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I,对冬小麦8个亲本的主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主穗粒数、小穗粒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孕小穗数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作用,其余7个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但加性效应更加重要.环境对穗部性状的遗传影响较小,狭义遗传力除单穗粒重较低外,其余7个性状均较高,早代选择有效.宁麦9号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好,宁麦8号和扬麦9号可作为改良穗粒数的骨干亲本,而扬麦158可作为产量育种的适应性亲本.宁麦8号×郑9023、宁麦9号×郑9023和扬麦9号×高优503三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穗部7个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点组合.  相似文献   

2.
红小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申慧芳  李国柱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10-313,385
对13个红小豆品种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3.56%~2.37%,其中,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生育期。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荚型因子、单荚粒数因子、生育期因子和产量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48%。聚类分析把13个红小豆品种分为4类,各类之间单株产量差异明显,占主导地位的因子各不相同,在育种中应根据育种目标综合考虑。研究发现,在红小豆的辐射诱变高产突变体的选择中,首先应该把单株荚数作为选育的重点标识性状,同时把不同性状综合考虑进去,才能够真正选择出性状优良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3.
亚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亚麻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有利于对核心种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来自不同地区的66份亚麻种质资源,对其株高、蒴果数和千粒重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分枝数;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株粒重,其后依次为蒴果数和分枝数,最小的为株高.通过聚类分析,把66个品种(系)划分为4类,第Ⅰ大类群可以作为高产、抗倒伏等育种目标选育的杂交亲本;第Ⅱ和第Ⅲ类株高和枝下长均较大,可以作为高秆纤维用亚麻的育种目标的亲本,但由于第Ⅲ类株粒重和蒴果数均较差,做亲本时应慎重;第Ⅳ类可以作为矮秆、大粒亚麻育种目标选育的杂交亲本.[结论]亚麻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4.
为提供甘薯育种优良材料,对贵州10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单株绿叶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著;单株结薯数、中薯数、单株绿叶数3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10 2,可以作为甘薯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5.
北柴胡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育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北柴胡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的相关,并探讨了其育种应用。结果表明:分蘖数、分枝数和叶片数可作为北柴胡种子高产育种目标的相关性状;分蘖数、茎粗和、有效叶片数、总果序数、冠重、有效果序数的变异系数较大,个体差异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分蘖数、分枝数、叶片数3个性状与种子产量性状呈高度正相关,根重与分蘖数、总果序数、冠重、有效果序数等性状相关密切,并且与总果序数、有效果序数呈负相关,与根重密切相关的4个性状可以用于北柴胡药材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北柴胡选择育种的最佳时期为孕蕾期和种子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7个春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克旱9号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理想亲本,克旱16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高,是高产育种的理想亲本,龙麦26可作为丰产改良的亲本材料。株粒重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穗数、主穗粒数、株粒数、主穗小穗数正反交间有差异。新克旱9号/龙辐麦9号组合可作为选择大穗材料的重点组合。穗长、主穗小穗数性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且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相差不大,表明其加性效应较大,宜在育种低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个玉米单交种的8个产量基本性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粒数〉行粒数〉稳粗〉穗长〉穗行数〉出籽率〉秃尖。说明在本生态区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的主要手段在于有效地提高百粒重,增加穗粒数和行粒数等因子,育种上可以把长穗型和大粒型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9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相关分析对20个向日葵杂交种的9个主要性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重、叶片数和株高,它们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670 3和0.602 7;与含油率显著相关的性状为出仁率,其相关系数是0.717 2。因此初步认为向日葵产量育种应把重点放在增加单株粒重上,并选择高大的多叶片类型,而在高油的品质育种上提高出仁率应成为重要的育种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12个花生品种农艺性状间及与产量之间的关联程度,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7个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度,通过与构建“参考品种”的加权灰关联度比较,综合评价12个参试品种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对花生产量性状灰关联程度最大的相关农艺性状是生育期>结果枝数>单株果数,与百果重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为结果枝数>生育期,与结果枝数关联度较大的指标是总分枝数>单株果数>主茎高,在实际育种中应协调各性状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提高育种效率;各品种的加权灰关联度评价函数结果为‘汾花3号’>‘鲁花13号’>‘晋花6号’>‘天府3号’,其结论可作为花生新品种引种栽培的参考依据,有效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吉林省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品种的千粒重、品种的着粒密度、品种的结实率、品种株高、品种穗长、品种的有效穗数、品种的每穗粒数这7个产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吉林省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水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并提出了吉林省高产育种栽培措施和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瓜种株留瓜数和瓜位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我国北方推广面积较大的中晚熟黄瓜品种“西农58号”为试材,研究了种株上留瓜数和种瓜着生部位对种子质数的影响,并对播种后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留瓜数和瓜位对种子质量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建议在黄瓜原种繁殖时每株只留第二位一个瓜较好,而为大田生产制种时,每株留一,二位两个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园林植物蚜虫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蚜虫属于同翅目蚜总科 ,是重要的园林植物害虫。