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苋菜无菌试管苗及其试管开花过程中各阶段培养物为材料,利用qPCR技术进行苋菜试管开花过程相关microRNA的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NormFinder软件计算出最适合的内参基因为ama-miR159a;在苋菜试管开花过程中,ama-miR156c、ama-miR156d、ama-miR156g相对表达量在幼苗期向壮苗期转变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并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直保持较低水平;ama-miR156h、ama-miR157b、ama-miR157c、ama-miR157d、ama-miR3和ama-miR10相对表达量在幼苗期向花芽期转变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并在花芽期达到最低;ama-miR172d的表达模式与miR156/miR157表达模式相反;苋菜试管苗幼苗期到花芽期形成时ama-miR319b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ama-miR164b在花芽期时相对表达量比较高,花芽期向开花期转变时,其相对表达量降低;ama-miR166a/miR166g表达在苋菜开花过程中始终呈上调表达;ama-miR167b/miR167d和ama-miR4相对表达量先略有升高然后降低,在花芽期降到最低,随后又升高。由此可见,microRNA在调控苋菜试管苗由幼苗期向壮苗期转变、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以及花器官的形成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开花的光温调控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只有顺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水稻才能开花结实。水稻的开花是环境因素与控制水稻开花基因网络相互作用的结果,光照和温度是调控水稻开花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关于水稻如何感知光照和温度变化,然后启动内部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水稻开花,科学家提出了一些假说试图解释这个问题。近几年对水稻的开花调控途径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人们对该问题有了新认识。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水稻在不同光温调控下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巴厘菠萝果实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巴厘菠萝果实贮藏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是酯类,且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增加。己酸甲酯是主要的酯类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含量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巴厘菠萝在果实贮藏期间,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兜兰产业发展迅速,但花期调控难成为限制兜兰产业发展的瓶颈。以较易开花的同色兜兰为试验材料,观测各时期功能叶长和宽及花朵发育的形态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功能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分析它们与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色兜兰花苞显现期,功能叶具有高水平的ZR和低水平的IAA,以利于成花分化;(2)在激素平衡研究中发现,顶芽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时(大苗期),功能叶具有高比值的 IAA/GA3、ABA/GA3和低比值的ZR/ABA、ZR/IAA;(3)成花形态分化时(花苞显现期),功能叶具有低比值的IAA/ABA、IAA/GA3和高比值的ZR/GA3、ZR/IAA;(4)大苗期、花苞显现期内源激素水平和比值对同色兜兰花芽诱导和花芽正常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加工过程香气成分变化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乌龙茶晒青、做青、杀青、包揉、干燥等加工过程综述了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变化,并对乌龙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运用花期持续时间、开花振幅、相对开花强度及开花同步性指数等指标,对分布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个五唇兰自然居群的开花物候(2011~2012年)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五唇兰花期为5月下旬到10月上旬,居群花期历时(120~138)d,个体平均开花持续时间39~69 d,单花花期为(4.58±2.45)d;五唇兰居群开花进程表现出“多重高峰”的开花模式;个体相对开花强度分布频率集中在10%~20%.开花物候指数与繁殖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始花时间与花期持续时间、开花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呈负相关;花期持续时间与开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开花数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开花同步性指数与始花时间、开花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花期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做青过程中酶学及香气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特殊工序,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本文对做青中酶学研究及香气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最后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屠幼英  童启庆 《茶叶》1999,25(1):20-23,36
选用水古、龙井43、鸠坑三个品种的鲜叶,经摊放,杀青制成龙井茶。用气相色谱(GC)分析加工过程中游离香气和醇系香气前驱体变化。同时用比色法检测相应的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摊放叶酶活性均增加了45%以上,醇系香气前驱体放量与酶活性趋势一致,用外源β-葡萄糖苷酶酶解鲜叶,摊放叶,测得香叶醇,芳樟醇,橙花醇等组份大量释放,说明该酶与萜烯香气前驱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品质的变化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了常温(25℃)、低温(6℃)贮藏期间百香果香气物质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酯类化合物代谢关键酶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AT)、乙醇脱氢酶(ADH)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活性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10.
