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年,我国的池塘水产养殖密度日益增大,甚至超过池塘本身的容纳能力,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成品品质下降,已经不符合绿色健康生态养殖的发展需求。池塘养殖密度过大,养殖饵料投喂增多,相应造成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增多。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饲料中,有5%~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养殖鱼类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而且养殖池塘的尾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基于.NET Framework技术作为开发环境,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一套池塘养殖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硬件架构由水质监测与管理系统、自动投饵系统和投喂决策系统组成。根据测量的水温、溶氧量和酸碱度等信息,结合鱼类生长需要形成合理的投喂量和最佳的投喂时间,实现池塘养殖数字化管理。应用试验表明,系统能够对养殖水体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达到精准投喂,系统平均降低饲料系数20%,提高摄食量1.5~2.0倍。  相似文献   

3.
正高密度、集约化的池塘养殖,容易造成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形成恶性积累;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等投入养殖水体,使水体造成污染,影响鱼类正常生长,造成鱼病暴发。集约化的池塘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0%,饲料质量的好坏,投喂技术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养殖经济效益。所以,通过科学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健康养殖的主要条件。1严把饲料质量鱼用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养殖户选择配合饲料时应该全面了解性价比和安全性,饲料中必须能完全满足饲养对象的生长需求,而且绝对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主养草鱼池塘主要生源要素的营养循环过程与能量转化效率,本实验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与C/N分析技术,研究两种不同投喂营养源(苏丹草、人工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C-N营养转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投喂营养源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投喂苏丹草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群落增长。在投喂苏丹草的池塘,绝大部分苏丹草的能量被草鱼、团头鲂所利用(84%),而鲢、鳙利用较少(6.8%)。苏丹草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物(POM)贡献了7.4%的能量。在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70.9%的人工饲料能量被草鱼和团头鲂利用。由于人工饲料的颗粒性特征,有少量饲料形成的碎屑被鳙利用(5.1%),另有8.1%和12%的能量分别贡献于POM和沉积物。研究表明,两种饲料源的营养元素首先被草食性鱼类利用,其次通过水体中浮游生物以及残饵、鱼类粪便传递给滤食性鱼类,最后归于沉积物。与人工饲料相比,苏丹草的营养元素更多被鱼类利用,较少浪费于沉积物中,其传递到沉积物的过程较慢。鱼类的能量转化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苏丹草池塘的鱼类能量转化效率要高于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  相似文献   

5.
<正> 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占80%),配养其他鱼类(占20%),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显著地提高养鱼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保持淡水白鲳的自然风味,现简要介绍这一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恒章 《科学养鱼》2006,(10):65-65
随着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传统吃食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鲂鱼等)的养殖。发生了养殖方式的大转变,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模式改用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有些养殖户养殖效果比较好,经济效益可观,有些养殖广则效柴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因素。其一是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其二就是饲料。本文就池塘养殖如何投喂配合饲料,作了技术小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8.
进行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养殖试验,养殖面积5336 m2,日常投喂以粗蛋白为46%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为主,偶尔搭配南瓜、玉米等蔬菜,每日投喂2次.经过6个月的养殖,分批捕捞销售.试验结果:澳洲淡水龙虾平均产量为235 kg/667 m2,平均销售规格为80 g,成活率76.4%,饲料系数1.06,净利润为1.13万元/6...  相似文献   

9.
吕红  张凯 《重庆水产》2005,(2):14-18
本文介绍了在池塘中使用浮性膨化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鲴、虹鳟鱼、鲫鱼、胭脂鱼、南美白对虾的试验。结果表明,与投喂传统颗粒饲料相比,使用膨化饲料养殖时鱼类的生长指标和生产效益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黄河故道区,选用相邻且面积相同2口池塘,分别投喂营养成分完全相同饲料,试验组投喂饲料添加了鱼用添加剂,进行池塘养殖草鱼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池塘草鱼成活率较对照塘高出7%,饲料系数较对照塘降低10%,鱼增重率较对照塘提高6.4%,同时,套养寡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试验塘水质状况和水环境明显优于对照塘。  相似文献   

