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及生猪的频繁流通,猪病的发生与流行更加广泛,其中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要注意与猪的其他繁殖障碍性疾病相区别,如猪的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猪布氏杆菌病、猪瘟等。  相似文献   

2.
猪的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主要的病毒性繁殖障碍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疫病有单一感染某种病毒致病,也有混合感染多种病毒致病.但这些疫病一旦在规模化猪场暴发,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综述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以期为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该类疫病的发生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猪场繁殖猪群感染PPV和JEV后的繁殖性能指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驰  周淑兰 《养猪》1998,(1):38-39
猪群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原因素很多,主要有猪细小病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呼吸道-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布氏杆菌,衣原体。但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和危害最严重的是PPV和JEV两种,并且二者常以混合感...  相似文献   

4.
不同因素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传染性因素的防治措施 1.1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综合征防治措施 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PPV)猪脑心肌炎病毒、繁殖障碍性猪瘟等。虽然这些病毒在理化特性和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黔西县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动态,制定科学防治对策,降低此类疫病给规模养猪业带来的风险,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2日 —2009年1月15日对我县3个规模化猪场的90头猪进行了猪瘟(HC)、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乙型脑炎、弓形体、猪支原体肺炎(Mhyo)、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的血清学检测。现将血清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1996~2000年所进行的主要病毒性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为依据,阐述了当前严重影响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病,即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的流行现状和新特点,分析了这些病毒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对策,展望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发展趋势。此外,简要介绍了猪环状病毒病这一新病。  相似文献   

7.
影响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障碍是由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是以母猪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大及木乃伊胎和产弱仔,以及初生仔猪在短期内大批死亡为主要症状。该病在我省各地时有发生的主要疫病之一,发病较多,其中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等是主要感染病源。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引起猪群繁殖障碍的疫病因素,进行了繁殖猪群的乙型脑炎(JEV)、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布鲁氏菌病和猪瘟(HCV)免疫抗体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当地猪群的繁殖障碍至少与乙型脑炎(JEV)、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引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飞速发展,集约化养猪场越来越多,但集约化养猪始终摆脱不了养猪成本较高、效益较差的困境,究其原因虽然较多,但母猪繁殖障碍频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母猪繁殖障碍又称繁殖障碍综合征。其特征为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弱仔、不孕等。当前国内研究充分证明,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有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乙型脑炎、猪瘟、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等。为了弄清宁夏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为以后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的养猪规模逐渐扩大,由传统的散养逐渐过渡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但是,由于饲养头数多、密度大,疫病的种类也迅速增多,其中引起种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制约农村养猪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猪繁殖障碍性疾病除造成种猪繁殖性能下降外,还使治疗费用增加,生猪死亡率上升。所以,农村养猪场要加强防治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据统计,我国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常见的病毒有猪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瘟病毒等。此外,某些细菌、真菌毒素、寄生虫、衣…  相似文献   

11.
华东部分省市PRRS和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猪繁殖障碍是目前危害养猪业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很多,包括猪瘟、猪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伪狂犬病(PR)、布氏杆菌病及新发现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等多种病原感染。虽然目前已有多种疫苗用于免疫预防,但该类疾病仍时有发生,尤其近两年,该类疾病在华东部分省市引起了暴发流行,并分离到PRRS和PR病毒[1,2]。但其在患病猪群中的分布及危害程度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其血清流行病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样品 分别采自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有繁殖障碍猪群,包…  相似文献   

12.
本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母猪于不同怀孕期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或复情,俗称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该病病因复杂,根据现有资料报道有: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肠道病毒、钩端螺旋体、衣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和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的流行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萍 《养猪》2006,(4):45-48
近年来,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类疾病严重危害我国的养猪业,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病毒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日本脑炎病毒、呼肠病毒、腺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巨细胞病毒等。在我国广泛流行和危害严重的主要是PRRSV、PPV、PRV、PCV2、CSFV。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引起母猪繁殖机能障碍,表现为不孕,妊娠母猪出现早产、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初生仔猪、断奶仔猪、育成猪大批死亡,或者发热、咳嗽、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4.
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的繁殖障碍是临床表现为母猪返情、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以及仔猪存活率低等一类疾病的统称[1]。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它已成为规模化猪场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类重要疫病。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生理性、营养性和饲养管理的因素外,由疾病引起的猪繁殖障碍越来越突出,其中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猪瘟、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流感等。为了摸清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疾病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流行情况,对本实验室收集的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由各地送检的3 1…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当疾病发生后只能依靠疫苗的紧急接种和加强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来平息疫情或降低经济损失。因此,了解、熟悉病毒性疫病的流行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近几年来对猪病开展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养猪业出现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病,即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疫病的病原特性、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性防治策略,希望引起人们对这些病的警惕。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 1991 年以来对湖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 12 个市(县)和国营农场共21 个集约化养猪场的2478 胎妊娠母猪, 进行了猪细小病毒流行的调查研究。其发生繁殖障碍综合征的 1071 胎,占 439% 。在 2478 胎中,共产仔 27799 头;共死仔 6680 头,占产仔总数的 24% 。在 1071 胎中,共抽样 407 头份血清进行猪细小病毒( P P V)、衣原体( Cp)、布氏杆菌( Br)及乙型脑炎病毒( J E V)的血清学检查。其中,猪细小病毒( P P V)抗体阳性反应高达848% 。研究结果表明我省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猪细小病毒感染。至今,我们没发现布氏杆菌病。对此,笔者建议湖北省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防制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对象从布氏杆菌病转移到猪细小 病毒病。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并建立猪群中定期血清抗体监测制度。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防疫系统工程(即科学的、立体的及全方位的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国际已公认的有非典型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猪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猪衣原体病等。2 0 0 1年 2月 ,博白县某规模猪场的繁殖母猪发生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经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猪伪狂犬病、蓝耳病、非典型猪瘟和乙型脑炎混合感染 ,经采取一系列相应的防制措施后控制了疫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场建场近 6年 ,现有生产母猪 2 80多头 ,种公猪 1 5头。近 2年来 ,种公猪全部是从外地引进 ,母猪全部自繁。 2 0 0 0年 1 0月以前个别母猪曾发…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楚海南省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情况,笔者2003-2004年对全省17个猪场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Ⅱ型圆环病毒病(PCVⅡ)、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乙型脑炎(JB)等病进行了采样检测,为规范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疫苗免疫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9.0%(156/226);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9%(175/219)、87.2%(191/219)和74.8%(217/29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58.8%(67/114),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达61.5%(150/24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6.7%(98/147)。结果表明,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中,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较好;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效果较差,并与猪圆环病毒病困扰某些猪场。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集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 3个不同地区未经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及猪乙型脑炎 4种病毒疫苗免疫的后备母猪、有流产史的经产母猪及种公猪血清样品 10 0 0份 ,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样品的上述 4种病毒抗体。结果表明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阳性率 0 83 % ,而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达 30 %~ 80 %。在经产母猪群中有 85 8%发生不同程度混合感染 ,主要是以猪细小病毒与猪乙型脑炎病毒混合感染为主。疫苗免疫试验验证了血清学调查结果。种公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