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加快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对于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保护与建设青海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青海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既有深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也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限制因素。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特色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是青海农牧业发展走向环境友好、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的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加快青海生态化农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保护、建设青海循环生态上有重要意义。青海因其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发展生态化农牧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着不小的限制和调整,发展现代化、循环的生态化农牧业是青海农牧业必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海西州危害枸杞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详细介绍枸杞蚜虫、负泥虫、婴螨等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并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一系列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海西州枸杞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海西州枸杞产业必须立足优势,夯实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园区建设,提高研发能力,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中国最大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农(牧)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相对于城乡居民而言十分缓慢。而农牧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后天失亏;农村牧区非农产业不发达,农牧民过分倚重农业和畜牧业;城镇对农村和农业的辐射功能不强;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拉动力度不足等原因则严重制约了海西州农牧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为调整南裕固族自治县牧区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拓宽农牧业增收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自治县农牧业经济的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结合立足自治县生态资源丰富地大物博等优势,肃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科技人员大力推广发展黑枸杞的种植,该文主要介绍了黑枸杞人工栽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四地州生态农业组合模式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为南疆四地州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汇总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和田地区)部分县、乡、村农牧户实证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找出影响经营模式和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南疆四地州城乡居民收入在全疆层次属于较为落后地区,差距较明显;农牧民教育层次较低,排在前三位的农牧业经营模式分别是:单一种植业、单一养殖业和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公司化经营农牧业模式效益最高;生态种养经营模式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农牧民拥有的家庭财产越多,收入越多;农牧民投入的土地要素越多,生产增效和收入增加越多;产业融合经营模式、农牧家乐旅游经营模式和生态种养经营模式对农牧民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影响幅度为86.27%、110.55%和165.03%。  相似文献   

8.
李松龄简介     
《青海农林科技》2014,(2):I0001-I0001
<正>李松龄,男,汉族,1972年生,青海乐都人,中共党员,九三社员,1997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同年分配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并工作至今。研究员,现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主任,从事土壤肥料与农业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兼任青海九三农林支社委员,青海省有机肥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青海省农牧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专家,海西州农牧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5,(3):4-5
2005年全区农牧业工作的主要目标:——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长。粮食产量确保达到300亿斤,力争创历史最高水产。——畜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再创新水平。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以上。——农牧民收入实现继续增长。确保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穴一雪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基础。要在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的同时,及早做好抗灾春播的物资、资金、技术…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农牧民素质、现状与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基础是农牧业,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等综合限制因素的制约,造成了西藏农牧民素质偏低的现状。西藏农牧民的素质是影响和制约西藏农牧业和其它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西藏发展的根本在于提高农牧民素质。本文分析了西藏农牧民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并结合区情,提出了提高农牧民素质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22,(1):11-12
<正>农垦作为青海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十三五"期间锚定脱贫工作目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优势品牌,持续提升综合实力。2020年末,农垦实现生产总值5.92亿元,年均增长9.4%;实现营业收入23.48亿元,年均增速35.9%。青海农垦七家贫困农场已形成以青稞、油菜、枸杞及牦牛、藏羊为主的特色种、养、加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作为我国较为落后的省份之一,西藏省在其建设发展模式上主要依赖着农牧业的相关发展。西藏省的农牧民比例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占比接近80%。因此,作为依靠农牧业进行经济发展及持续创收的省份,在西藏省进行农牧民的技能培训其重要性也更高。一、现阶段农牧民技能培训的相关现状及归因分析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农牧业方面的发展在历史的长远时期中均促进者我们进行着相关发展,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相关建设的重要推进助力。在  相似文献   

13.
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枸杞产业,经过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枸杞产业已成为极具地域特色,支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分析本地枸杞发展现状,探讨了提高枸杞产业如何走品牌化的思路,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安全的热点问题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青海农牧业发展现状、特色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青海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具备发展特色农牧业的资源优势、气候特色、品种特色和产业基础;同时青海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生态恶化、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青海农牧业必须走特色之路,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推进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将草原建设、打造河湟长廊、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组织、培育品牌作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5.
宁夏枸杞在青海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条件、宁杞1号在当地的表现、主要病虫害、采摘制干、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详述了宁夏枸杞在青海发展现状及产业优势。结合生产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了青海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枸杞产业是青海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对促进青海省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枸杞产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国内第二大产区,国内优质枸杞的主产地,有机枸杞出口的主产区。本文基于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品牌带动、科技创新、有机生产等为主的枸杞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青海省有机枸杞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概况、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有机枸杞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的"柴杞"品牌为产业发展思路的发展对策,协同加强集约化管理和科技力量支撑,促使青海有机枸杞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4,(2):1
农牧业产业化是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绿色环保、品牌知名,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农牧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科技人员四年的辛勤培育和试验,青海选育出了适宜柴达木地区栽培的枸杞新品种青杞1号,筛选出了适宜青海枸杞产区栽培和推广的优良品种两个。青海柴达木盆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生产的枸杞色红粒大,籽少肉厚,颗粒均匀,品质优良,走俏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青海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已建立枸杞基地30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国内成熟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分析了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困境与条件,探索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模式,认为针对从事农牧业的农牧民主要选择产业开发模式、现场传导模式和能人培育模式,针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牧民主要选择订单输出模式,辅以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