11.
董勇 《内陆水产》1998,23(10):19-20
传统的淡水养殖是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吃食性与滤食性鱼类混放在同一水体中饲养,其管理的重点在于力求单位面积的高产量。此种饲养模式的缺点是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比例偏大,投喂的饲料主要是菜饼、麸皮、稻谷等原态饲料,营养单一,利用率低,易污染水质,不利于鱼类良好生长,易暴发鱼病。鲤鱼89:20成鱼池塘高产养殖模式,由于采用颗粒饲料投喂,克服了传统放养模式的缺点,具有鱼体生长显著加快,有利于抢占市场,饵料系数低,产量高(每667m2产量可达1-2t),效益好等优点。现将这种模式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1.1…  相似文献   

12.
半滑舌鳎室内水泥池和池塘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现有的工厂化养殖设施养成半滑舌鳎,以不投喂人工饲料的室外池塘养殖作为对照,评估一种自制沉性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在9个月的养殖期内,初始平均体重为37.2g的半滑舌鳎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平均体重达到566.4g,成活率95.5%,而室外池塘中不投饵的自然条件下养殖,平均体重仅为464.6g。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主养团头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团头鲂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1995年我们在杭州近郊玉皇渔场进行了池塘主养试验。在一只5467平方米(8.2亩)的池塘内,通过投喂团头鲂专用全价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经182天的投饲养殖,获平均规格为0.41公斤的团头鲂,每0.0667公顷(亩)产395公斤、获纯利润3031.31元,饲料系数达到1.8,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春季,随着池塘水温的回升,养殖鱼类开始恢复摄食并进入生长发育时期,此时应尽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早投放鱼种、早投喂饲料,尽量延长养殖鱼类生长时间,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渔业经济研究》2005,(5):46-47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泥鳅成鱼的健康养殖,包括苗种选择、饲料投喂、水质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塘养殖、土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套养、流水养殖、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下面介绍水泥池塘的健康养鳅技术。  相似文献   

17.
郭敏莉 《科学养鱼》1997,(11):17-17
成虾养殖的中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投饵、施肥、水质调控以及日常管理。一、饲料与投喂进人七月以后,随着虾个体增长、摄食量不断增加,饲料投喂一定要跟上,不能再依靠天然饵料生物。1.饲料罗氏沼虾的饲料主要有颗粒饲料、杂鱼、蚯蚓及其他动物碎肉等。养殖前期以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5%~40%,随虾体增大不断降低。原料有鱼粉、饼类、添加剂和15%左右的面粉(作粘合剂),如自己加工饲料,可用鲜杂鱼代替鱼粉。八月份以后要加大动物性饵料比重。2.投喂日投喂三次,即6:00、16:00、2…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水产养殖的主流是高密度池塘主养鲤鱼,并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在高密度池塘主养鲤鱼生产中,饲料投资要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所以池塘高密度养鲤鱼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优劣和投饲技术的高低。除此以外,还必须有其他几个条件做保证,如池塘的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几年来我市不断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以此增加渔民收入,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2011年我们首次在我市鱼种场进行了池塘丁鱼岁成鱼养殖试验并获得了成功。该品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上钩率颇高,又为垂钓提供了良好的品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用于试验的池塘一口,面积12亩,池塘平均水深2.5米,长方形,东西走向,土质壤土,不渗漏。1.2水源条件池塘注排水方便,水源为穆棱河河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充足。1.3饲料条件丁鱼岁是一种杂食性鱼类,试验投喂的饲料是该场自己配制加工的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5-38%,能够满足鱼类正常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20.
鲍传和 《淡水渔业》1998,28(2):23-24
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改变放养结构、改进养殖方法、快速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安徽省内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已开始实施这一养殖,养殖的产量、效益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本文就1997年在安徽省内几家渔场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