采集合肥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标本 3 5 0个 ,经整理鉴定表明 ,危害合肥市园林植物的蚜虫为 1总科 8科 3 2属 5 7种 ,为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者在防治蚜虫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同羊秋毛纤维表面微细结构、纤维类型、细度、弯曲度及弯曲率、伸直长度、强伸度、净毛率、光泽、比重、摩擦系数、氨基酸及硫含量等12项指标进行了观测分析。同羊秋毛作为毯料毛源的综合品质尚好。若能继续增加和改进有关特性及品质,同羊秋毛中的基本同质毛将成为我国较理想的粗纺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不同栽培途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地点对稀植大棵栽培、常规密度栽培和密植矮化栽培三种栽培技术途径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表明,不同栽培途径间,产量构成、早熟性及经济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密度升高,单产和效益随之增加的趋势。但当密度达到4000株/亩后,增加密度对产量和效益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北京凤凰岭岩生植物优势种群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北京凤凰岭岩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χ2检验、Pearson 相关系数和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凤凰岭岩生植物群落有维管束植物91种,隶属于43科73属,重要值>0.010的植物有25种;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结果较为一致,尤其是χ2检验和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三者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85、0.40、0.78,极显著及显著关联种对占总种对数的比例分别为8.67%、5%、8.33%,群落整体上关联性较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绘制χ2半矩阵图、Pearson 相关系数半矩阵图、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半矩阵图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星座图;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种间关系将优势种群划分为5个生态种组,结合χ2检验,可将其合并为3个生态种组;关联性较强的种对可在配置中使用,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人工群落,为岩生植物的园林应用和植物配置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3年生糙龙胆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孕蕾期以茎粗、分蘖数、分枝数和花蕾数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在品种选育中选择潜力较大。其中,与种子产量性状和花蕾数呈极显著相关的分枝数可作为种子高产目标的相关性状。根增重期以茎粗、分蘖数、须根数、根重4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均在50%左右;根重与茎粗、须根数、分蘖数、根粗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这4个性状可作为糙龙胆高产目标的相关性状。糙龙胆选择育种的最佳时期为孕蕾期和根增重期。  相似文献   

17.
甘蓝主要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10个省份(群体)211份中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相关性状表型多样性和遗传特点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国板栗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信息,挖掘优异基因材料,并为现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种质资源圃内211份中国板栗资源的15个花序相关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量化赋值后,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Shannon-weaver指数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MEGA 7.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我国板栗资源花序相关性状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3%和1.70,其中每果枝雌花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66,雄花序比例变异系数最小为7.37,序轴粗度比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99,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两性花序比例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41。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板栗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江苏群体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5.53%;河北群体多样性水平最高,多样性指数1.86;安徽群体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水平均最低,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96%和0.95。测量性状中,除雄蕊长和序轴粗度比外,其余性状均为群体间差异显著,花序长、花轴粗、花簇密度、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两性花序比例、雄花序比例、每果枝雌花个数这7个性状,群体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地域间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序形态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花序数量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但花序形态和花序数量间相关性不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4.18%,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0.931)、花序粗(0.912)、花序长粗比(-0.889)、花序长(0.864)、每果枝雌花个数(0.828)、雄花序比例(-0.821)、两性花序比例(0.820)、雄蕊长(0.806)8个性状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是板栗花序相关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为标准,将211份资源分为5个类群,并筛选出9份两性花序数量多、雌雄比例高且高雌花量的板栗资源。聚类分析将211份资源分为8个类群,花相关表型性状变异相同的材料大多聚在一起,变异较大的类群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结论】 中国板栗资源花序相关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地域间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程度不同,群体间性状差异显著。花序形态表型性状和花序数量表型性状内部的相关性较明显,但花序形态和花序数量间相关性不明显。筛选出8个性状可作为板栗花形和花量的综合评定指标,9个两性花序数量多、雌雄比例高且高雌花量的板栗资源可作为性别调控、改善产量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9.
化感作用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生态系统中合理利用化感作用,潜力巨大。本文着眼于影响植物化感作用的因素,从植物的遗传因子及生长发育状况、化感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植物所处环境条件(土壤养分及质地、光照、温度、水分、生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化感作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观察值在品种间、年间均达显著差异,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X)、遗传变异系数(gcv)、遗传力(h2)、相对遗传进度(RGS)等遗传参数在不同年份间也有极显著差异;遗传参数的变异系数是CVRGS> CVgcv> CVh2 > CVX,即群体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年间比较稳定,其次是h2,而RGS年间最不稳定;农艺性状间遗传参数的稳定性有显著差异,综合变异系数是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单荚粒数和荚宽>主茎分枝数>生育前期、株高、百粒重和荚长>生育后期、全生育期和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