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怎样饲养管理亲蟹亲蟹收齐后,为了保证亲蟹顺利越冬和交配产卵,应将收运来的亲蟹放在淡水池塘中精心饲养,办法可采用散养和笼养。散养:利用一般的土池即可散养。池塘面积一般667平方米左右,水深1米以上,通常可散养亲蟹250—500公斤.在养蟹前应先清塘,每...  相似文献   

2.
一、亲蟹培育取得优质足量的亲蟹是整个育苗生产的基础,应把亲星的培育作为首要工作抓早抓好,选购亲蟹要求四肢健全、活动力强、无损伤、个体大,雌星在120克以上,雄星在150克以上,雌雄比一般为1-2.5:1。放入提前清理消毒好的室外暂养他内进行强化培育,过量投喂高营养优质饵料,如蛏、沙蚕等,保持水质清新,在水温1}15℃时及时纳入海水进行交配,卜2天后取出雄蟹,抱卵些室外越冬。我们的实践证明土地交配的抱卵蟹的抱卵量高于其他几种方法。二、及时八宝营养根据生产安排,应提前20天入室,且抱卵蟹入室要严格消毒处理,用孔雀石…  相似文献   

3.
河蟹人工育苗中亲蟹促产及抱卵蟹培育是关系到育苗成效的两个重要生产环节。作者通过多年来的生产性试验,亲蟹的抱卵率和抱卵蟹成活率均达90%以上。促产处理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水温在10℃以上),促产地面积在1000m2上下,投放亲蟹密度为750kg/10-1公顷,雌雄性比掌握在2~3:1,待绝大多数雌蟹抱卵后应及时将雄蟹捕出。抱卵蟹培育的关键是防逃、合理投饲及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育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已有较多报道,本文根据199O年到1998年间利用天然海水和人工配制海水进行罗氏沼虾育苗工作的经验总结,对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1育苗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抱卵虾卵脱落和孵化率低抱卵亲虾挑选出后,常有卵脱落和卵死亡造成孵化率低,甚至孵化不出幼体的现象,尤其是每年的第一批抱卵虾。笔者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亲虾越冬期间没有管理好,亲虾受过伤。(2)交配时雄虾较少,或精子质量低。(3)抱卵虾在孵化过程中长时间在水质较差的水中。(4)抱卵虾在…  相似文献   

5.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亲蟹的越冬成活率及抱卵量是直接影响当年生产和成本的因素。我们于1994~1995年在赣榆县榆城育苗场进行河蟹人工育苗,将购进的1500公斤雌蟹(共12000只)经交配促产后,散养于3个室外土池(面积共3600多平方米)中越冬,采苗获得抱卵亲蟹11031只,越冬成活率为91:9%,每只抱卵亲蟹的平均采苗量为26万只,育苗取得成功。现将亲蟹越冬饲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罗氏沼虾育苗业的发展 ,育苗生产中问题不断出现。现就1993年到2000年育苗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作一总结。一、抱卵虾脱卵和孵化率低抱卵虾拣出后 ,在孵化池中常可见脱落的卵块 ,产完卵后虾的腹部发现有部分死卵、坏卵 ,尤其是每年的第一批和最后一批抱卵虾 ,脱卵现象较严重 ,利用率较低。根据几年生产经验分析有几方面的原因 :(1)亲虾在交配前有病伤 ,特别是附肢损伤较严重。(2)交配时雄虾偏少 ,或雄虾质量较差 ,或交配密度过大。(3)抱卵虾在孵化过程中因管理不当造成水质恶化 ,氨氮含量过高。(4)重…  相似文献   

7.
河蟹受精卵脱落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河蟹性腺发育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盐度7‰~35‰、温度6℃~14℃)即可交配产卵。在正常条件下河蟹交配后数小时至数日即能排卵,同时受精并将受精卵粘附于腹部刚毛上,成为“抱卵蟹”。受精卵从产出开始就进入了胚胎发育阶段,直至幼体出膜,整个过程都在“抱卵蟹”的腹部进行,“抱卵蟹”的培育过程,也就是受精卵的孵化过程,因此,“抱卵蟹”的培育成功与否,直接制约着育苗生产的结果。近年来,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因“抱卵蟹”的受精卵脱落而导致生产无法进行的现象,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初步总结出…  相似文献   

