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玲 《蜜蜂杂志》2006,26(3):17-17
使用市面销售的双甲脒药剂为试验材料,在蜂群繁殖期进行了双甲脒落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可以较好地杀灭蜂群中的大蜂螨。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滇南地区大小蜂螨治理方法及效果的差异,采取1∶500的双甲脒溶液喷杀大蜂螨及以相同浓度双甲脒溶液配伍升华硫涂杀小蜂螨的手段对红河蜜蜂试验站整体西蜂场治螨,观察治螨效果和蜂群表现。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杀灭90%的蜂螨,但对封盖内和巢房底部的蜂螨毒杀效果不理想,蜂群表现为焦躁、易蜇人,对蜂王及采集影响不大。双甲脒及其配伍升华硫对滇南地区的大小蜂螨防治效果明显,可为在该地区的养蜂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使用“杀螨剂一号”治螨以来,已经有四五年了,它在控制蜂螨危害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蜂螨对“杀螨剂一号”的抗药性也与日俱增,原用药量杀螨效果不佳。用什么新的药物来代替“杀螨剂一号”以继续控制蜂螨的危害?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自1987年底开始致力于非脒类杀螨药物的试验探索,1988年初我们开始引进“派力金”治螨药剂,经近两年来的观察试验,同时在国内30  相似文献   

4.
利用蜜蜂习性治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适宜的杀螨剂来防治西方蜜蜂大蜂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养蜂业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有除虫菊酯和双甲脒两种。使用这两种杀螨剂的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使用这两种杀螨剂或其他的化学药物治螨会产生抗药性。其次,对蜂蜜和其他蜂产品会造成污染。本文介绍一种刊用蜜蜂习性防治蜂螨的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蜜蜂在育虫箱内特定位置建造雄蜂房和大蜂螨有喜欢在雄蜂幼虫  相似文献   

5.
正回顾46年养蜂治螨经历,我用过的杀螨剂不足10种。通常工厂生产的农药称为原药,有两种形态:固态称为原粉,液态称为原油。将原药与多种配加物一起,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加工形态,称之为农药剂型。根据用途不同,一种农药可加工成多种剂型,如双甲脒在蜂螨防治上我就用过5种剂型。一、农药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为更好地防治蜂螨,我们应了解杀螨药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杀  相似文献   

6.
《蜜蜂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在题为《谈谈蜂螨的防治》和《用低毒长效混合剂治螨效果显著》的文章中仍提出用杀虫脒防治蜂螨,令人惊讶!防治蜂螨不能使用杀虫脒已经刻不容缓。杀虫脒(又名克死螨、杀螨脒),是七十年代初推广的一种有机氮杀虫杀螨剂,曾试图作为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的理想药剂而在我国广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果树的害虫和螨类。由于杀虫脒对蜜蜂的毒性小,因此我国养蜂业也曾广泛应用于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以色列用马维力克商标的杀虫剂(Mavrik~(TM))防治大蜂螨,在泰国防治大小蜂螨。该药对幼蜂或成蜂皆不起致死或致残作用,蜂王产卵率不受影响,亦不污染蜂蜜,灭螨效果好。在以色列用药16日后,幼虫箱内的大蜂螨减少至10只。在泰国用之防治欧洲蜂的大小蜂螨亦取得类似结果。它比用双甲脒熏烟法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经济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8.
杀螨一号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治螨药物,因它推广已多年,加之效果良好,深得养蜂者喜爱。可以说,只要会养蜂就应知道它。杀螨一号的原料就是双甲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而双甲脒又称螨克,知道的蜂友就更少了。为了使蜂友能更好地、全面地利用这一老药,有必要对双甲脒的一些知识作一介绍。我从1998年第3版的《植保员手册》一书中了解到双甲脒又称螨克,是一种有机氯类杀螨剂,兼有杀虫作用。对叶螨科的卵、幼若螨、成螨各虫态都有效,对其它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螨也有效,但对卵效果较差。双甲脒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  相似文献   

9.
经离体试验表明,用100、200、250、400、和500ppm浓度双甲脒浸泡鸡角羽虱30秒钟均具有显著杀灭力.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表明,用125、250、375ppm洗浴法,可将鸡体虱杀灭干净(100%)。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济效益明显. 为了探索高效、安全、经济的药物.我们于1987年,1991年选用国产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杀螨新药双甲脒进行了本试验,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14,34(12):15-15
<正>升华硫能有效防治小蜂螨,这是蜂农公认的。蜂友在使用过程中用法不当,一是降低治螨功效;二是用量过度对蜜蜂幼虫有杀伤力,造成蜂群衰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花后期,早上雾气腾腾。有的蜂农用蜂刷蘸上升华硫刷子脾治螨,并不知升华硫受潮后降低疗效。有的蜂农将治蜂螨药双甲脒(液体)拌进升华硫,以为会增加治螨效果。实际上是帮倒忙,升华硫结块后治螨效果降低;加入高浓度双甲  相似文献   

11.
蜂螨仍然是我国当前养蜂生产上传播最广、危害最大的蜜蜂敌害。在欧美各国的蜂群里只有大蜂螨,而我国的西方蜜蜂群里不仅有大蜂螨,还有小蜂螨,这两种蜂螨的形态、习性和活动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有很大的差异,却可以在同一个西方蜜蜂封盖幼虫房里共同寄生繁殖,这是我国养蜂生产上螨害严重、防治困难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现有的杀螨药剂品种少,常年使用同一种杀螨药剂,增强了蜂螨的抗药性等等原因,使得我国养蜂生产上螨害不断,染螨蜂群遍布全  相似文献   

