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枝果皮褐变因素以及控制褐变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果皮褐变是影响其长期贮藏、缩短货架寿命及降低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对荔枝的褐变因素以及控制褐变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延长荔枝贮藏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Intelligence Interface Study and Realize Based on EP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果蔬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的原理,综述了果蔬加工中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静 《保鲜与加工》2014,14(4):49-52
酶促褐变是导致果蔬组织褐变的主要原因,控制酶促褐变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果蔬采后褐变的发生。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酶促褐变控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果蔬酶促褐变的物质条件与发生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蔬酶促褐变控制措施的研究,发现酶促褐变主要发生在果蔬采后贮运加工过程中,是酚类物质、酚酶和活性氧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控制氧气含量、减少酚类底物以及抑制酶活性等均可有效地减轻或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由于引起褐变的因素是复杂的,且不同物种的酶促褐变所涉及的主要酶、酚类物质、活性氧代谢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制以及褐变调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丰水梨果实采后软化与褐变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梨具有呼吸和乙烯跃变期,跃变期过后果肉硬度下降幅度较小.但果实风味急剧下降。跃变前期果肉快速软化是由乙烯和淀粉酶共同参与,之后果肉软化是由PG和纤维素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不同部位褐变度、酚类物质、类黄酮及丙二醛含量均为果皮〉果心〉果肉.PPO活性依次为果心〉果皮〉果肉,果皮相对电导率低于果肉和果心。影响丰水梨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是果肉软化和风味劣变.而不是褐变。  相似文献   

6.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物理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目前采用物理方法(包括温度控制、氧气控制、高压处理和辐照处理)控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对鲜切水果酶促褐变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且阐述了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是控制鲜切水果酶促褐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砂梨系统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用30μm厚的PE打孔袋包装,分别于(0±0.5)℃(CK)和(-1.5±0.5)℃(冰温)两个低温下贮藏120 d,研究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率、褐变率、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翠冠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较轻,可能与贮藏环境中较低的CO2浓度(〈0.2%)有关;但果实的腐烂问题较为严重,以侵染性病害黑斑病和褐腐病造成的腐烂为主;冰温贮藏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PPO活性和MD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降低腐烂率和褐变率,保持果实较高的TSS、TA含量和硬度与脆度,贮藏期可以达到120d,而对照果实的贮藏期仅为90d。  相似文献   

9.
浸钙、壳聚糖浸泡和温烫处理对台湾青枣果皮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抑制台湾青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k.)果皮褐变的绿色冷藏保鲜前处理技术及其抗活性氧损伤的生理机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台湾青枣果实经过浸钙、壳聚糖浸泡和温烫处理,探讨3因素处理后对冷藏台湾青枣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钙和温烫处理能抑制果皮褐变和降低果皮丙二醛(MDA)含量,而壳聚糖浸泡处理则加剧果皮褐变和提高果皮MDA含量;浸钙和温烫处理抑制果皮PPO活性,而壳聚糖浸泡处理则提高了果皮PPO活性;浸钙和温烫处理能提高果皮SOD和POD活性,壳聚糖浸泡处理则抑制了果皮SOD和POD活性;3因素处理对果皮CAT活性无抑制作用,在高峰期还呈现提高果皮CAT活性的效果。可见,浸钙和温烫处理能改善台湾青枣果实贮藏效果和减轻果皮活性氧损伤。  相似文献   

