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国  于继庆 《蔬菜》1997,(3):19-19
芦笋杂交制种新技术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张元国于继庆陈桂英刘志国芦笋(Asparagusoficinalis)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雌雄异株。国内芦笋面积逐年扩大,但是芦笋种子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种子杂,严重制约了国内芦笋生产的发展。国内...  相似文献   

2.
芦笋俗称“龙须菜”,学名石刁柏(AsParagusoficinalis),系百台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其嫩茎作蔬菜食用。芦笋原产于欧洲,我国新疆西北部和黑龙江沿岸也有野生种的分布。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后已形成丰富的品种资源。芦笋分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产品形式,只要条件适宜,即有芦笋可采。白芦笋为培土软化后采得,绿芦笋则不需培上,两种芦笋风味各有千秋,但绿芦笋栽培管理更简单,营养价值更高。芦笋在热水中水后凉拌或炒食均可。因其风味独特、甘香味美而风靡世界餐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低热…  相似文献   

3.
栗丽  张夏玉子 《蔬菜》2008,(5):40-41
山西省清徐县是世界芦笋最佳产区,也是国内纯天然的鲜食芦笋出口基地之一。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危害严重的世界芦笋茎枯病发生很轻。用药量的降低,减轻了出口贸易中的农药残留,生产的芦笋皮薄、质脆、纤维少、口感好,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吕纪增 《蔬菜》2004,(10):16-16
绿芦笋是药食兼用型经济作物,其嫩茎质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是世界上公认的十大名菜之一。秋季栽培绿芦笋可用营养袋育苗,此法具有出苗快、出圃率高、省工等优点,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芦笋是重要的加工蔬菜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推广芦笋栽培,70年代中期大陆东南沿海各省引进种植。陕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渭河、洛河沿岸的周至、大荔、华县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芦笋生产迅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加工大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芦笋产业从东南沿海主产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迅速转移,此时,陕西省芦笋生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6.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被称为“蔬菜之王”。我国是世界上芦笋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芦笋作为吉安绿色蔬菜产业的主导产品,以“井冈”作为品牌,正全力打造成为6大特色富民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由于南方地区春夏季雨水较多,导致茎枯病、褐斑病、斜纹夜蛾、地老虎等病虫害高发,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还会造成其品质下降和产量降低,影响农户种植效益。对井冈芦笋的设施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以期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提高农户收益。  相似文献   

7.
徐福兴 《上海蔬菜》2010,(2):47-47,54
芦笋,俗称石刁柏、龙须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除具有独特鲜美的风味以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成为国际流行的高档保健蔬菜。芦笋还有很好的药用功能,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长期食用芦笋能提高肌体免疫力,降低有害物质的毒性,抑制癌细胞的活力,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优质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8.
芦笋是重要的加工蔬菜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推广芦笋栽培,70年代中期大陆东南沿海各省引进种植。陕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渭河、洛河沿岸的周至、大荔、华县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芦笋生产迅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加工大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芦笋产业从东南沿海主产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迅速转移,此时,陕西省芦笋生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大。从国际市场看,芦笋是长盛不衰的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且产品…  相似文献   

9.
芦笋原称石刁柏,也叫龙须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嫩茎不仅有鲜美芳香的风味,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被誉为高档名贵蔬菜;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对防治心脏病、高血压、心率过速等也有一定疗效。近年欧美和日本市场需求较多,国内正在走俏。种植芦笋是一项出口创汇、农民致富的好产业。现将芦笋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书华  刘保真 《蔬菜》2004,(10):10-11
“芦笋王子F1”是中国芦笋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杂交芦笋新品种,200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目前国内各芦笋产区使用最多的品种之一。在山东、河南、河北等主要芦笋产区,笋农普遍用“芦笋王子F1”取代原来的“UC800”、“UC157F2”等常规种和杂交二代种。  相似文献   

11.
芦笋是赣榆县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其营养丰富,还具有抗癌、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为了提高芦笋的产量、质量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欢墩镇芦笋园区开展了日光温室芦笋促成栽培生产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鲜笋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果菜》2014,(5):44-45
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被称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在我国南疆北国都有大面积种植,芦笋味道鲜美,吃起来清爽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绿色食品.下面给大家推荐的是芦笋的家常做法.  相似文献   

13.
南方绿芦笋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蔬菜之王。我国是世界上芦笋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但在南方尤其是江西春夏季雨水较多的地区,因茎枯病等病害危害,其栽培面积受到限制。为了探索在南方春夏多雨地区高效栽培芦笋技术,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提高菜农收入,我们经数年栽培实践,获得每667m^2年产绿芦笋1500kg、产值15000元以上的效益。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振东 《中国蔬菜》2006,1(6):40-41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福建省开始引种试种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十年来,芦笋已成为东山县、漳浦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是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也是福建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北省是全国芦笋主要生产和出口省份之一,2000年省政府确定芦笋为农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芦笋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部分县市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芦笋是世界十大高档名菜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抗癌、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2006年,泰兴市元竹镇利用大棚进行芦笋反季节栽培,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目前全镇设施芦笋种植面积近千亩,每667m2产量达750~1000kg,产值达1.25万~1.5万元,纯效益超过6000元。现将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雌雄异株。芦笋是营养非常丰富的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且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常食芦笋可以助消化、增进食欲、抗疲劳等。芦笋又名"龙须菜",是一种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营养蔬菜和保  相似文献   

18.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多年生雌雄异株宿根植物。在我国北方种植品质好,病虫危害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芦笋种子多为进口或我国南方品种,其价格高、种子杂而不适应北方地区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北方芦笋生产的发展,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芦笋育种工作,通过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技术相结  相似文献   

19.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e)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在西方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国际癌症病友协会研究认为,它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和肾结石等有益。芦笋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质量优于普通蔬菜,经常食用能预防心脏病、高血压、心动加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目前,世界上至少有61个国家生产芦笋,总面积大约21.8万hm2。  相似文献   

20.
温室绿芦笋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芦笋是一种高效益绿色经济作物,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一次定植可连续采收10—15年,省工省力,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个很好的种植项目。以其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著称于世,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随着温室绿芦笋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绿芦笋的产量,使其提早上市,而且减轻了绿芦笋茎枯病的危害。在我国北方地区芦笋生产季节短,鲜芦笋供应市场时间集中,仅两三个月时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