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斑点又尾细(Ictalurus punctatu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肠、肛门4个部分.食道肌肉层发达;胃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细胞.肠由前、中、后3段构成,肠黏膜表面为单层柱状细胞,肠前段粘膜皱褶和杯状细胞丰富,肠后段次之,肠中段最少.肠前段、肠中段和肠后段肌层厚度分别约为(104.87±0.07)μm、(48.60±0.03)μm、(135.29±0.05)μm;肛门肌层发达.消化腺由肝脏、胰腺和胆囊组成,胰腺属弥散型;胆囊由浆膜层、肌层和粘膜层构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解剖尧组织切片和光镜技术研究珠江口池塘养殖梭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性,以期从形态结构上了解南方养殖梭鱼的摄食、消化和吸收等重要生理功能。结果显示:梭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道4部分组成,肠道又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梭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4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黏膜层位于消化道壁的内层,主要由黏膜上皮、固有膜组成;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间含有血管尧神经和淋巴组织;肌肉层致密,外层为纵肌,内层为环肌;浆膜层极薄,覆盖于整个消化道的外层。消化道各部分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皱褶、黏膜上皮细胞的类型、肌层的结构和肌肉组织的类型、杯状细胞的数量多少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全长9.70~17.48 cm唇鱼(Hemibarbus labeo)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结果表明:唇鱼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肠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消化腺包括肝胰脏和胆囊。唇鱼消化系统特点:口下位呈马蹄形,吻长而略尖,唇厚,肉质,下唇尤为发达。食道粗短,肌层发达,内壁上有较深的纵向褶,黏膜层有大量的杯状细胞。肠呈S型,分前肠、中肠、后肠,前肠部较阔,内褶皱层很深,隐窝很窄,褶与褶相连成网状,褶的分支不发达,中肠及后肠褶的深度渐弱,肠后部末端褶层最浅。肝不分叶,呈长条形,一长形的裸露胆囊被肝包围,肝小叶是唇鱼肝脏的基本组织结构。肝胰脏不分开,胰脏弥散,位于肝、脾及肠管之间。 相似文献
4.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3)
采用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对150日龄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基本没有分化,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相通,可见肝脏和胰脏;3日龄时,口裂形成,肠道开始分化;6日龄时,消化道已经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前体、肠和直肠,上下颌可张合,初步具备摄食能力;12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肠道皱褶和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成,营外源性营养;仔鱼发育至47日龄时,肠道呈螺旋状,消化器官和消化腺趋于完善,接近成鱼。本研究可为太平洋鳕苗种的科学管理和营养饲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对1~50日龄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基本没有分化,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相通,可见肝脏和胰脏;3日龄时,口裂形成,肠道开始分化;6日龄时,消化道已经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前体、肠和直肠,上下颌可张合,初步具备摄食能力;12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肠道皱褶和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成,营外源性营养;仔鱼发育至47日龄时,肠道呈螺旋状,消化器官和消化腺趋于完善,接近成鱼。本研究可为太平洋鳕苗种的科学管理和营养饲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日本鳗鲡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显微技术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消化系统进行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日本鳗鲡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组成.口咽腔较大,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较多的杯状细胞.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短,黏膜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胃膨大,呈Y形,由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成,盲囊部发达.胃壁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位于胃体部.肠道短,包括小肠和直肠,由前向后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不断减少.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胰脏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胰岛散布在外分泌部内. 相似文献
7.
鸭绿沙塘鳢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 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 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管状,消化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消化管内无褶皱,消化腺分化不明显;A-2期(孵化第6 d)消化管延长,稍弯曲,消化道上皮细胞拉长为柱状上皮,出现微褶皱,细胞多层排列,消化腺分化为肝脏、胆囊,胆管通入消化道中,胰脏不明显;A-3期(孵化第8 d)消化道盘曲,管径增粗,褶皱进一步加深,内纵外环的肌肉更发达,卵黄逐渐向上收入腹部中,鳔出现;A-4期(孵化第9 d)消化道完全盘曲,出现皱壁,卵黄逐渐被吸收,肝脏、胰脏、胆囊基本成型。B-1期(孵化第15 d,破膜)无胃腺,食道起始处的黏膜下出现齿,之后,出现单个圆形的胃腺;B-2期(孵出第2 d)卵黄完全吸收,幼鱼开始摄食水丝蚓等活饵,胃部有一缢痕;B-3期(孵出第3~5 d)消化系统与成鱼相同,行外源营养。 相似文献
8.
长吻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鱼类的分类以及营养学养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光镜技术对长吻鮠的消化道和消化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黏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U形,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肠黏膜也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9.
丁(鱼岁)卵巢周年变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是我国新疆地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近年来养殖、增殖的渔业对象之一。对新疆地区丁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丁性成熟年龄在3~4龄;繁殖期在5月下旬-7月下旬,期间卵巢成熟系数在11.50%~12.25%,平均为11.88%;繁殖期过后,部分未产出的成熟卵退化,吸收,从11月至来年3月其卵巢发育处在重复发育的II期,至翌年4月卵巢再次发育;根据卵巢发育特点,丁属分批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丁是我国新疆地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近年来养殖、增殖的渔业对象之一。对新疆地区丁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丁性成熟年龄在3~4龄;繁殖期在5月下旬-7月下旬,期间卵巢成熟系数在11.50%~12.25%,平均为11.88%;繁殖期过后,部分未产出的成熟卵退化,吸收,从11月至来年3月其卵巢发育处在重复发育的II期,至翌年4月卵巢再次发育;根据卵巢发育特点,丁属分批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mm,出膜后第3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13.
