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力化高效饲养是现代柞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秋柞蚕生产中常用的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需要将5龄幼虫集中移入窝茧场,为减轻5龄期集中移蚕的劳动强度,研究建立了一种省工省力的放养新方法,即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通过对秋柞蚕不同龄期食叶量的测算,确定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所需窝茧场的面积占全龄用柞园面积的70%~75%较为合理;测算2种放养方法窝茧期蚕体质量相差接近7倍,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比5龄期幼虫集中窝茧节省移蚕用工量近40%。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与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比较,收蚁结茧率和单蛾产茧量均略有提高,说明采用这种新的放养方法对柞蚕生命力无不良影响。采用一移四龄窝茧方式放养秋柞蚕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适用于秋蚕期柞园捕食性害虫发生量较小的年份。  相似文献   

2.
河南柞蚕在秋制种过程中,采用40w的荧光灯,光照距离为75cm,蛹茧茧柄朝上用蚕匾排放,集中照射蛹脑部分,每昼夜连续感光17 h,羽化率可达40%以上,基本解决了河南"一化二放"秋蚕放养蚕种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州市菱湖区地处湖州市东南 ,农业生产格局为粮、桑、渔“三三制” ,全区共有桑地4396hm2,是湖州市蚕茧的重点产区之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秋期采用三秋饲养布局 ,即早秋蚕8月初发种 ,8月下旬上蔟 ;中秋蚕在9月初发种 ,9月底至10月初上蔟 ;晚秋蚕在9月下旬看叶适当饲养。应该说 ,三秋布局有较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历史上为我区蚕业生产的发展和辉煌作出过巨大贡献。1989年和1992年全区秋蚕饲养总量分别为12.65万张和12.37万张 ,秋茧产量达到3935.5t和4057.6t,达到了我区历史上秋蚕和全…  相似文献   

4.
柞蚕密破稀窝放养法有利于增产增收和降低劳动强度,适合秋柞蚕丝茧生产,关键要做好蚕场规划,掌握好剪移窝茧技术,严防鸟虫害。  相似文献   

5.
湖州市菱湖区地处湖州市东南,农业生产格局为粮、桑、渔“三三制”,全区共有桑地4396hm2,是湖州市蚕茧的重点产区之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秋期采用三秋饲养布局,即早秋蚕8月初发种,8月下旬上蔟;中秋蚕在9月初发种,9月底至10月初上蔟;晚秋蚕在9月下旬看叶适当饲养.应该说,三秋布局有较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历史上为我区蚕业生产的发展和辉煌作出过巨大贡献.1989年和1992年全区秋蚕饲养总量分别为12.65万张和12.37万张,秋茧产量达到3935.5t和4057.6t,达到了我区历史上秋蚕和全年生产的鼎盛时期.但进入90年代中后期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上农户蚕业经营规模偏小,三秋布局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导致秋期饲养蚕种大量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为此,我区于1997年,在市站的指导和区、乡镇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认真听取广大蚕农意见的基础上,经全区业务技术干部反复调查和充分商讨,大胆进行秋蚕布局调整,改三秋为早中秋(8月中旬)、迟中秋(9月中旬)的两秋布局.  相似文献   

6.
<正> 八十年代在我省蚕桑生产上推行“春种秋养”技术措施,由于这项技术关系到蚕农的收益和原料茧的质量,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目。过去已有多篇文章论及,这次从几个实验调查情况,也谈谈这个问题。回顾“春种秋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七十年代新蚕品种农村鉴定过程中的产物。七十年代,在秋期鉴定春用新蚕品种时,生产和技术条件较好的鉴定蚕户也能获得好收成。其收益显著高于同期饲养的秋用品种。因而,秋天饲养春用品种受到蚕农的欢迎,根据不完全统计,我省1980年秋期饲养春用品种4万张,占同期总发种量的5%,1981年稍下降,1982~1983年回升,占同期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肠道病在秋期原蚕饲养中经常发生,它造成蚕儿死亡,产茧量低下,并导致死笼率提高,出现克蚁单产低、公斤茧制种低的现象,对蚕种生产威胁较大.我们近几年来对绍兴蚕种场秋期饲育原蚕过程中发生的细菌性肠道病所造成的损失感触较深,加深了对细菌性肠道病发生原因的认识,取得了预防细菌性肠道病发生的有益经验,提高了我场在秋期蚕种繁育过程中防治本病的水平,秋期蚕种生产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成绩.一、细菌性肠道病发生的原因细菌性肠道病的发生是由于受不良环境的影响,造成蚕儿体质虚弱,代谢机能下降,生理机能失调,胃液杀菌力减弱,细菌在肠道内大量滋长繁殖,使蚕出现病变.秋期饲育  相似文献   

