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伏山楂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伏山楂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了解伏山楂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8个山楂种的39份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10对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 DNA)通用引物对总DNA进行扩增.并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扩增产物酶切.结果表明:5对引物(cp01、cpP3、cp04、cp05、cp10)在山楂属植物上扩增出特异谱带,2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和Taq Ⅰ)的酶切产物在供试材料间存在差异.山楂属种间存在较为丰富的cp DNA PCR-RFLP多态性,但山楂(C.pinnatifida)不同基因型间未检测到变异位点.麻核组(Sect.Santguineae)的甘肃山楂、光叶山楂、毛山楂、辽宁山楂和羽裂组(Sect.Pinnatifidae)的伏山植的cp DNA PCR-RFLP标记完全相同,但麻核组的阿尔泰山楂与其他山楂种的亲缘关系较远,距离系数达0.91.可见山楂属植物起源和演化的复杂性.伏山楂并非山楂的变种而很可能是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3.
红枣山楂枸杞复合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楂、红枣是新疆地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优质果品原料,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水果资源,本试验以山楂、红枣和枸杞为主要原料开发复合果汁产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结合食品分析相关评定手段研究复合果汁饮料的工艺参数和产品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枣加水量为1:6,山楂加水量为1:12,枸杞加水量1:10时,以红枣浆51.6%、山楂汁34.4%、白砂糖7.74%、枸杞汁6%、复合稳定剂0.26%为配方的产品具有色泽美观、风味独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山楂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了山楂原种的8个单株,山里红及伏山楂果实与叶中黄酮单体化合物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山楂果实与叶中所含有的黄酮单株化合物种类及总黄酮含量有所不同;叶中总黄酮含量高于果实,山楂原种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山里红,伏山楂最低。  相似文献   

5.
山东山楂种质资源及栽培良种评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山楂种质资源丰富。本文概述了在山楂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育出的一批优异各具特色的山楂优良品种(品系),并对生产中的主栽优良品种(品系)进行了评价,为发展和指导山楂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楂树应用稀土效应及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4年多点试验(1986~1989年),稀土可以提高山楂座果率46.7~120.0%,增产19.9~50.7%。如配合赤霉素效果更好,座果率提高1~2倍,增产71.0~117.9%。使果实着色提前7~10天,果实亮红,花青苷提高16.5%。喷施稀土的适宜浓度为400~500ppm,于初花至盛花期喷施。果实膨大期再喷施一次有一定效果。我国稀土资源丰富,藏量居世界首位。稀土农用研究,我国又处领先地位,已成功地应用于粮食、油料等几十种作物。山楂是我国的特有果树,山楂营养丰富,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长期以来,山楂生产存在着管理粗放、品质差、产量低等问  相似文献   

7.
<正> 林县是个山区,地貌(?)杂多样,有多种自然地理小气候。林木(?)资源丰富,其中山楂是全县山区群众热爱的主要经济林之一,群众有栽培管理山楂的技术。经1982年林业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证照,山楂为我县林业生产一大优势,发展潜力很大。一、山楂的用途及经济价值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等,为蔷薇科梨亚科山楂属的一种落叶齐木,高可达6米(?)右、果实可鲜食、入药及加工食品等。山楂果营养十分丰富。据有关单位分析,维生素C,糖、有机酸、蛋白质、钙、铁等  相似文献   

8.
加工鲜食兼用山楂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64个品种(品系)中,经10余年的栽培调查试验,选育出果个大、肉红、耐储藏,甜酸适口、香味浓郁,适于鲜食和加工的山楂新品种长把红、秤星红和朱砂红.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超过10,糖酸比值大,维生素C含量0.535-0.727 6mg/g,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丰富,是我国稀有的山楂珍品.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丰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唐喜国  杜云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06-11407,11410
[目的]将黑莓和山楂制成复合饮料,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方法]以黑莓和山楂为原料,运用酶法液化法制取黑莓原果汁,浸提法制取山楂原果汁,以适当的比例调配黑莓山楂复合果汁,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白砂糖及柠檬酸,配制成酸甜适口的果汁饮料。[结果]通过酶法液化法处理黑莓果酱泥的正交试验得出,果胶酶用量0.050%(果胶酶活力为3 000 U/g),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5℃,效果最好。浸提山楂的单因素试验表明,果胶酶添加量的适宜范围1~3 U/ml,酶解时间2 h左右。复合果汁调配的单因素试验表明,黑莓-山楂比例为1∶3,制得的复合果汁色泽、气味、状态、口味最好。[结论]试验制得的黑莓-山楂复合果汁产品营养丰富,酸甜适口,得到品尝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毛山楂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山楂野生近缘种,其果实常为红色。黑色毛山楂为从毛山楂实生后代中发掘的黑色果皮的优异资源。为探究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的类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出24种类黄酮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原花青素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化合物。黑色毛山楂果实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红色毛山楂,其中金丝桃苷含量最高(901.9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63倍。红色毛山楂中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B4/B5、表儿茶素等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黑色毛山楂,其中表儿茶素含量最高(12 844.31μg·g-1)是黑色毛山楂的1.29倍。黑色毛山楂中矢车菊-3-O-半乳糖苷含量(1 323.6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5...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0,(1)
如何测定经过维修后起动机的性能,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可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测试,而无专用试验台或在行车途中则可用一种简便的低电压试验来判断。起动机试验主要是空转试验和扭力试验。所谓低电压试验,实质上是属于空转试验,就是把原12伏电压试验12伏的起动机,改为6伏电压试验12伏的起动机。根据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当电阻一定时,电压高,通过两线  相似文献   