茶树的开花习性与茶树花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树的开花习性与茶树花产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不同产地茶树的全花期长短不一,低纬度温暖地区,茶树的全花期较长:不同年份、不同茶树品种的全花期长短差异显著.茶树的始花期品种间和年份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终花期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年份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同一地区,茶树盛花期的起讫日和盛花期日数品种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但盛花期日数年份间的差异不显著.茶树的开花量集中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这一时期的开花量占年开花量的85.7%~93.4%.茶树的开花数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不同单株之间差异很大,而且自然生长的茶树开花数显著多于生产茶园的茶树.可将茶树品种的花型分为大花品种和小花品种,茶树干花产量一般可达100-150kg/667m2,品种间花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对阴干、冷冻白兰花样品及白兰花酊剂样品进行了超声提取,并采用超临界CO2(SFE)提取了白兰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联联用法(GC-MS)共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4种样品鉴定出化合物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87%、99.72%、92.77%和96.21%,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芳樟醇(7.50%、17.61%、67.51%、70.42%)、苯乙醇(0.84%、1.36%、2.57%、2.61%)、丙酸乙酯(38.21%、6.36%、未检出、0.27%)、甲苯(34.52%、66.88%、未检出、未检出)等,并且白兰花特征性芳香成分芳樟醇在酊剂提取物和超临界CO2提取物中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茶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液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AmberliteXAD-2为填料的柱层析方法,初步分离了茶鲜叶中的糖苷类香气前体。茶叶粗酶(丙酮粉)能有效水解糖苷类香气前体,并释放出挥发性的配基,进而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其苷元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茶树槠叶种鲜叶中,顺-3-己烯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Ⅰ、Ⅱ)、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和2-苯乙醇是糖苷类香气前体的主要苷元。不同季节的茶树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在苷元组成上基本一致。对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这类糖苷主要以双糖苷(C5-C6)形式存在,这与在其它茶树品种上(薮北种、毛蟹、水仙、槠叶种)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根系微形态建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幼苗理想根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优84和秀水09为材料,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试验。秧苗移栽一周后用在线溶氧仪(氮气、氧气调节)设定低氧(0~1.0 mg/L)、中氧(2.5~3.5 mg/L)和高氧(>6.0 mg/L,饱和溶解氧处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用充气泵连续向水体中充入空气)和常规水培(CK,不进行氧调节,水稻移栽一周后水中氧含量约为0.3~2.5 mg/L) 4个氧处理,研究水稻幼苗生物量、根系微形态结构、根系分泌有机酸、呼吸强度等指标。【结果】1)各处理水稻幼苗根系直径为d1(0~0.50 mm)、d2(0.51~1.00 mm)和d3(1.01~1.50 mm)的细根占总根的比例均超过90%,对水稻苗期根系形态构建尤为重要。中氧处理后,春优84直径为d1、d2和秀水09直径为d1、d3的根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2)低氧处理减少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抑制细根(d1)生长,促进粗根(d5, 2.01~2.50 mm)的生长,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酸分泌量。中氧和高氧处理后水稻植株的生物量均有增加,但生理反应不尽相同。中氧处理后水稻根系呼吸强度上升,而高氧处理后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各氧处理均减少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素(IAA)含量,中氧和高氧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高氧处理显著增加根系一氧化氮(NO)含量,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供试品种总根和细根(d2)的各形态指标(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均与根系有机酸分泌量、呼吸强度、NO含量正相关,与生长素(IAA)含量负相关。【结论】适当增氧(中氧)处理增加水稻幼苗根系呼吸强度和有机酸分泌量,根系生理活性增强;增加细根(直径为0~1.50 mm)的根长、吸收面积的占比,优化其根系形态结构。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改变根际氧环境调控分蘖期水稻根系微形态结构,增强根系功能。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对胡椒叶片生理生化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椒主栽品种热引 1 号胡椒(Piper nigrum c.v. Reyin-1)和野生近缘种石南藤(Piper wallichii)为材料,经过 4 ℃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其在胁迫条件下植株的伤害情况、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石南藤比热引 1 号胡椒具有明显的耐寒表型,胡椒叶片厚度变化与叶片受害程度相一致;胁迫 72 h时,热引 1 号胡椒保护酶系统被破坏,石南藤则仍然表现活跃;热引 1 号胡椒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升降趋势,石南藤则维持上升;胡椒的丙二醛和脯胺酸含量与其抗寒性呈现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石南藤为抗寒性种质,其抗寒性比热引 1 号胡椒强,为开展胡椒抗寒育种和胡椒抗寒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Mahonia napaulensis DC. (local name—Taming) family Berberidaceae, produces natural dye from its stem which has been used for dyeing textiles by the Apatanis (a tribe of Arunachal Pradesh) since ancient times. Sonicator dyeing with Mahonia napaulensis showed marked improvement in dye uptake. It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with metal mordant (2%, w/w with respect to the fabric) improved substantially the fastness properties for dyed cotton, silk fabrics and wool yarn. Five fractions were isolated from column chromatography of the stem extract of Mahonia.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identify these fractions by matching the spectral data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from a well-known isoquinoline alkaloid family.  相似文献   

16.