8.
将1993年深秋收购的278公斤(3614只)未抱卵蟹进行了交尾,雌、雄配比3∶1,在一个10亩土泥地内进行了露天越冬。1994年初春起捕,共收回亲蟹3339只,其中雄882只,雌蟹2457只,越冬成活率为92%。在3—5月间,经河蟹的反复三茬性抱卵,均获得了成功。分别取得1茬抱卵亲蟹2255只,2茬抱卵亲蟹1482只,3茬抱卵亲蟹804只。三茬共收集孵化后状幼体35693万只,饲育出大眼幼体蟹苗165公斤,总成活率为9.2%,取得经营收入达94.5万元。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家系定向构建与定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华绒螯蟹3个群体:“苏蟹一号”F4代选育群体、长江野生群体和沿海河口野生群体及其4大类杂交组合,通过笼式和坑式定向交配设计,实现了规模化定向构建中华绒螯蟹全同胞家系和父系半同胞家系。坑式交配采用亲蟹1雌1雄,共定向构建9个全同胞交配土坑;笼式交配采用亲蟹3雌1雄,共设置交配网笼17个。至2009年4月,经过越冬暂养,其中坑配亲蟹的抱卵率及越冬成活率达100%,笼配49只雌蟹获抱卵蟹亲蟹为45只,越冬成活30只。为尽量减少由于繁育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各家系间的环境偏差,使每个家系幼体培育阶段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共选择抱卵蟹26只进行育苗。采用面积2×667 m^2室外土池6只,选择6只坑配抱卵蟹,按照一池一只设计,进行室外天然海水土池生态定向育苗;采用3 m×2 m×1.5 m聚乙烯网箱20只,选择20只笼配抱卵蟹按照一箱一只设计,进行室外土池网箱定向育苗。通过规模化培育,最终成功构建20个中华绒螯蟹家系,其中父系半同胞6个,共培育家系蟹苗280万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自南向北绝大多数生产场家出现了亲蟹不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抱卵率低、越冬成活率不高所致。为了保证育苗生产用亲蟹的质量与数量,在亲蟹交配、越冬时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一、亲蟹选择所谓亲蟹即性腺发育趋于成熟且尚未交配的雌雄绿蟹,当黄蟹脱壳变为绿蟹后,它标志着河蟹已进入性成熟期,雌蟹卵巢发育快,雄蟹精巢也逐渐粘稠,在自然条件下,此时的河蟹已开始生殖洄游,这是挑选亲蟹的大好时机。亲蟹的挑选应到河湖池塘中去精选,不宜在商贩的手中去挑选。具体选择标准应掌握如下几点:①必须为二秋龄蟹;②…  相似文献   

11.
张美如 《科学养鱼》1999,(12):21-21
一、交配时机掌握不当引起的不良后果1.胚胎发育不整齐。为了赶早苗,亲蟹交配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中旬,甚至更早,此时河蟹虽已由“黄蟹”变为“绿蟹”,但自然环境条件下,此时水温一般在12℃以上。由于低温刺激不够,性腺尚未真正生理成熟,即交配条件还未成熟。又由于河蟹的卵为易受精卵,不完全成熟也能受精。如果这种受精卵不经过一段休整期,便拿来升温,胚胎发育较迟缓,胚体间的发育也不同步,从而出现了加温时间长,布苗不同步,甚至一只抱卵蟹布苗一周以上,难以按计划成批生产。1997年启东某育苗厂,2000多只抱卵…  相似文献   

1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名贵的水产品。随着河蟹增养殖的蓬勃兴起,河蟹人工繁殖是今后的必由之路。 1.亲蟹的选留和运输人工繁殖蟹苗,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亲蟹。在10月上旬就要开始收购,一是从海边收购天然抱卵蟹,二是把内陆水域中已达性成熟的亲蟹购回,笼养或散养越冬。亲蟹要选留绿蟹,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附肢齐全、无损伤、个体大,雄蟹在150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螫蟹(河蟹)春季早期育苗生产所用亲蟹,一般在上年的深秋或初冬交配抱卵。提高其抱卵率和越冬成活率,获得质优量足的抱卵亲蟹,足整个育苗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应把亲蟹的越冬培育作为首要管理工作抓早抓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过程中亲蟹的培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亲蟹的抱卵率、抱卵量以及胚胎质量直接影响河蟹育苗的成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亲蟹成活率和胚胎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在育苗生产中取得成功,现将技术要领总结如下:一、亲蟹的选购与强化培育亲蟹最好在10月初,当水温低于18℃时选购。选购亲蟹时一定要避开养蟹多发病的地区,最好由大水面养殖区选购,并应注意异地选择雌蟹和雄蟹,以避免近亲繁殖。选择亲蟹时不要选择大规格雌蟹做亲蟹,以免亲蟹催产交配后抱卵率低,在升温催熟过程中死亡率高。雌蟹应选择体…  相似文献   

