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疾病症状: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在越冬期间,由于水质较差,水温偏低,密度较大,摄食减少,易患各种鱼病,降低了越冬成活率,影响了翌年罗非鱼的生产。现将越冬期间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2、症状:从症状表现看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表现为肛门发红,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  相似文献   

3.
4罗非鱼疾病的防治4.1运动性气单胞菌病4.1.1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中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它对正常的健康鱼难以感染,但是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降低时,该菌就可能乘机而入,使鱼感染发病。4.1.2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溃烂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松  郭斌 《内陆水产》1996,(12):24-24
罗非鱼溃烂病的防治罗非鱼溃烂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的嗜水亚种引起的,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的肠道中和池塘水体中,属于条件性致病菌。1996年2月中旬,四川广安县一罗非鱼越冬池中的尼罗罗非鱼种发生鳞片松动、脱落、体表充血、溃烂,少数溃烂呈孔穴状;同年4月初,...  相似文献   

5.
罗非自溃烂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的嗜水亚种引起的,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的肠道中和池塘水体中,属于条件性致病菌。1996年2月中旬,四川广安县一罗非鱼越冬地中的尼罗罗非鱼种发生鳞片松动、脱落、体表充血、溃烂,少数溃烂是孔穴状;同年4月初,笔者在江津市热带鱼场的罗非鱼鱼种培育池中也发现类似情况,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病对苗种和成鱼都有危害,特别对于鱼体受伤、水质恶劣,水温16—18℃、溶氧低,密度高的越冬池,因鱼体抵抗力下降而导致发病。对于越冬池,从发病开始,如果不及时改善环境条件,可引起鱼群大批发病和死亡。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病鱼有眼球外突、腹部膨大、平衡失调等症状。该病发病率为40%~50%,发病死亡率达95%。该病病因是配合饲料营养不全,导致鱼体肝肾等器官发生病变,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面继发感染了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造成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6月份至8月份是暴发性出血病的高发季节,暴发此病,若治疗及时,能有效地防止鱼类死亡,挽回经济损失;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便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病因:1.菌浓度过高: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水中大量存在。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只有当其在水中的浓度过高时,才使鱼发病。2.饱食后发病:因夏季常会遇到连续的阴雨天,鱼的摄食量减少,当天气放晴,鱼的摄食量便猛然增加很多,这样鱼容易患肠炎。鱼得了肠炎后,形成创面,此时病菌便会趁机而入,引发出血病。3.鱼体质下降:造成鱼体质变弱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牙鲆鱼养殖业的发展,各类病害肆虐,其中以暴发性流行细菌病的危害最为严重。本试验主要研究由致病性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红头、红体、体表鳍条溃烂、腹水等疾病的防治,从而提高苗种培育与商品鱼养殖的成活率,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吴春年 《内陆水产》2000,(10):39-39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1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鳃丝苍白,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 (内出血 ),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  相似文献   

10.
鲤鱼竖鳞病病原和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嗜水气单胞菌为该病的条件致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该菌可通过体表伤口进入鱼体引起疾病。该病以体表炎性水肿、竖鳞和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病理学表现,以各器官功能衰竭为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6月在江苏省射阳县花鲢养殖塘口出现大批量2龄花鲢死亡的状况,病鱼体表、头部及鳍部发红出血,出现症状2~3 d后死亡,病死率达到90%,经采样鉴定为花鲢细菌性出血,病原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经技术人员进行防控,效果显著,现将花鲢细菌性出血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症状感染初期,病鱼漂浮水面,状态低迷,体表出现点状出血,随即扩大为片状血斑,头部,鳍部及鳃部均出现出血症状,尤以尾鳍出血较为严重,肛门红肿,解剖后发现肠道及肠系膜均充血,肝脏因失血而发黄。  相似文献   

12.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7,24(12):45-46
1运动性气单胞菌病1.1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水亚种感染,在越冬期,养殖密度高,水温温差大,水质差,引起抵抗力下降,易患此病。病鱼体表呈斑块溃烂、充血,鳞片脱落。此病又称溃疡病。1.2防治方法(1)越冬期养殖密度不宜过大,要调节好水温和水质;(2)发病时用二氧化氯0.3~0.5g/m~3全池泼洒,并视流行情况内服土霉素。  相似文献   

