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色列旱作农业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世界上严重缺水和沙漠化非常严重的国家 ,其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75 %以上 ,沙漠面积达 45 %。经过长期艰苦的不懈努力 ,以色列沙漠化问题得以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旱作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简况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 ,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首都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 ,南面与埃及西奈半岛相邻 ,最南端是红海阿喀巴湾 ;东以约旦河谷与约旦相邻 ;北部与黎巴嫩、叙利亚山地接壤。以色列南北长 470km ,东西最宽处 1 …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农业在水肥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做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以色列农业生产的水、土条件及其在水肥高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做法。缺水严重、土壤瘠薄是以色列农业的基本特点。对全国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严格管理和综合调配;以科技为先导,节流与节源并重;围绕生产实际问题,科研、推广和企业紧密结合,是以色列农业取得举世公认成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干旱地区的沙漠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面积很大的国家。建国后40多年来,他们依靠科学技术,经过艰苦奋斗,把一个水土资源极其贫瘠的荒漠土地改造成为万顷良田,并使其农业生产迅速达到高度现代化的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他们在开发干旱地区沙漠农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和世界同类地区的农业开发都有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施的研制及适应沙漠农业的一整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疆石河子地区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沙漠 ,绿洲 ,空气的比热等热性能不同 ,形成沙漠夏季温度明显高于绿洲 ,进而对绿洲地区增温 ,称沙漠增温效应。石河子地区 1 0 0 km范围内沙漠对绿洲的增温平均 1 .76℃ ( 1~ 2℃ ) ;根据绿洲距沙漠的远近与气温间存在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2 7.5 2 97- 0 .0 335 x。 r=- 0 .881 3*。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有多方面作用 ,形成夏季富照高温、秋季大日较差以及促成棉花在夏季的“冷害”等 ,深刻地影响绿洲特色农业、栽培技术及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5.
1991年9月3日~9月7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在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举行了荒漠农业生物学双边学术交流会。双方在会上交流了学术论文19篇。通过这次学术交流会,不仅交流了学术论文,同时加深了互相的了解,为今后进一步联系和交流建立了基础。现选刊中方和以方各3篇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无定河流域沟谷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TM DEM和TM数据及Arcgis软件,计算了无定河流域沟谷密度,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的沟谷密度(Dn)为D沙漠区D沙漠-黄土区D黄土区,分别为0.057km/km2、0.337km/km2、2.537km/km2,过渡性明显;不同区内,除第3级沟谷外,相同等级的沟谷密度(Dni)为D沙漠区iD沙漠-黄土区iD黄土区i;同一区,随沟谷等级的增大,沟谷密度在增大。2)沟谷数量(Nn)为N沙漠区N沙漠-黄土区N黄土区,其中黄土区沟谷多达49962条;同一区,随沟谷等级的增大,沟谷数量也在增大,而沟谷的平均长度在减小。3)地质因素、降雨量和下垫面性质是影响沟谷密度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入世给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WTO农业贸易规则和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并从品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3个层次论述了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沙漠湖泊动态变化的常规观测方法在沙漠的大部分地区无法实施,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沙漠湖泊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掌握和研究沙漠湖泊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过程,对于沙漠湖泊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例,利用1973年、1990年、2000年、2007年的(多光谱扫描仪)MSS、(专题制图仪)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_CCD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监督分类与目视判读方法提取沙漠湖泊信息,以G IS为工具对湖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3年湖泊面积为28.56km2,2007年的湖泊面积为17.01km2,减少了11.55km2,减少的速度为0.34km2/a,其中1973-1990年间减少的速率最快,为0.66km2/a,1990-2007年间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拾零     
《干旱区研究》2005,22(2):278-278
新疆,沙漠化土地在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1.66×106km2的土地面积,沙漠化面积就达7.96×105km2,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7.7%。全区85个县市和172个农垦团场中,有80个县市和90多个农垦团场有沙漠化土地分布,近2/3的土地和1200多万人正受到沙漠化的危害和威胁,大大小小近千块绿洲无不处在连绵沙丘和无垠荒漠的分割包围之中。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面积4.00×105km2以上)中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约达3.30×105km2,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阿尔泰山与天山…  相似文献   

10.
沙漠生物地毯工程--干旱沙漠治理的新途径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魏江春 《干旱区研究》2005,22(3):287-288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4×106km2,占国土面积的27.5%,其中尤以沙漠危害最为严重,其面积已达8.09×105km2,而且,还继续扩大蔓延,平均每年有610 km2左右的沙漠出现活化,其中有310 km2土地沦为沙地。沙漠化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衡,而且使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沙尘暴主要源地之一,给国家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沙漠治理是国家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植树造林和种草是沙漠治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