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枣步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师光禄  杨富斗 《林业科学》1997,33(3):234-241
1989-1995年在山西省太谷枣区、稷山枣区对枣步曲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组建了5个年世代生命表,1个平均生命表,枣步曲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PriceA型,平均种群趋势指数I为1.203。枣步曲幼虫期受天敌控制作用显著,种群控制指数为5.739。关键虫期为蛹期,关键因子为蛹的冬季消亡。并根据越冬后正常蛹数及平均生命表中的平均存活率预测次年4龄幼虫,准确率达90%左右,有效地指导了防治。  相似文献   

2.
白眼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年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赵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翌年3月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3.
木兰巨小卷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巨小卷蛾Statherotisthrenodes(Meyrick)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叶部的主要害虫,在福建南平地区一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每年5-7月间第2-3代为害最严重。卵散生在托叶表面,经2-4天孵化为幼虫;幼虫期12-42天;蛹期9-20天;越冬蛹36-55天;成虫寿命3-8天,用甲胺磷、辛硫磷、敌敌畏、水胺硫磷、溴氰菊酯、氧化乐果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该虫主要天敌有绒茧蜂Apantelessp.、姬小蜂科Eulophidae3-4种以及陆马蜂PolistesrothneyigrahamivanderVecht和广腹螳螂HierodulapatelliferaServille等。  相似文献   

4.
柳枝瘿潜蝇Hexomyzasimplicoides(Hendel)在豫南一年1代,以2龄幼虫在潜道中越冬。4月上中旬3龄幼虫老熟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补充营养,在枝梢叶基芽苞周围皮层下产卵,引发多片黑褐色皮伤。幼虫蛀食形成层和韧皮部,引起皮层组织增生膨胀成瘿。4-7月引起柳树枝梢千孔百疮或枯死。卵孵化期、幼虫取食期于树根基注药和老熟幼虫化蛹期于枝梢喷药,防治效果均达95%。5月下旬至6月上旬应保护天敌柳枝潜蝇金小蜂和长尾金小蜂  相似文献   

5.
白眼尺蛾Problepsisalbidior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出于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越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和翌年3月中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1.5亿孢子/ml菌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木麻黄皮暗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木麻黄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在福建省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于12月中旬在树干被害处的虫道内越冬(亦有少数以蛹越冬),林间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羽化盛期的温度为30.3—34.0℃,相对湿度为75.7%—84.3%,平均寿命7.9天,产卵量45.7粒。卵孵化率90.5%。幼虫共5龄,具群集性,以第一代幼虫取食量最大,老熟幼虫喜在粪粒层与树干交界部结茧化蛹,蛹期8.5天。皮暗斑螟的天敌有10余种,其中拟小腹茧蜂在自然界的寄生率达16%。  相似文献   

7.
高晋华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12-14,36
明纹柏松毛虫(D end rolim 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 a jonqu iere)是侧柏树重要的暴发性食叶害虫。该虫在山西省1 a发生1代,以3龄-5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取食。幼虫多为8龄,幼虫期133.5 d,幼虫越冬前期和结茧化蛹前期发育历期较长;雌蛾比雄蛾寿命长,雌蛹蛹期21 d,雄蛹蛹期28.5 d。可结合蜘蛛、食蚜蝇、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天敌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浙江黑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黑松叶蜂是福建省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南平地区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松针叶上结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5龄,少数6龄,蛹期越冬代168~179d,其余各代8~10d,已知天敌有青蜂及两种姬蜂。试验结果表明,2.5%敌杀死10000倍稀释液、40%水胺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蜀柏毒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1991年在中江县柏木林区对蜀柏毒蛾自然种群生命在进行了系统观测,组建了3个生命表。蜀柏毒蛾自然种群生存曲线属Southwood N型,卵期和低龄幼虫期死亡率很高,主要消亡因子是卵寄生蜂、越冬卵不育、初孵幼虫的生理死亡及雨水的作用。1990、1991年第1代种群增长指数为0.9066。0.2063,下代种群均呈下降趋势,而1990年越冬代种群增长指数为12.1732,下代种群呈上升趋势。天敌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中老龄幼虫以及蛹期,且随着虫龄的增大而越加显著。因此采取化学防治方法控制虫灾时,宜在低龄幼虫期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文山松毛虫生命表组建及幼虫食叶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云南松人工林中选择9株样株,对文山松毛虫第1代4500粒卵加以标记,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期的存亡状况的跟踪观测,获取不同虫期的存活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由生命表得出,文山松毛虫第1代种群数量的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特约,整个世代死亡率高达99.87%。通过30头第1代幼虫室外套笼饲养、食叶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幼虫期单虫的总食叶量为4842cm;不同龄期幼虫食叶量不同,1 ̄3龄较少(为601  相似文献   