在6个密度下研究沈爆3号的冠层结构、生理特征、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沈爆3号适合高密度种植且适应密度范围较大,密度在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比5.25万、6.00万、6.75万、7.50万、9.00万株/hm2增产21.96%、22.75%、11.50%、10.64%、7.92%,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密度下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粒重、秃尖变化较小,单株产量维持较高水平。在9.00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叶面积指数(6.55),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较长的持续时间。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的速度较快,但密度在6.75万~9.00万株/hm2差异不大,高密度下仍可维持较高水平。不同密度之间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存在微小差异,较低密度下最高叶绿素含量的出现时间较迟,而高密度下较早。增加密度使净光合速率下降,但较低密度下增密时下降幅度较大,3个高密度间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闭箱法结合快速在线检测系统,研究了光 氮对分蘖期水稻叶际NOx(NO、 NO2 )交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在叶际NOx(NO、 NO2 )交换过程中,试验用水稻品种有显著NO净挥发和NO2净吸收效应; 在严密控光和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水稻NO净挥发速率分别为2.48和2.84 μg/(桶·h),NO2 净吸收速率分别为0.116和0.175 μg/(桶·h),且在环境空气NO浓度为200 μg/m3 条件下也能挥发NO。 2)更换营养液后观测期(5 d)水稻NO挥发速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供N 0~80 mg/L范围内提高供氮水平总体上增强了水稻NO挥发,但短期内(7 d)脱氮、缺氮(供N 10 mg/L)无明显抑制水稻NO挥发的作用;同期适度提高供氮浓度(供N 0~ 60 mg/L)增强了水稻NO2 吸收,但供氮6 d后外源氮源对水稻叶际NOx(NO、NO2 )交换的调控作用明显下降;3)更换营养液后短期内(1~2 d)控光处理下 6:00-10:00弱光和10:00-14:00 强光有刺激水稻NOx(NO、NO2 )挥发的作用,但14:00-18:00持续强光明显抑制了水稻NOx挥发;在更换营养液2 d后,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强水稻NO2吸收,但光强变化对水稻NO2吸收调控作用不明显,晚上暗处理有同步抑制水稻NO挥发和NO2吸收效应;4)与基本不置换培养箱空气处理相比,置换培养箱空气同步增强了水稻NO挥发和NO2吸收。  相似文献   

18.
2011年西藏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2011年对采自西藏地区的13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复杂,小种类型丰富;共监测到26个小种(类型),分别是CYR17、CYR18、CYR19、CYR20、CYR26、Lov10-2、Lov10-3、Lov10-14、Lov10-15、Lov13-4、CYR31、CYR32、HY-6、HY-13、CYR33、Su11-1、Su11-2、Su11-3、Su11-4、Su11-5、Su11-6、Su11-8、Su11-10、Su11-25、Su11-35、Su11-45。其中,CYR32频率最高,达到31.54%;其次为CYR33,频率为28.46%;跟随其后的Su11-1和Su11-4频率均为6.15%。这4个小种为西藏地区优势小种,是当前西藏地区抗条锈病育种的主要考虑对象。其他小种(类型)频率均低于5%。毒力频率分析表明,Yr1、Yr3、Yr6、Yr9、YrA等抗性基因在西藏地区已经失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构成以及变化动态,利用中国鉴别寄主对2015年采自湖北省6个地(市)的102份条锈病标样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鉴定到已知条锈菌小种(类型)19个,其中CYR33和CYR32是湖北省的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居第一位(40.2%)和第二位(17.65%),其他小种(类型)以水源11类群、Hybrid 46类群以及贵农22类群为主,首次从湖北省标样中监测到贵农22菌系,其出现频率为17.64%.群体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条锈病标样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 0.1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1,表明湖北省小麦条锈菌毒性多样性比较丰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95~0.99,相似系数较高,遗传距离较小,群体之间交流广泛,并且毒性遗传结构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CaCl对盐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Cl2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mol/L )CaCl2对盐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L.)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 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单株干重、单株鲜重和展开叶片数等,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白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表明适宜浓度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