或灰黄色,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内充满胆汁,脾肿大。其中D腔粘膜弥散性出血占80%,胃肠粘膜出血占60%。患有该病的鳖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停在岸边,呈昏迷状态。红脖子病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抱菌,属弧菌产气单抱菌属,镜俭为革兰氏阴性短菌,带菌鳖…  相似文献   

17.
鳖穿孔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孙佩芳 《水产学报》1996,20(2):120-124
鳖穿孔病是我国养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对象主要是稚鳖。从垂死的鳖体中分离到M-Ⅱ-3、M-5、M-Ⅰ-3和M-Ⅱ-2四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健康稚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由此证实这四菌株是鳖穿孔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普通变形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养鳖的兴起,由于鳖的生态环境改变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近年来鳖的病害日渐增多,不仅影响鳖的生长发育,而且严重影响人工养鳖的成活率。据我们1988年养殖试验观察,在两个水泥池0.42亩的面积内放养稚鳖1600只,在24—34℃的地热水条件下养殖一周年,其中因病害死亡449只,死亡率高达28%,受病害影响而生长速度缓慢的最小鳖仅50克,比正常生长的最大鳖1000克小20倍。严重影响了人工养鳖的产量和起水规格。有关鳖病害的研究,世界各国均起步较晚,迄今仅日本见有报导,我国还刚开始,为适应我国人工养鳖生产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两年来对鳖的病害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9.
稚鳖粘液性肠炎病的病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患粘液性肠炎病稚鳖的肝、心血中分离到6株致病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一致,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采取二氧化氯(0.5 g/m_3)水体消毒,内服氟派酸(拌饵 1g/kg饵料)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20.
鳖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鳖在天然条件下.由于生态环境较好.种群密度较小,自身的抵抗力较强,一般患病较少。但近年来,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实践以及调查研究,初步找出了鳖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