12.
大红子山楂是1987年在山楂资源调查时发现的优良品系,后经10多年的栽培试验选育而成。该品种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18.8g,营养丰富,肉质细腻,甜酸适口清香,适于鲜食和加工。经测定,果实含可溶性糖9.53%,可滴定酸2.15%,维生素C73.47mg/100g。繁殖后代性状稳定,是珍贵的特大果厚肉鲜食加工兼用型山楂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山楂风味独特,资源丰富,将其开发成果茶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从原材料、工艺流程、具体生产技术、产品理化指标等方面介绍了山楂果茶的生产工艺,以期为山楂果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树莓山楂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树莓、山楂为原料,对树莓和山楂复合汁饮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用于澄清复合汁的最佳澄清剂及饮料最佳杀菌温度;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饮料配方,研制出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5.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RAPD、ISSR、SSR、cpDNA PCR-RFLP及c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利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需继续采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加强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叶绿体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研究,探讨山楂属植物系统进化、分类和传播路线,指导我国山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从而为山楂核心种质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功能和遗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加强对山楂多倍体育种研究,并加强具有特殊医用保健功效、生态适应性广、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易加工等山楂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楂属植物资源研究和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属(Crataegus spp.)植物是重要的果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山楂种质资源并建立保存圃或引种圃等,主要采用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编制了《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RAPD、ISSR、SSR、cpDNA PCR-RFLP及c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利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需继续采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加强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叶绿体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属植物进行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研究,探讨山楂属植物系统进化、分类和传播路线,指导我国山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从而为山楂核心种质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功能和遗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加强对山楂多倍体育种研究,并加强具有特殊医用保健功效、生态适应性广、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易加工等山楂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祝波  李永强 《吉林农业科学》2019,44(2):62-67,80
本文对山楂中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6种不同型号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效果最佳的树脂进行纯化研究。考察上样液浓度、吸附速率、解吸液浓度、解吸速率、解吸终点、上柱液pH值六个因素对原花青素吸附率的影响,得到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楂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速率3 BV/h;上柱液浓度20.08μg/mL;上柱液pH为3;解吸液浓度95%;解吸速率1 BV/h;解吸量为56 mL乙醇。在该工艺条件下山楂原花青素的纯度从7.42%提高到了34.39%。  相似文献   

18.
山楂是我国原产、特有的珍贵果树。果实营养丰富,甜酸适口,可生食,加工和入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楂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状况迄今尚未缓解,以往八、九分钱一斤的山楂果,而今在果园里八、九角钱才能买到,市场上价格就更高。针对当前山楂生产实际需要,辽宁省科委和国家科委向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农科院下达了“山楂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及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山楂高产栽培丰产试验”研究项目。计划大纲指出:利用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以结果树开发研究为主,1982~1984年每年产量递增15%,三年累计增产52.1%(以前两年平均产量为基数)。由沈阳农业大学牵头,  相似文献   

19.
<正> 山楂为我国原产,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用成份,用途广,耐贮运,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便于栽培管理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我省也是山楂的重点产区之一,其产量以辉县、林县、方城等县为最多。山楂的野生资源极为丰富,在我省的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四大山脉之中广为分布。我省今后发展山楂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为了迅速提高山楂的产量和质量,了解山楂的生长和结果规律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调查研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1,(9):36
山楂又名"红果",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果品资源,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科学的贮藏方法是山楂保值的基础。常用的简易贮藏方法如下。1.堆藏法在阴凉的室内,地面铺一层秸秆,上覆10厘米厚的湿沙。然后按果沙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