11.
绿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Lefebure是红树林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的重要害虫,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对该虫的取食行为和取食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绿黄枯叶蛾幼虫喜食无瓣海桑、尾巨桉,拒食秋茄、桐花树;幼虫5龄,1~3龄幼虫具有聚集性,4龄幼虫开始分散取食;1~2龄幼虫取食量少,3~5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8.12%,其中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74.52%;幼虫期平均取食无辨海桑叶片178.94 cm2/头,确定防治指标为9.8头/千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测定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1~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采用林间和室内罩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之前的刺蛰、补充营养取食能直接造成松褐天牛1~3龄幼虫死亡,对1、2及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66%、85.91%、57.88%,并可产卵寄生2、3龄幼虫;林间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在刺蛰和补充营养取食后能有效寄生寄主的肿腿蜂雌蜂数量比例变化较大,有效肿腿蜂率最高为14.9%,最低为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行为不受寄主聚集程度的影响,但刚羽化出茧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比经饲喂后的雌蜂高近5倍.从肿腿蜂单一个体来看,每头雌蜂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寄生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为2.1~7.7头.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补充营养习性及刺蛰、取食致死寄主行为在防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表明该种肿腿蜂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在生物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在丹凤的发生危害、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不同防治方法、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该虫几种防治方法和防治有效药剂,采用树盘垦复,防效达85%;用40%氧化乐果乳油机动喷烟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 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3龄幼虫防效均达93%;在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用18 kg/hm2敌马烟剂、林丹烟剂防治1~3龄幼虫,防效达90%。  相似文献   

14.
弧目大蚕蛾幼虫取食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弧目大蚕蛾Neoris haraldi Schawerda幼虫5龄,平均龄期29.67 d。1龄幼虫取食量较少,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4.25 mm2,2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7.00 mm2,3龄幼虫取食量猛增,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83.06 mm2,4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231.90 mm2,5龄幼虫平均日取食叶面积为278.86 mm2。2龄以前幼虫食量较小,仅占全部食量的1.19%;3龄后幼虫食量占全部食量的98.81%。5龄幼虫日均食量较多,取食天数也达到8 d,占总取食量的52.35%,危害也较2龄以前的幼虫严重。弧目大蚕蛾幼虫头宽、体长、体重、取食量与龄期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闽北地区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在福建省顺昌县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表土层、树皮缝隙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6月、7—8月、9月、10—11月,以7—9月的3、4代危害最烈,蛹期6—9天;成虫寿命6—9天;卵期3—9天;天敌有9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恩斯特龙TH28直升机喷洒森得保飞防专用药防治以第三代杨小舟蛾1~3龄幼虫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其药剂用量为37.5 g·hm-2.结果表明:地面测定恩斯特龙TH28直升机的喷洒覆盖率达91%,GPS测定喷洒覆盖率89%,二者基本相符;平均雾滴直径为83.7 μm,在喷幅30 m内平均雾滴密度为13.2粒·cm-2,...  相似文献   

17.
栀子三纹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三纹野螟Archernis tropicalis Walker主要危害红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当年生初展的嫩叶,也危害老叶、花蕾和果实。该虫在景宁一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落叶、地被物及虫苞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2、3、4、5、6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在5、6、7、8、9、10月中旬。室外观察其天敌主要有鸟类、寄生蜂、螳螂、草蛉、蜘蛛。  相似文献   

18.
居竹伪角蚜种群的年动态变化及调节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孝顺竹第1年生受害新竹为观察对象,对居竹伪角蚜的种群动态及主要天敌、气候等生态因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竹蚜5月中下旬始发生于2008年新笋基部,随着若蚜的迁移扩散至整个竹丛,其种群密度在2008年的8-9月达到最高峰,随后下降,2009年3月初种群密度开始上升,直至新竹第1年生长发育结束.1~4龄若蚜全年同时发生,种群中2个龄期段密度的比例(3~4龄:1~2龄)从2008年的10月初至2009年3月中旬的平均值为0.912,而其余月份的平均值在0.5左右.竹蚜3种主要天敌的发生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食蚜蝇发生高峰期在2008年的3-5月,赤星瓢虫发生高峰期为2008年的8-9月,蚜灰蝶在全年中存在2个高峰期,分别为2008年的7-8月和2008年11月-2009年2月.蚜灰蝶可全年在竹杆上取食竹蚜,赤星瓢虫和食蚜蝇从2008年12月中旬至翌年2月底以成虫藏于箨叶或竹丛周围的杂草中越冬.降雨对蚜虫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连续数天的强降雨能基本清除竹丛8.33%~20%的受害株上的蚜虫.  相似文献   

19.
Laboratory infectivity tests were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ity of “Bactimos” (a new commerical bacterial biocide) aginst different instar larvae ofCulex pipiens molestus. The biocide “Bactimos”,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 was confirmed as pathogenic for mosquito larvae ofC. pipiens molestus. At dosage of 0.000125 mg/250 ml water, mortalities of 25, 98, and 97% were recorded for the 1st, 2nd and 3rd instar larvae after 24 hrs, respectively. Dosage of 0.008 mg/250 ml water proved to kill all types of instar larvae (100% mortality) after 24 hours. Water volumes ranging from 100 to 800 ml, containing 0.005 mg “Bactimos” per each were found to kill the 2nd and 4th instar larvae (90–100% mortalit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clusion,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the commerical bacterialbiocide “Bactimos” should be recommended as biomortality agent against mosquito larvae in Upper Egy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