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区雨水资源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和方法,以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勇 《农业工程》2015,5(6):70-72
为改善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满意度,分析了我国西南喀斯特丘陵山区非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现状;提出采取分类治理、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废弃的非煤矿山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从工程技术和生态环保两个方面对治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喀斯特丘陵山区非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要以恢复矿山环境和改善区域人居及生产环境为目的,最终实现治理工程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区虽然降雨丰富,但由于二元水文结构较为发育,地表严重渗漏,加之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雨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受地形地貌格局影响,该区坡耕地比重较高,灌溉水源主要靠坡面雨水,如何高效收集坡面径流和进行有效节灌,是提升坡耕地综合产出力面临的首要难题。由于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喀斯特地区地表径流系数较小,降雨产流量很少,大部分甚至全部渗入地下,集蓄利用难度大。综述了喀斯特坡面地表径流特征,影响因素,收集和利用等几个方面的进展,发现喀斯特坡面集雨设施出现蓄不满水或空置的根本原因是坡面径流系数取值远超过实际值,坡面来水量被过大估算;进一步探讨了其他影响坡面径流集蓄利用工程布设及利用效率的原因,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区虽然降雨丰富,但由于二元水文结构较为发育,地表严重渗漏,加之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雨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受地形地貌格局影响,该区坡耕地比重较高,灌溉水源主要靠坡面雨水,如何高效收集坡面径流和进行有效节灌,是提升坡耕地综合产出力面临的首要难题。由于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喀斯特地区地表径流系数较小,降雨产流量很少,大部分甚至全部渗入地下,集蓄利用难度大。综述了喀斯特坡面地表径流特征,影响因素,收集和利用等几个方面的进展,发现喀斯特坡面集雨设施出现蓄不满水或空置的根本原因是坡面径流系数取值远超过实际值,坡面来水量被过大估算;进一步探讨了其他影响坡面径流集蓄利用工程布设及利用效率的原因,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是世界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的亚洲片区中心,是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复杂的一个省区,土壤碎石含量高,严重制约了贵州省农机化的发展和作物的产量。为了整治喀斯特山区农田碎石,研究小组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在碎石整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捡石机、碎石粉垄机等。综合分析当前几种土壤碎石整治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人工捡拾的成本高、捡石机对于喀斯特山区的适应性差、碎石粉垄机作业壁垒高。并且针对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目前碎石粉垄机是解决喀斯特山区土壤碎石整治问题的最理想机具,但是还要不断突破机具技术壁垒、降低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让农户用得起,让碎石田变良田。  相似文献   

7.
陈维妮  韦国兰 《南方农机》2023,(13):120-123+133
喀斯特地区受特殊地理背景、地质背景、生态背景的制约,农业企业发展面临复杂挑战。基于此,本研究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业企业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企业发展现状,发现喀斯特地区农业企业发展存在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销售渠道单一、技术服务滞后、品牌化程度低、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保险市场不足、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根据喀斯特地区农业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发水平、增强品牌建设意识、加强技能培训、关注农业保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喀斯特地区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现状,从水质污染、酸雨、“工程性缺水”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修建集雨设施、治污为本、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为方法、技术、途径来解决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困乏;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状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喀斯特流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喀斯特流域当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在结合大量翔实数据的基础上,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原则,提出了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从而为指导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全福  葛霖 《农业工程》2015,5(1):44-47
喀斯特作为我国特殊的地质地貌,其区域内多发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三农”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喀斯特高原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南山小学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例,阐述了研究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及其治理概况。喀斯特高原区滑坡治理措施包括截排水系统和抗滑、阻挡系统两类,工程措施主要有截排水沟、抗滑桩及挡土墙3种;崩塌主要采取清理和加固。喀斯特高原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高发性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密切相关。最终结合喀斯特高原区实际,从预防和治理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两方面出发,提出加强区域地质灾害巡排查力度、加大对设计可行性的论证及结合退耕还林等政策减少诱发地质灾害因素的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喀斯特地区的资源特殊性看贵州林业与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受制于耕地面积,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但林业却具有相对的发展优势.同时,喀斯特地区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使贵州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旅游资源大省.在贵州旅游经济和林业经济发展中,二者相辅相成,这对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霞  葛霖 《农业工程》2013,3(4):88-92
