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西藏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辣椒品种,于2017年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引进6个辣椒品种在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对比6个品种的生长适应性、果实特征、抗病性、丰产性等。结果表明,6个新品种生理性状表现较好,均能正常结果,适宜在拉萨地区种植;综合考虑各品种的性状以及市场受欢迎情况,辣椒J1553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果实光泽度好、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均较强、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果实浅黄绿色,是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常德桃源县比较了瓦尔岗七星椒与13个外地朝天椒品种的田间性状,以确定瓦尔岗七星椒的品种改良方向。结果表明:瓦尔岗七星椒属晚熟品种,株形较高,果实为短牛角形,产量表现最差,为898.86 kg/667m2;在抗病性方面,高温高湿条件下瓦尔岗七星椒对疮痂病表现为感病、对疫病表现为中抗,总体抗病性较差,且极不抗倒伏。综合来看,18Z636、18Z623、17Z622、泰国艳红、七星旺和博辣天玉等6个品种相对较好;瓦尔岗七星椒在丰产性、商品性、抗病性等方面不具优势,但辣味方面优势明显,有待于品种改良,也可引进并示范栽培泰国艳红。  相似文献   

3.
以从日本引进的夕张网纹甜瓜为主要对象,以当地普通的厚皮甜瓜为对照,研究其是否适宜吉林省秋季温室栽培。结果表明:夕张网纹甜瓜植株生长势强,果实平均发育天数为49 d。全生育期为105~110 d ,果实高圆形,中心糖含量在10%左右,平均单瓜重在0.60 kg左右,表明该品种可以在吉林省秋季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吐鲁番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结构,促进本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对6个有核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地区开展了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贵妃玫瑰、沈农金皇后综合品质均较好且丰产性高,中熟品种新郁穗重和粒重均最大、品质和栽培性状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早黑宝果肉质地软、果穗紧密、丰产性不高,夏至红果穗紧密、存在严重大小粒现象,且二者穗重及粒重均较小,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葡萄促成栽培生长表现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促成栽培生长表现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方法]选用6个中早熟葡萄品种,进行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试验,测定光合作用和调查生长表现.[结果]6个品种均可正常结果并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弗雷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吐鲁番葡萄促成栽培花期,上午11.30光合速率最高,下午葡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夏至红和无核白鸡心叶片较其他几个品种更易衰老;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与光合速率和果实品质正相关;1.1 t/667 m2已达到2年生葡萄树适宜负载量;葡萄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对果实品质有积极的影响.[结论]葡萄促成栽培过程中叶片光合作用为果实发育提供了必要保障,群体光合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加强树体营养、延缓叶片衰老是实现连年促成丰产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丰富吐鲁番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结构,促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比较6个有核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地区的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早熟品种贵妃玫瑰、沈农金皇后综合品质均较好且丰产性高,中熟品种新郁穗重、粒重均最大,品质、栽培性状综合表现最好,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早黑宝果肉质地软、果穗紧密、丰产性不高,夏至红果穗紧密、存在严重大小粒现象,且二者穗重及粒重均较小,不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露地草莓栽培品种章姬、丰香、幸香、童子一号、全明星、宝交早生、哈尼为试材,从果实商品品质和果实营养成分上对7个草莓品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幸香和章姬草莓果实大,平均单果重分别为31.1g和28.9g,果肉颜色鲜艳,富有光泽;在果实营养性状上幸香优于其他6个品种,果实酸甜适口,香味浓,口感好,品质极佳,果实硬度适中,耐贮运性好,是当前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哈尼和丰香草莓果实营养成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耐储性上,丰香果实硬度较低,不利于远距离运输,而哈尼草莓果实硬度达到了3.62Pa/cm^2,耐贮性好。全明星草莓果实果肉颜色鲜艳,香气浓,酸甜适中,平均单果重为22.6g,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上在7个品种中处于中间位置,但其果实硬度最低,只有2.28Pa/cm^2,耐储性最差,不适宜长距离运输,适宜在当地自产自销。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盐城地区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丰富本地区的小果型西瓜品种,对引进的5个小型西瓜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京美1K和京美2K生长势较强,果实发育期短,分别为39 d和37 d,且其抗病性较强,瓜皮韧性高,耐贮运性好,果实品质优,中心与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为均匀,中心在12.00%以上,边缘在11.00%以上;京彩1号、京彩3号和京彩6号属于早熟耐裂橙、黄瓤色类型品种,果形稳定,口感脆爽,较耐运输和存放。综上,5个小型西瓜品种生长势强,早熟性好,抗病性、耐贮运性佳,产量较高,适宜在盐城地区根据各品种特性进行秋茬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图得拉又名米赛尔,西班牙品种。早熟,果大,果实外表鲜艳,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丰产性强,适合日光温室栽培。植株健壮,生长势强。叶片大,椭圆形,叶色浓绿。果实长圆锥形,果面深红色,外观漂亮。果大,一级果平均单果重约30克,果实硬,耐贮运,日光温室生产的果实品质稍差。花序抽生能力较强,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性强,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产量一般可达4000千克/667米~2。休眠浅,早熟,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比弗杰尼亚提前10~14天成熟。匍匐茎抽生能力强。适应性强,抗病性强,易于栽培管理,适宜在城市远郊发展,特别适合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亦可进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5个葡萄品种的引进,进行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表现性状优良,适宜西藏设施栽培的7个品种,以醉金香为对照。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结实力等指标,以便为西藏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和品种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油脂与蛋白质含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近10年来通过审定的183个大豆品种的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油脂平均含量为20.61%,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蛋脂总量平均值为62.16%。油脂含量以黑龙江和吉林较高,但省份间差别不大,黑龙江和吉林高油品种所占比例较大。内蒙古和辽宁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吉林和黑龙江,且高蛋白品种所占比例也较大,蛋脂总量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对黑龙江、吉林、河南3个野生大豆保护点内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灰斑病优异资源鉴定及发掘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吉林龙井(1:1.40)和黑龙江巴彦(1:1.44),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鉴定筛选出47份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菌水平抗性好的野生大豆资源,其中,黑龙江巴彦大豆资源12份,吉林龙井14份,河南桐柏21份。  相似文献   