13.
怎样区分罗非鱼细菌病与营养性疾病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突眼、白内障、腹水等症状,这些病症在细菌病和营养性缺乏症中都会出现,很容易引起混淆。下面我们将讨论区分罗非鱼细菌病和营养性缺乏症的方法。细菌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在罗非鱼放养过程中操作不慎或放养密度高,罗非鱼之间的相互摩擦损伤而造成体表受伤,并由水中致病菌感染而引发的疾病。而营养缺乏症产生的原因是饲料中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由于表皮溃疡后被水中的条件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继发感染。一、诊断1.细菌病常伴有内脏结节样病灶和肛门发炎充血的…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免疫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动物中普遍发生的嗜水气单胞菌病如对虾细菌性红体病、肠炎病及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业已查明,其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这类细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养殖水体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范围内均可繁殖,以28  相似文献   

15.
柏振康 《科学养鱼》2006,(12):54-55
疾病:草鱼、青鱼肠炎病。病原体:肠型嗜水气单胞菌。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满积液),肛门红肿突出,轻按腹部,有淡黄色脓状液体流出,剖腹见肠道发炎充血发红。与肠炎型出血病毒病区别:肠炎型出血病毒病,肠道充血而不糜烂。流行情况:此病在水质恶化、气压过低、鱼类过度饱食等条件下,易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尤其对当年草鱼、青鱼鱼种和一龄草鱼、青鱼鱼种危害最大,死亡率50%~90%。流行季节4~9月,其中有两个高峰期:5~6月主要是1~2龄草鱼、青鱼发病;8~9月当年草鱼、青鱼鱼种发病。并且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预防:①生石灰清塘。②保…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致病菌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二、发病症状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腮盖、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下缘点状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慢性感染后期,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肠道积水,腮、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发病严重时病…  相似文献   

17.
赵来 《科学养鱼》2012,(10):56-58
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地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  相似文献   

18.
许星鸿 《内陆水产》2002,27(1):36-38
随着鳗鲡养殖的迅速发展,其病害发生日益频繁。在养殖中,能否有效地控制鳗鲡病害的发生,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如何防治鳗鲡的常见病害作总结探讨。1细菌性疾病1.1脱粘病、败血病病原霍乱弧菌、嗜水气单孢菌、豚鼠气单孢菌、温和气单孢菌等。症状脱粘病体表出现脱粘斑,一般从头顶后部开始,严重时溃烂。肝脏、肾脏形成坏死病灶区,肠、胃发炎,肠粘膜层坏死、脱落,心肌部分坏死,鳃溃烂。败血病体表腹部皮肤出血,腹腔积血液,肝脏苍白色、肾脏、脾脏肿大,卡他性肠炎,鳃溃烂。流行情况脱粘病主要发生于欧洲鳗鲡,常…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菌菌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3个不同产区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生物梅里埃微生物鉴定系统与Biolog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罗非鱼和养殖环境中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种类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罗非鱼鱼体及其养殖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种类,随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化,其中以夏季致病菌种类最多,鱼体及其养殖环境分别为11和12种致病菌;而春季鱼体中致病菌较少,为6种。罗非鱼鱼体及其养殖环境中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四季均有,其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以春夏季节检出率较高,环境中检出率达83%~89%,鱼体中达44%~6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环境中春夏秋季检出率达83%~100%,鱼体夏秋季中达48%~67%;沙门氏菌环境中春秋季检出率达33%~39%,鱼体中达44%~52%。其次在罗非鱼鱼体还分离到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阴沟肠杆菌、阪崎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等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败血症对养殖鱼类危害最重 ,暴发传播的速度极快 ,患病鱼死亡率很高。我站经长期的实践与探索 ,对该病成因及治疗药物、方法进行如下总结 ,望能与同仁共勉。1 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及表现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为主体的多种细菌 ,有时有些病鱼体表和鳃部同时有原生动物寄生 ,在我市近郊发病症状与资料中的典型状态完全吻合 ,表现为眼球凸出 ,体表、鳍条充血 ,腹部膨大、腹水 ,内脏全部炎性变化 ,鳃丝充血溃疡 ,有些鱼肛门红肿或伴有肠液溢出 ,病鱼大都游动迟缓。细菌性败血症在我市的发病特点 :该病在鱼类生长期相对较短的哈尔滨市大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