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研究了铁观音茶树不同叶位和施氮量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3位叶,第5、6位叶和隔年老叶的叶绿素含量随叶片生长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百芽重、芽头密度和茶青产量随之增加,叶绿素含量也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促使槟榔(Areca catechu)叶片早脱落,槟榔提前开花的方法,以七年生海南本地槟榔为试验对象,对槟榔最下面3片大叶进行纵向不同程度剪叶,研究其对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内含物的影响,以此了解剪叶对槟榔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处理对槟榔生长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剪叶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对照组中即自然状态下叶片含水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纵向剪叶可使叶片含水量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剪叶对最下面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明显,剪叶程度越大越明显,但对于整体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剪叶后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淀粉含量先降再升再降再升;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泡桐叶片的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从水势和水量两个角度,在正常水分状况下,对泡桐叶片的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序列叶片绝对含水量(Wd)呈抛物线变化,即嫩叶>老叶>成熟叶,叶片间相对含水量(Wr)无差别.在叶片的吸水过程中,成熟叶和老叶具有明显的稳定期,嫩叶却不明显,吸水速率为成熟叶>老叶>嫩叶.从开始浸泡至拐点的时间嫩叶为3h54min,成熟叶3h42min,老叶3h48min.在失水过程中,老叶和成熟叶之间无差别,嫩叶的失水速度却明显快于成熟叶和老叶,但到达拐点的时间最短为成熟叶(3h24min),嫩叶和老叶无差别(3h34min,3h33min).泡桐序列叶片水势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成熟的功能叶片处有明显的拐点,其后叶水势较为稳定.泡桐成熟叶片的水势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别在9:00左右和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日变幅约0.8MPa.叶水势与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均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Rd=0.95,Rr=0.96).在水分亏缺情况下,水势指标比含水量指标更敏感,更易于准确反映叶片水分亏缺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施氮条件下烤烟品种云烟87不同叶位碳氮积累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探索氮肥运筹对烤烟不同叶位碳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总氮含量随叶位降低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B处理在低叶位总氮含量显著高于A处理,而高叶位则相反。A、B处理叶位1至叶位7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叶位,在叶位8至叶位16之间碳含量随着叶位降低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A、B处理碳氮比以中部叶位最高,其次为下部叶位,上部叶位最低;上部叶A、B处理的碳氮比随叶位降低而显著升高,中部叶之间差异不大,下部叶位则随着叶位降低而降低;B处理上部叶位及靠近上二棚中部叶位碳氮比显著高于A处理,下部叶位及靠近下部叶中部叶变化则与之相反。由此可见,B处理各个叶位总氮、总碳和碳氮比A处理更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辣木老叶、成叶、嫩叶中5种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的含量,了解辣木叶作为蔬菜食品的安全性,采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了辣木老叶、成叶、嫩叶中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检测结果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辣木叶片中重金属元素As、Hg、 Pb、 Cd、 Cr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值,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含量总体呈现成叶老叶嫩叶的趋势,老叶、成叶、嫩叶之间重金属元素Hg、 Pb、 Cd、 Cr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论:辣木叶重金属污染小,安全性高,能够作为一种生态、无公害的优质绿色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6.
烤烟不同叶位烤后烟叶主要矿质营养含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邵武地区大田栽培的烤烟各个叶位烤后烟叶的N、P、K、Ca、Mg、Zn、Fe、Mn 、Cu、B和Na的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个叶位的N素的含量变化较大.钾含量随着叶位上升,呈下降趋势;钙含量从第1到第14叶位逐渐降低,之后缓慢上升;锌和磷含量分布相同,分为两个不同的叶组,第1到第11叶位随叶位上升逐渐上升,第二个是12到21叶位;烟叶中镁和钙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第13和15叶位铜含量随着叶位的上升呈上升趋势;铁含量随着叶位上升有下降趋势,但第5、17和21叶位显著高于相邻叶位.硼、锰和钠的含量随着叶位的上升先逐渐下降,然后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同时对几种矿质营养积累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1~5叶位叶片为材料,通过检测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特性,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与第1,2位叶比,第4,5位叶具有更高的Fv/ Fm和ETo/RC,即第4,5位叶具有更强的光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设施栽培中限根对沪油018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干重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限根幼树在秋季枝条停长后,不同限根处理第1~8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相同叶位处理TR2各个叶位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和TR1,CK仅在第1、8叶位较TR1高,而其它叶位均低于TR1。(2)测定盛花后19~262d树冠外围枝中部完全展开功能叶的叶绿素变化动态,结果不同限根处理Chla、总叶绿素含量与Chl(a/b)的变化均表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限根对Chlb的季节变化进程的影响差异明显。(3)不同限根处理下比叶重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但总的呈上升趋势。叶片干重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总的呈下降趋势,不同限根处理间的变化动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741杨抗虫性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离体的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叶位的叶片在室内群体饲养杨扇舟蛾幼虫,定期观察其死亡和蜕皮情况.其结果表明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对杨扇舟蛾幼虫有良好的抗性,并呈现一定的规律,老叶和嫩叶的抗虫性要高于介于二者之间叶片的抗虫性;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杀作用不同,对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取食嫩叶和老叶幼虫的死亡率高于取食中间叶片幼虫的死亡率;低龄幼虫的死亡率最高,随着虫龄的增加幼虫的死亡率降低;幼虫的龄期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材料,测定不同叶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研究缺镁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合成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叶位的升高,低镁组和无镁组秋梢叶片(老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Fυ/Fm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春梢叶片(新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F,/Fm差异不显著;随着缺镁胁迫程度的增大,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Fυ/Fm、光响应能力(△Fυ/ Fm、qP和rETR)均呈降低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qN)呈升高趋势,低镁组老叶、新叶及无镁组新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无镁组老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表明,缺镁胁迫严重时不仅会导致纽荷尔脐橙老叶光合能力降低,也会导致其新叶光合能力降低;短期缺镁胁迫对老叶光合能力的影响显著大于新叶,而且这种差异随着缺镁程度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因此,在夏季高光照条件下缺镁纽荷尔脐橙老叶易发生光抑制,缺镁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光伤害,导致叶片早衰.  相似文献   

