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运输途中,鱼种常因过度颠簸而消耗体力过大,产生昏迷、“翻白”现象,若不及时抢救,极易造成鱼种的死亡。现介绍一种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的徒手急救法,具体方法是:发现鱼种昏迷、翻白时,立即将鱼种放在水温为10℃~20℃、位于避风向阳的清水中,并向水体中频频浇水,使水花均匀地溅在鱼的腹部,可使鱼种恢复正常。浇水频率以接近鱼种呼吸的频率为宜,鱼种受到水波的振动而产生运动,促进了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清洗了鱼体体表和鳃内的泥沙等污物,也有利于鱼体的呼吸。运输过程中鱼种昏迷急救法$河南省获嘉县农业局水产站!453800@王发军… 相似文献
4.
5.
鱼种塘繁育浮萍喂鱼种诸暨市白塔湖渔场培育鱼种多年来,精饲料系数以蛋白质含量折成菜饼计算,均在1.6—1.8。他们除实行鱼、畜、草联养、相互利用的生态渔业之外,很重要的一招是在四月底、五月初夏花塘与片塘同时实行清塘后,利用片塘一个月空闲期养浮(莎)萍。...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汉中盆地,水源丰富,有水库74座,堰塘4,300口,可养鱼水面1万亩。1983年已养鱼水面8,700亩,占可养鱼水面的87%。成鱼产量51万斤,平均亩产58.5斤,其中水库亩产34.5斤,池塘亩产82.3斤。 相似文献
7.
利用库汉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是解决我库投库鱼种的主要措施。它具有节约人工饵料,节省劳力,鱼种生长快,体质健壮等优点。但大型库汉也存在鱼种捕捞困难的问题。自1976年春到1978春,我们运用“赶、拦,导、张、拉”渔法在两处大型库汉(陈大汉700亩,后河汉200亩)进行鱼种捕捞;试验,三年共捕起4寸规格的鲢,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原《湖南水产》1991年第二期介绍了《池底种稗培育鱼种技术》,是一种改良生态环境,提高鱼种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节粮型”形式,在2331m^2鱼池中进行了培育大规格鲢、鳙、鲤、草鱼种的初步试验。培育期157d,共培育鱼种12992尾,796.85kg,每667m^2产量256.43kg,总收入6161.63元,总盈利4075.83元,投产比1:2.95。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1989年我们利用鱼种池空闲季节先生产,(?)季以鲤鱼为主的食用鱼,再生产(?)季以鲤鱼为主的鱼种,取得亩产食用鱼803公斤和鱼种1281.3公斤,获得高产和高效益。试验情况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条件:选择本场鱼种池一排8号,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鄂城县黄龙水库管理处于1982年初,将一口面积为三亩的鱼种池以生产大鱼种3万尾的合同包给了两名职工,验收结果为:平时陆续投库的3寸以上的鲢、鳙、草鱼种6.87万尾,1,823.4斤;9月7目因气候突变,泛塘死去0.4万尾,221斤;鱼池尚存0.8万尾;共计生产鱼种8万余尾,2,100多斤,收入3,000多元,亩产达700余斤,为一般鱼种池产量的2~3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