8.
<正>在蚕种生产中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场聚龙原蚕点,从1985年至1990年连续6个春秋都是饲养的苏5、苏6品种,春期公斤茧制种量一般都在5张以上,秋期在4张以上。克蚁单产春期达到20张左右,秋期15张左右,在苏南地区称得上是优质高产。总结聚龙原蚕点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张金山 《北方蚕业》2003,24(3):31-33
我国二化柞蚕区包括辽宁省和山东省、吉林省部分蚕区,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二化柞蚕区由于年放两季柞蚕,放春蚕是为秋蚕生产种茧,放秋蚕才用于生产原料茧.所以,利用杂交种放秋蚕是使原料茧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杨瑞生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4):91-94
柞树芽叶害虫依据危害时期可分为春季害虫和秋季害虫二大类,春期害虫主要集中在早春危害冬芽芽苞、嫩芽、嫩叶以及嫩梢生长点,秋期害虫的发生与秋蚕放养时期基本一致,与秋柞蚕争食或污染柞树叶片。柞树芽叶害虫的危害,不仅降低了柞树叶片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柞蚕生产;同时还影响柞树的长势,不利于柞树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秋柞蚕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柞蚕放养是指二化性地区秋季放养第2次柞蚕或早秋柞蚕。春季饲养的柞蚕于6月中旬营茧、化蛹及羽化制种后.所产的卵在22℃温度下经10d左右的保护便继续孵化。秋柞蚕放养的目的是生产缫丝原料茧(丝茧)及食用茧,繁种单位还要为明年春柞蚕生产繁育一定数量的种茧。  相似文献   

12.
淳安县是浙江省八个重点蚕区之一,秋蚕生产在全年的蚕桑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纵观全县17年(1980~1996)的生产实绩,秋蚕饲养量占全年总量的52.5%,蚕茧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5.6%,种茧比数相差6.9个百分点,春蚕平均张产茧为38.6公斤,均比早、中、晚秋蚕高出10公斤以上.可见养好秋蚕,提高秋蚕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农的经济效益和蚕桑生产的发展与稳定.在茧丝绸市场不够景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时期,我们认为改革原有的秋蚕布局,是目前养好秋蚕、提高蚕桑生产比较效益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茧丝  相似文献   

13.
秋期饲养华十原蚕,经常会有发现壮蚕期的小蚕小熟蚕和小茧等现象。当数量不多时,就不加注意地放过去了。有些人认为华十系统中混有多化性血统,因而看到小蚕小茧出现时,当作品  相似文献   

14.
秋蚕生产,占全省产茧量的40—50%,养好秋蚕,对完成全年产茧任务具有决定性保证。但由于秋季气候环境恶变,桑叶叶质,营养不如春季良好,特别是前期高温干燥,后期低温绵雨多湿,有碍蚕的生理和生长发育,将导致爆发蚕病,影响秋蚕生产。望蚕区各地紧密配合当地气象台(站)精细安排好秋蚕生产,战胜不良气候环境,搞好桑树夏秋肥培管理,提高秋叶产、质量,采取科学养蚕措施,千方百计养好秋蚕,夺取秋茧优质高产。现将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对《四川盆地秋季低温绵雨的气候分析》资料转载于后,供蚕区各地在秋蚕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萍萍 《江苏蚕业》2002,24(1):25-27
近几年来,中、晚秋蚕上山不结茧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一些蚕农放弃饲养中、晚秋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本人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就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作了初步探讨。1 慢性农药中毒造成不结茧现象及其预防措施1.1 农田治虫污染 自1995年秋茧茧价下跌后,毁桑改种粮食现象在我市较为突出。造成原来成方连片的桑园变得残缺不全,插花零星田块增多,势必出现粮田用药与蚕桑生产的矛盾。特别是秋期农业部门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三化螟的危害,一般都采用高效、长效的“杀虫霜”之类家蚕极为敏感的农药,而且用药高峰…  相似文献   

16.
家蚕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农科5号"在湖州农村经过2017年秋期与2018年春期试验饲养,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相比,具有发育整齐、食桑旺盛、蚕体强健、特别是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较强、蚕体与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成绩特别是净度好,适宜在湖州地区饲养。但要注意适时上蔟及相对降低上蔟密度。  相似文献   

17.
秋蚕比较难养,单产不及春蚕,究其原因,其一是秋叶质量不及春叶;其二是秋期病原多,分布广,毒性大,易引起秋蚕大量发病。但只要实行科学养蚕,蚕病将大大降低,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8.
韩冰 《北方蚕业》2022,43(1):45-47
放养秋柞蚕可为翌年春蚕生产提供优质种茧。辽宁省秋柞蚕放养期为7月末至9月底,影响秋柞蚕放养的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秋柞蚕放养方法,真正做到良叶饱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抗血液型脓病雄蚕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降低养蚕过程中易发生血液型脓病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茧丝质量.对"雌35CN×平28"、"雌29CN×平30"、"秋·华×平30抗"等3对雄蚕新品种进行繁育试验,以主推雄蚕品种"秋·华×平30"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雌35CN×平28"、"雌29CN×平30"的繁育成绩低于对照种,需进一步选育提高;而"秋·华×平30抗"在2019年秋期的kg茧制种量为2.34张,能够满足大规模的蚕种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蚕种场产卵量高低,更关系到蚕农养蚕过程中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现将优质柞蚕种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养蚕农户选择选择家庭劳动力充沛、养蚕技术好、责任心强、房屋多的农户作为原蚕放养对象。每户放养0.75~1.0kg为宜,以保证放养过程中,原蚕保苗率高,良叶饱食,体质强健,种茧保护科学。2蚕坡选择小蚕期(1~3龄)蚕坡选择背风向阳,坡势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