13.
选择吉林省目前生产中应用的140个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组、中熟组、中晚熟组、晚熟组、耐密组、高油组、青贮组和特用组共8组,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西部半干旱区设3个试验点,系统地研究了吉林省玉米品种容重概况,通过在生态区间、品种组间、品种组内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各品种的容重差异及容重显著高于对照的高容重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水稻优质育种目标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水稻推广品种的品质现状,明确了吉林省育成品种稻米品质与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差距主要是垩白米率高,垩白大和直链淀粉含量高,同时根据国内外对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提出了吉林省优质食用品种的育种方法及各项品质性状的选择目标。对于今后优质米品种的选育方向,作者认为,必须高产与优质相结合,优质与抗病相结合及优质与耐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3~2005年对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鉴定,初步明确,吉林省新育成的大豆品种和后备材料较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在5个不同生态区内,新品种(系)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四平地区>长春地区>吉林和白城地区>通化地区。前两个地区抗源丰富。品种抗性以抗弱毒株系为主,抗中毒株系居中,感强毒株系比例较低。表明吉林省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系仍然是弱毒株系,伴随一定程度的中毒株系。  相似文献   

16.
对吉林省29个中熟期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人工接种抗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29个玉米新品种中,高抗品种和抗性品种分别为11个和12个,中抗品种3个,而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分别为2个和1个。能达到抗病以上的品种所占的比例达79.31%,而感病和高感品种占10.35%。说明吉林省所选育的中熟期玉米新品种多数为抗病品种,但也存在着感病甚至高感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方法]利用10个与抗稻瘟病基因的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对24份吉林省水稻品种资源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24份主推品种中普遍缺乏Pib、Pi1、Pikh、Pia等4个抗瘟基因;24份主推品种中有17份不合Pi9基因,特别是吉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2个水稻品种“吉粳88”和“长白九”中未发现Pi9基因;“吉粳88”含Pita、Pikm、Pi2、Pi-d2和Piz等5个抗瘟基因.[结论]Pib、Pi1、Pikh、Pia、Pi9是今后改良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的主要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18.
脂肪含量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决定外,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也是引起大豆品种化学成分变化的重要外因。研究表明,吉林省不但具备了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材料。到2008年为止,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共315个,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102个,占总品种数的32.4%,其中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计45个占14.3%。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与提升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主力军。玉米是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的核心,而提升单产水平是玉米增产的必然途径。在梳理建国以来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并对吉林省玉米单产与国内外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升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出应扎实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工作、强化种质扩增改良、开展区域性玉米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加快重大自主新品种智能化精准选育、创新黑土地绿色丰产生产技术等发展建议,为加快提升玉米产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继续用中国鉴别品种和吉林辅助鉴别品种接种鉴定了全省主要产稻区28个市、县533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品种更换,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出现ZC群中国小种,ZD群和ZE群中国小种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长。吉林小种的变化更为明显,出现J_4、J_6两个新小种组,J_0组小种(ZD_1J_0、ZE_1J_0、ZF_1J_0、ZG_1J_0等)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J_2组小种(ZD_1J_2,ZE_1J_2、ZF_1J_2、ZG_1J_2等)的出现频率显著上升。本文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数量的消长变化与水稻品种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