15.
黄金田 《水产养殖》2000,(3):40-40,39
1河蟹晚期育苗的要点1.1亲蟹选择与交配培育晚期苗的亲蟹培育时间相对较长,一定要注意亲蟹的体质。选择优质的长江水系亲蟹大家都是知道的,但亲蟹个体重量最好控制在100-125克。亲蟹蓄养他一般用水泥地,因亲蟹抱卵后脐部会下沉1-2cm,长时间在池中饲养,爪和脐部磨损严重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个体越大越明显,死亡率也就越高,因而个体不易过大。亲蟹进地时间不宜过早,过早进地的亲蟹肥满度不如水温接近10℃时的质量好,因此掌握亲蟹进池时间是重要的一环。进池温度一般水温不低于10℃,过低水温会影响亲蟹的交配,…  相似文献   

16.
石斌 《海洋渔业》2000,22(2):63-67
本文对中华绒螯蟹抱卵颜色为异常的粉红色与土黄色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逐渐加入海水与直接排光淡水、加入海水的两种促产方式和较低的交配水温(1.6~9℃)不会造成河蟹抱卵颜色异常,雌蟹的性腺发育状况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粉红色卵与土黄色卵是由性腺处于Ⅱ、Ⅲ期的雌蟹产的,为受精卵。两种卵胚胎发育正常,孵出的幼体发育也正常,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河北省建立了一个良种示范基地,对优良水产品进行科研、中试和推广。今年就长江蟹亲蟹在北方越冬的问题做了一些试验,从引进亲蟹到挑选第一批蟹种,经过科学的管理,亲蟹的发育势态良好,健壮、活泼,成活率高达9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采取的有关技术手段和措施介绍如下:一、亲四的选择:体重二两左右,个体均匀,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活泼,抱卵量较好,卵为紫酱色,晶莹透明(避免费卵蟹)。二、运输工具:选择封闭性能好的交通工具,用蟹苗箱装运。在运输途中不要使透风面太大,防止蟹卵风干或冻伤,造成…  相似文献   

18.
河口区凡纳对虾亲虾培育及其生长和蜕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生力 《水产学报》2002,26(1):47-53
首次在上海河口地区成功进行了凡纳对虾的亲虾培育和育苗,并重点研究了凡纳对虾亲虾的生长和蜕皮规律,通过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来培育亲虾,盐度为9-12的自然海水加盐度为100-120的浓缩海水调配至盐度28-30。200余尾亲虾(雌:雄为1:1)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育,成活率达90%左右,暂养12d后,切除雌虾单侧眼柄促使亲虾成熟,手术后3d,即可观察到雌虾卵巢开始发育,7d后开始产卵,但未受精,30d后,雌,雄虾出现追尾,交配现象,得到受精卵并孵化出无节幼体,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河口区低盐海水兑配高盐浓缩海水在水循环系统中培育亲虾,最终生产出健康的苗种是完全可行的,切除眼柄前亲虾完成一个蜕皮周期需要14-15d,手术后,卵巢开始发育,蜕皮周期延长到20d左右,凡纳对虾亲虾在整个实验期间一直维持生长,切眼柄前雌虾的平均日生长率为0.25mm,较切眼柄后的0.17mm快,雄虾的平均日生长趋势与雌虾相似,前期为0.20mm,后期为0.15mm,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切除眼柄后亲虾生长减慢,蜕皮周期延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芸  王吉忠 《齐鲁渔业》2006,23(7):44-44
我们经过多年梭子蟹人工育苗生产,总结出了在育苗中,亲蟹培育的一些关键技术。 1亲蟹选择选择已抱卵或未抱卵、规格300g以上、身体健壮、活力强、附肢完整、无伤、无杂物附着的海捕蟹作为亲蟹。未抱卵蟹要求已交配过,且卵已达到锯齿处;抱卵蟹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河蟹早繁苗生产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抱卵蟹越冬成活率为97%,抱卵蟹强化培育成活率为86%,在600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河蟹早繁苗78.5公斤。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亲蟹的采购、交配和越冬1994年12月1日购回亲蟹375公斤,约4000只,平均93.75克/只,雌雄比为3:1,放入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河蟹育苗场两只上池中进行交配和越冬。每只土地面积均为360平方米,放脊瓦1000片,往深井水50厘米,水温18C。每只土地放雌蟹1500只,雄蟹500只。第二天晚上开始投饵,每天投喂一次,投饵量为体重的2%。第三天中午注入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