11.
从江西乐安县"中国第一古樟林"、安福县古樟群落和南昌县黄马香樟基地选7株不同树龄的香樟,取不同叶位高度的新叶和老叶,以及8个不同组织,即种皮、茎干树皮、枝条树皮、老叶、嫩叶、叶芽、花芽和花。利用6条先导引物和1条反向引物进行端粒酶扩展引物的筛选,其中TS21和RP引物的扩展效果最好。对所取样品用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端粒酶活性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叶位高度叶片的端粒酶活性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新叶端粒酶活性高于老叶;叶芽和花芽中端粒酶活性较高,说明分化能力较强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玉米幼苗不同叶位花环结构及叶绿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玉米幼苗叶片第1-5叶位叶片为材料,观察其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确定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碳同化途径.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第1-5叶住叶片都具有典型C<,4>植物的花环结构,第3-5叶发育更好,其维管束鞘细胞(BSC)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随着叶位的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不同叶位叶绿素a/b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3.
沙棘是我国北方矿区植被恢复重建采用的主要树种之一。沙棘果实含水量是果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片含水量又影响沙棘的光合生长。因此,对沙棘果叶含水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煤矿复垦区沙棘不同林龄与叶位对果叶含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沙棘果叶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5 a林龄为其变化拐点;果实含水量变化趋势与叶片含水量相反,呈显著负相关。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但降低趋势不明显;林龄为6 a的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最高;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显著降低的趋势;5 a林龄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最大。2)低林龄和高林龄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中林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大果沙棘的果实含水量均>中国沙棘。3)不同叶位沙棘叶片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方位对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且阳面叶片含水量较阴面高;叶片分布部位对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且上部叶片含水量显著>中下部。同一方位,中国沙棘在上部东南方向叶片含水量显著<大果沙棘,而在下部东南方向则显著>大果沙棘;阴面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阳面反之。  相似文献   

14.
在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同一栽培条件下,对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位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含量P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B、Cl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S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P、S、Cl、B含量不存在相关性.(2)不同叶位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含量K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Ca、Mg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Cu、Mn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大,Zn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K含量呈极显著强负相关,;与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含量不存在相关性.(3)不同叶位叶片的有机成分含量总糖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总氮的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烟碱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有机成分总氮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与总糖、烟碱含量不存在相关性;与氮碱比、糖碱比(烟叶品质指数)均呈极显著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有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和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测定趋势如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果穗叶高于其他叶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呈下相关,不同叶位叶龄大小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关系,基部叶片充分展开后二者均高。随着叶龄增大而下降:中部和上部叶片充分展开后,随叶龄增大二者增强,至灌浆、乳熟期二值达到最高,以后随着叶龄衰老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台农一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cv.Tainong No.1)盆栽苗离体叶片为试材,研究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和保护响应。结果表明: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经增强UV-B辐射处理后,幼叶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急剧升高,叶绿素a/b值急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发生不稳定地升降变化;而老叶的这4个指标则变化较为缓慢;成年叶表现居中。不同叶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变化,幼叶对增强UV-B辐射处理最敏感,老叶则不敏感,成年叶居中。幼叶的SOD和POD活性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而老叶的维生素C、还原型GSH、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却在增强UV-B辐射处理全程表现增强,且幼叶均表现最低,老叶除后期类黄酮含量降低外均表现最高,成年叶居中。叶片CAT活性在中后期例外地表现为按照老叶、幼叶和成年叶递增。总体上,增强UV-B辐射处理下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与其保护能力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九龙袍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叶位(1~6叶)的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鲜叶生化成分等差异,旨在明确九龙袍品种的光合特性与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下降;胞间CO2浓度随叶位变化规律不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从嫩叶到成熟叶片含量逐渐增加;RuBP羧化酶、POD酶活力从嫩叶...  相似文献   

18.
对3种类型红檵木的幼叶与老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及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并进行了嫩叶红红檵木品种的花和幼叶红色素的硅胶G薄层层析(TLC)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以嫩叶红红檵木幼叶为最高,达1.02%;3类品种之间的总黄酮含量排序是:嫩叶红幼叶>透骨红幼叶>双面红幼叶,嫩叶红老叶>双面红老叶>透骨红老叶。TLC分析结果表明:嫩叶红幼叶与花的红色素含有相同的颜色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田间密植群体植株相互遮阴对高粱(Sorghum bicolor)光合色素的影响。[方法]通过排除根系竞争,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光环境、叶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结果]升高种植密度降低了群体内的光强,但叶绿素含量增加;密植群体冠层叶位的叶绿素含量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但低密度群体下降;相比高密度群体,中密度群体下层叶位的持绿期与功能期延长,而低密度群体下层叶位的衰老脱落加快。[结论]在排除田间高粱根系竞争的前提下,提高种植密度导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并且随冠层叶位的升高而递增;增加种植密度在改变高粱叶片持绿期的同时,也促使单株发生了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一品红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品红"旗帜"为试材,研究了2个不同时期、3种叶龄施用4种不同量的氮、磷、钾肥时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短日照处理前施用标准量的氮、磷、钾肥叶绿素含量最高,但是到短日处理后倍量施用氮、磷、钾肥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在对嫩叶、壮叶、老叶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中,发现倍量施肥3种叶龄叶绿素含量均为最高。叶绿素含量按不同叶龄从高到低排序为:老叶>壮叶>嫩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