为揭示喀斯特地区聚落分布与农用地的关系,以重庆市喀斯特地区3个典型的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缓冲分析法和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地类不同缓冲距内的聚落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不同景观斑块在同一地貌区内的格局特征不同,同一景观斑块在不同地貌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也不同;②聚落景观格局呈现出用地比例偏少、平均斑块面积小、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小和分布稀疏零散等特点;③聚落分布随地貌、地类以及缓冲区的差异而不同。水资源、地貌和地类是影响喀斯特地区聚落分布最重要的因素,且聚落分布和农用地分布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趋同性。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地区水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现有水安全的概念出发,认为区域性和人的认知能力对水安全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安全概念,结合喀斯特地区水安全特性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创建了喀斯特地区水安全评价标准,提出了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水安全评价模型-CRITIC法赋权,采用由下向上求得指标、子系统权重,再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子系统及总系统水安全指数。最后以清镇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性研究,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证明了选取的指标和模型是可行的,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三水"转化关系及贵州喀斯特地区"三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围泉建水池、修建集雨设施和地下水库等手段来优化配置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三水"资源;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地处广西北部,总面积2.78万km2,辖12县5城区,总人口510万人。近年来,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热情,促使农机的拥有量和使用量激增。但由于桂林喀斯特岩溶丘陵地貌的特征,辖区内山高路陡,容易发生农机伤亡事故,给全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据统计,目前全市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地区干旱致灾机理复杂,干旱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方法对干旱致灾机理考虑不全面,导致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估单元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成果与历史旱灾成果协调性不足,成为贵州省干旱灾害风险普查的一项难题。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作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理论,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具有喀斯特特色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进行干旱灾害风险研究,可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提供依据。以遵义市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分析和遴选喀斯特地区干旱灾害风险代表性指标,构建旱灾风险区划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使用ArcGIS的分位数法分级,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水干旱危险性指数、地形综合指数、耕地面积和旱地占比、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耕地有效灌溉率分别为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抗旱减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2)遵义市各县区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以中风险及以下为主,占比64.3%,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累积占比为35.7%。(3)干旱灾害风险整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和区域性分布特征。高风险区分布在东北部,中高风险区分布在北部,中风险区分布在东部,中低风险区分布在南部,低风...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是南方喀斯特地区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以岩溶地下水为主;地下水资源亦是贵州省农村居民在旱期的重要水源,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岩溶地下水资源有利于推进贵州省农村用水安全,更有利于推动农村居民小康社会的建设。以贵州省岩溶山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介绍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地下水的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并引出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所需要关注的问题,给予工程技术人员一定的参考,进而提高山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的成功率和利用率,以减小地下水开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的分析,研究了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原状土表层饱和导水率在27.2×10-4~50.8×10-4cm/s之间,一般未经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人为干扰形成的灌丛土壤>农业用地;在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饱和导水率明显降低;扰动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在0.27×10-4~1.53×10-4cm/s之间,明显低于原状土壤,仅为原状土壤的0.9%~3.0%。喀斯特地区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等。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和土壤孔性,而土壤孔性是影响扰动土壤导水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特殊的生态系统与多样化的经济社会文化叠加,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面临复杂困难和挑战。作为喀斯特地区的典型省份,贵州省坚持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满足本土需要、适合本地发展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其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调研座谈走访,整理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深入讨论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理论问题和特殊困境,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伊犁河谷区域位于新疆西部边陲伊犁河上游,处于典型的温带内陆性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夏季温暖较干,秋春季温和而湿润,冬季降雪较厚较为寒冷,享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年降水量417.6mm,山区达600mm,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平原农区无霜期一般在150~180天。伊犁河流域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粮食、谷类、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