10.
鸭梨果实采后逆境伤害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国内外鸭梨采后贮藏中出现的逆境伤害(果实褐变)现象,生产中的防治技术措施,以及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采后包装对黄冠梨冷藏期间品质和果皮褐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纸和薄膜包装的方式对黄冠梨进行冷藏期间品质与预防果皮褐斑病发生试验处理。结果表明,包装能够减少冷藏期间黄冠梨果皮褐斑(又称鸡爪病)发生。纸包装对黄冠梨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薄膜包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黄冠梨较高的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PVC薄膜包装方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选用八成熟安哥诺李为试材,将果实预冷至0℃后,采用三种保鲜方式进行处理:1 PVC保鲜袋包装,袋内放置高锰酸钾乙烯吸收剂和仲丁胺盐缓释防腐剂;2袋内放置高锰酸钾乙烯吸收剂;3果实置于泡沫箱中,再将泡沫箱装入硅窗保鲜袋内。果实均于(0±0.5)℃的冷库内贮藏100 d,研究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李果冷藏100 d均未出现腐烂,说明腐烂并不是制约其长期贮藏的主导因素,而严重的果肉褐变和风味下降才是影响安哥诺李长期贮藏的瓶颈;在0℃贮藏70 d之内,三种处理李子的果皮、果肉颜色、风味与入贮前相比虽然有些变化,但并不影响其商品性,能够较好地保持短期贮藏李子的感官品质。总体上,处理1的保鲜效果要优于处理2和处理3,处理3的果实褐变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没食子酸丙酯对新高梨软化和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没用食子酸丙酯处理的新高梨冷藏期间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总酚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没食子酸丙酯处理对新高梨果实软化与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没食子酸丙酯减缓了新高梨的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抑制了PG酶活;没食子酸丙酯能减缓新高梨总酚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在贮藏过程中,PG酶的最大酶活出现时间总是要比PPO的要早。可以推断,在整个采后贮藏过程中,先是果实的软化衰老导致细胞组织的崩溃,进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使底物、氧和PPO充分的接触,进而加剧了果实的褐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梨果实褐变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黄金梨、大香水、新梨七号为试材,研究了贮藏后梨褐变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和种类、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梨果实中的酚类物质以绿原酸为主,果实褐变与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别是二者在果实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特性有关。黄金梨果心与其他部位比较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由果皮至果心CAT活性依次降低,而果皮中POD活性极大地高于其他部位。SOD的活性与褐变的直接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鸭梨为试材,采用非变性PAGE研究了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处理对不同采收成熟度(早采、中采、晚采)的鸭梨贮藏期间果皮脂氧合酶(LOX)同工酶的变化及其与果实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鸭梨果皮中的LOX同工酶有9条酶带,其中有三条主酶带B、F和H;不同采收成熟度和不同降温方法处理的鸭梨果皮的LOX同工酶带有所差异,其表达量的顺序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这一结果与果实褐变指数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的趋势一致,说明采后鸭梨果皮LOX同工酶的表达量与鸭梨果实的褐变关系密切。鸭梨于9月中旬采收结合缓慢降温贮藏,可减少采后果实的褐变,保持良好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6.
果皮是果蔬最直观的品质性状,也是衡量果实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角度叙述了果皮颜色变化的原理.简述了果皮色素抗癌、抗氧化等保健功能和目前常见的3项天然色素提取工艺.总结了果皮褐变机理和生长调节剂对果皮褐变的调控效果.今后可将新型复合包装材料与褐变抑制剂相结合的手段用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目前调控黄...  相似文献   

17.
气调对石榴采后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新疆大籽’石榴为试材,就不同气体成分对其采后果皮褐变机理及果实贮藏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下,石榴果实采后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递减的趋势,且随着贮藏期延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贮藏参数(5%CO2,3%~5% O2)可减缓石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减少酚类物质的氧化,有效地减轻石榴褐变的发生,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1-MCP对青脆李亚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茂县青脆李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亚低温(8±0.5℃)条件下青脆李的生理生化及其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青脆李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的释放速率,并降低两者的峰值;可保持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PPO活性和酚类物质的消耗,减少褐变。其中以1.0μL.L-1浓度的1-MCP处理能够更有效地保持果实的质地与风味,亚低温条件下贮藏28 d,褐变指数为0,腐烂指数为5.3,显著好于对照和其他浓度的1-MCP处理,延长果实保鲜期达到20 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批荔枝罐头样品贮藏期间内容物指标的检测,初步分析了荔枝罐头褐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氧气使褐变加速;光照对褐变无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及还原糖含量相对较低(90~120g/L)的荔枝罐头褐变严重;在pH值为3.5~4.5,pH值的变化对荔枝罐头的褐变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块茎易受到损伤引发褐变,褐变会对其营养、感官品质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不同马铃薯品种材料抗褐变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拟测定27份不同马铃薯种质材料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强度、褐变指数和煮后褐变4个褐变相关指标,综合分析以实现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抗褐变能力的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 27份材料可分为4种类型,第1类高抗褐变,包括09306-82和13041-52,它们4项指标均能满足抗褐变材料的要求;第2类抗褐变材料,包括延薯4号、Q8、12-1、春薯3号、19-1、14018-142、大西洋、龙薯12号、威芋5号、丽薯6号、春薯5号和早大白,它们的褐变相关指标存在个别明显不足;第3类中度褐变材料,包括09001-136、中薯5号、龙薯4号、东农310、青薯9号、15-1、云薯505、BF006、闽薯1号和黔芋8号,其抗褐变能力弱;第4类是易褐变材料,包括春薯6号和费乌瑞它,它们不具有抗褐变能力或抗褐变能力非常差。筛选的高抗褐变和抗褐变品种(系)可以作为鲜食抗褐变马铃薯育种材料,为马铃薯净菜加工提供品种支撑,易褐变材料可用于马铃薯褐变机制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