12.
<正>山羊疥螨病是由山羊疥螨(S.Scabiei conis)寄生于山羊皮肤内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皮肤病,俗称"癞皮"或"生骚"。患病山羊表现皮肤搔痒,脱毛和湿疹性皮炎。过去,常采用敌百虫涂擦皮肤驱杀山羊疥螨,但近年来因产生耐药性,效果降低,且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双甲脒(Amitraz)是近年推出的一种防治家畜体外寄生虫的新药,具有高效、广谱、无毒等特点,对生猪、家兔等家畜的体外寄生虫具有明显的驱杀效果。为此,我们采用双甲脒对山羊的疥螨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特敌克(Taktic)是英国生产的一种产品。主要活性成分是双甲脒(Amitraz),是浓缩的乳化剂。目前,大约35个国家注册登记为驱杀牛、羊、猪体外寄生虫的杀虫剂。试验证明该药对牛、羊、猪蜱、螨、虱子等外寄生虫的驱杀效果极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为弄清畜禽体外寄生虫在开州区的感染状况及双甲脒、螨净驱杀畜禽体外寄生虫的效果,我们开展了畜禽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和药物杀虫的小区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材料及方法1.1材料(1)药物:双甲脒、螨净(2)器材:天秤、放大镜、普通光学显微镜、喷雾器及供取材用刀片、玻璃器皿等。1.2方法(1)感染率调查方法:在畜禽体外寄生虫病高发的冬、春季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广泛合理布点,随机抽样的方  相似文献   

15.
双甲脒等药剂防治榆(苹)全爪螨的试验简报云南省楚雄州植保植检站王新生,王贵斌榆(苹)全爪螨,PanonychusulmiKoch。俗称红蜘蛛,属蛛形纲婢螨目,叶螨科。在云南省楚雄,陆良等广大蚕桑区普遍发生。近几年来,为害日趋严重。为此,我们用双甲眯等...  相似文献   

16.
1983—1984年贵南牧场从新疆伊犁引进褐牛280多头,部分牛有螨病,因未引起重视,螨病感染到四分场的半数以上牛群,给该场的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后经诊断为痒螨病。我们于1986年4月,使用双甲脒、溴氰菊酯、速灭杀丁等三种药物做杀螨疗效试验,以便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一、药物:20%双甲脒:天津人民农药厂生产。5%溴氰菊酯:商品名为培特,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20%速灭杀丁:  相似文献   

17.
929杀螨片,是以国外最新研制的超高效杀螨剂,浸渍木肝释片而成。室内毒力测定,其药剂对大蜂螨和蜜蜂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295PPm,200.39PPm,两者的毒力相差67.9倍。蜂群内防治蜂螨试验,929杀螨片对大蜂螨的防治效果,两年异地平均为96.64%。治螨期间及治螨后,蜂群活动正常,未发现伤和伤子 现象。  相似文献   

18.
1脒类化合物 双甲脒。该药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丙酮,在乙醇中缓慢分解。该药是一种新合成的接触性广谱杀虫剂,对各种螨、蜱、虱、蝇等均有效,对人、畜安全,对蜜蜂相对无害。其杀虫作用可能与干扰神经系统功能有关,使虫兴奋性过度增加,口器部分失调,导致蜱等由动物皮肤拔出口器掉落,并能影响雌蜱产卵功能和虫卵的发育活力。对牛、羊、猪等家畜体表寄生虫的驱杀有良效。该药制剂可药浴、喷洒和手洒等。双甲脒乳油由双甲脒与适量乳化剂制成,其中,双甲脒含量为12.5%,为微黄色澄明液体,可驱杀牛、羊、猪体表寄生的蜱、螨、虱等。牛179-250毫克/升水,羊、猪为500毫克/升,兔和猫为500毫克/升水,药浴或涂擦。为了防止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虫体再次感染畜体,最好将有关地面与畜体同时处理。该药马禁用。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蜂螨仍然是当前养蜂业的主要障碍,而且已逐渐成为世界养蜂业的突出问题。蜂螨在我国的发生和为害已有20余年的历史,对蜂螨的发生和防治都进行过比较详细的研究,也找出不少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治螨药剂。但至今蜂螨仍然在不少的蜂场发生危害,染螨的蜂群遍及全国各地。其主要原因是目前使用的各种治螨药剂都只能杀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环保局批准的唯一治螨药物是Apistan,其主要成分是氟胺氰菊酯。在欧洲治螨药物有多种,如双甲脒,氟胺氰菊酯,蝇毒磷、蚁酸等等,于是养蜂人可有多种防治方法。但这都是药物治螨,使用不当就给蜂蜜、蜂蜡、蜂胶、巢框、巢箱留下残毒。因此,我们多年来不用药物,而用“生物”防治。研究表明蜂螨最喜欢雄蜂幼虫,因为雄蜂24天的发育期最适合蜂螨的繁殖。如果没有足够的雄蜂幼虫或蜂螨严重感染时,蜂螨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时,才寄生在工蜂幼虫上。王台不受蜂螨的侵害,因为蜂王只有16天的发育期,不适合蜂螨繁殖。使用这一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