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蚕业》2016,(2):34-36
根据"十三五"我国重点蚕区对蚕品种的市场需求调研、"十二五"我国家蚕品种选育及研发趋势的进展、"十三五"江苏省蚕种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提出苏豪蚕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建立蚕种联盟体,解决困扰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推广瓶颈,振兴我国蚕种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育71-1、育721等几十个优良桑品种,先后在该地区的吉庆镇、墩头镇、仇湖等地试栽.经栽培对比调查,育71-1、育721、湘7920、实钴116四个品种比较适合在海安里下河地区栽培.现将各品种经济性状的调查结果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3.
育康宝是针对当前仔猪饲养所面临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等主要问题,并依据仔猪的生理特点,研发出的一种高科技综合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本试验旨在探讨育康宝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学明 《蚕桑通报》2006,37(3):12-16
随着家蚕生理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人工饲料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发,人工饲料品种的筛选和培育,以及人工饲料育在丝茧育、种茧育、基因工程产业化、蚕种杂交率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一、二回育对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的适用性,通过模拟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的方法,在春、秋季分别进行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一、二回育试验.结果表明:按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方法,春、秋季一回育的生命力、种茧成绩、母蛾产量质量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单次给桑量过多,堆积过厚,蚕座温湿度偏高,...  相似文献   

6.
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正>全龄人工饲料育家蚕在我国生物技术、家蚕生理、病理研究、品种选育、品种保育、教学实验、杂交率检测等非丝茧育用途方面应用日趋增多,为确保饲育能顺利进行,为各项试验提供生长发育良好的的蚕,我们总结了多年科研实践经验,将有关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家蚕新品种鲁17、92原蚕的全龄人工饲料育,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其全龄人工饲料育的各龄眠重、5龄逐日蚕体重与茧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使用本实验所用配方的人工饲料饲养该品种,其全龄人工饲料育茧质成绩可达到桑叶育水平,中、日系茧层率分别为23.41%、24.28%,日系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明显优于中系品种。  相似文献   

8.
陆建明 《江苏蚕业》2004,26(1):26-27
<正> 湖桑32号、桐乡青、育2号等一系列老桑品种是靖江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家品种。近几年,我市从外地引进桑树高产品种育71-1,新栽近千亩,该品种与传统的桑品种相比,具有叶形大、产量高、叶质优等特点,因此,深受蚕农欢迎。一些蚕户看到育71-1的优良性状,很想更新老桑品种,但对成林老桑舍不得挖去,新拓桑园又需一次性投资购桑苗,  相似文献   

9.
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杂交方法育成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具有发芽早、产叶量高,叶质较优、抗黄化型萎缩病较强等特性,发芽期比早青桑捉早2-3天.比湖桑32号早8天左右.产叶量提高6-41%.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保育的部分家蚕品系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从而为选育适宜安徽省地理气候条件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蚕品种奠定基础,挑选了 Z18等14份家蚕品系资源进行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稚蚕饲料育)适应性及饲育成绩调查,以优食一号、菁松x皓月作为品种对照,以全龄桑叶育作为饲育方式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日本政府对家蚕人工饲料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小蚕人工饲料供给设施及小蚕共同饲育所配置状况、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实施现状、不同蚕品种人工饲料育饲育盒数、人工饲料育小蚕共育所规模、湿体人工饲料购买价格和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价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现阶段在家蚕人工饲料方面我国与日本都有很大差距,是我国蚕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14.
用“华广”品种进行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检测其对不同浓度氟化物的抗性试验,得出人工饲料育蚕对氟化物的耐受性比桑叶育的弱。人工饲料育5龄蚕体重的增长指数比桑叶育的稍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桑品种(农桑14号、强桑1号、丰田5号、金10号)对家蚕种茧育成绩影响的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在丘陵地区(绍兴)种茧育以强桑1号、农桑14号品种为优。  相似文献   

16.
桑品种育71-1具有发芽早、枝条直立"叶质优、产叶量高、硬化迟、抗逆性强等优点,深受广大蚕农青睐.近几年,育71-1在许河镇发展较快,所占桑园比例逐年提高.2001年春季遇晚霜,育71-1遭受严重冻害.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冻害情况  相似文献   

17.
日粮添加"育生健"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育生健”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怀孕100天左右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对照组)。各组母猪基础日粮和乳猪教槽饲料均相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按0.1%比例添加“育生健”的试验组,其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成活率、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57%、2.91%和2.93%:而母猪产死胎数,试验组对照组降低了37.5%。在日粮中添加0.1%的“育生健”,虽然试验组的基础日粮成本比对照组提高2.37%,但提供断奶仔猪数比对照组多41头,其产值比对照组提高11.68%。  相似文献   

18.
桑蚕低成本人工饲料蚕品种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山东省蚕研所研制的人工饲料,对湖州市现行的6对蚕品种进行了稚蚕1-2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结果全龄眠起齐一,生长发育良好,其中5对品种能获得全龄桑叶育95%以上的产茧量。  相似文献   

19.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20.
大虫育大王     
多年的育种工作,我们又发现同龄幼虫中,虫体稍大些的,育成的新王体形也稍大一些,我们称之为“大虫育大王”。同龄幼虫的大小差异与卵的大小差异一样,都是先天的,与饲喂营养关系不大。但不管何种因素造成,只要新王体形较大,卵小管数量与发育质量则相对高一些,产卵量也会高一些。在不同境况下,蜂王产的卵大小差别较大;在同龄幼虫中,这种差别要小得多,故对新王体形大小的影响相对要小。但只要能使新王体形大一点,我们就应在同龄幼虫中,尽量挑选“大虫”来育“大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