对丁(Tincatinca)血液有形成分及血清无机盐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①血液有形成分:丁的红细胞计数为1.43×1012~5.90×1012/L,平均为3.11×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为67.52fL,红细胞压积平均为0.11%;白细胞计数为9.32×109~54.10×109/L,平均为33.84×109/L,其中白细胞淋巴球占白细胞的56.28%,中性白细胞占43.72%;血小板数量为103.72×109/L,血红素平均含量为121.18g/L。丁的红细胞具有体积小,数量多的特点,其血液可以携带更多氧分而能忍受水中较低的溶氧。血小板和白细胞淋巴球的含量远远高于本地鲤鱼或鲫鱼,这有利于丁的生长与抗病。②血清无机盐:丁血液平均含PO3-43.31mmol/L,K+11.11mmol/L,Na+125.23mmol/L,Cl-105.08mmol/L,Ca2+2.51mmol/L,Fe3+15.13mmol/L,Mg2+0.33mmol/L,CO(NH2)21.475mmol/L,其中K+和PO3-4的含量远远高出人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4.
对丁(鱼岁)(Tinca tinca)血液有形成分及血清无机盐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①血液有形成分:丁(鱼岁)的红细胞计数为1.43×1012~5.90×1012/L,平均为3.11×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为67.52 fL,红细胞压积平均为0.11%;白细胞计数为9.32×109~54.10×109/L,平均为33.84×109/L,其中白细胞淋巴球占白细胞的56.28%,中性白细胞占43.72%;血小板数量为103.72×109/L,血红素平均含量为121.18 g/L.丁(鱼岁)的红细胞具有体积小,数量多的特点,其血液可以携带更多氧分而能忍受水中较低的溶氧.血小板和白细胞淋巴球的含量远远高于本地鲤鱼或鲫鱼,这有利于丁(鱼岁)的生长与抗病.②血清无机盐:丁(鱼岁)血液平均含PO3-43.31 mmol/L,K+11.11 mmol/L,Na+125.23 mmol/L,Cl-105.08 mmol/L,Ca2+2.51 mmol/L,Fe3+15.13 mmol/L,Mg2+0.33 mmol/L,CO(NH2)21.475 mmol/L,其中K+和PO3-4的含量远远高出人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鱥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满足广大水产养殖户对丁鱥鱼苗的需求,为加快丁鱥鱼在广西的推广养殖奠定基础。【方法】2004年11月和2005年3月,两次引进丁鱥1龄鱼进行培育,2005年春挑选成熟鱼进行人工繁育。【结果】亲鱼经过半年强化培育,平均体重600g/尾以上,雌雄鱼性腺发育到第Ⅳ-Ⅴ期;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混合物催产,经11~13h的发情效应,均出现产卵行为;经人工孵化和鱼苗培育,第1批的人工孵化率最高,为85.0%,但由于采用池塘孵化,仔鱼遭受池塘敌害生物残食,培育失败;第2、3批的人工孵化率分别为59.3%和63.0%,采用小水泥池孵化,两批共孵化出仔鱼约93.9万尾,培育获得规格为3.0—5.0cm鱼苗64.8万尾。【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亲鱼强化培育、药物催产、人工孵化及鱼苗培育,可以成功繁育获得丁鱥鱼苗,但繁育过程中要注意水温调控,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最好稳定在23~27℃时,应及时安排生产,以利于提高丁鱥鱼苗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丁[鱼][岁]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其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结果]选用77个随机引物对其2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8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共扩增出115条稳定的DNA位点,片段大小在100-2000bp,其中多态性位点14个,多态位点比例为12.17%。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1376,平均为0.0329±0.0056。[结论]丁[鱼][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对丁鱥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00尾平均体长为10.84cm、体重为22.8g的丁鱥进行了饲料诱食剂的初步研究。选用10种中草药(丁香、肉桂、八角、山萘、薄荷、黄连、黄柏、黄岑、枝子、胡椒)作为诱食剂,以2%的添加量分别加入到基础饵料中,用迷宫试验记录试验鱼进入诱鱼室和空白室的次数,以及试验鱼咬啄饵料球的次数,以分析不同中草药对丁鱥的诱食效果。试验期间水温为22-24℃。结果表明:丁香、薄荷、八角和黄连对丁鱥具较好的诱食效果(P〈0.05)。中草药的浓度不同,诱食效果也不同。其中:6%黄连、4%薄荷、2%八角对丁鱥的诱食效果最好;黄连与八角以1%的浓度添加在饲料中后对丁鱥的诱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蛋黄、浮游动物、水蚯蚓、配合饲料对开口摄食的欧洲丁鱥(Tinca tinca Linnaeus)仔鱼进行投喂试验,探讨这4种开口饵料对欧洲丁鱥仔鱼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饲养时间共计21d。结果表明,在培育早期,蛋黄和浮游动物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05%和90.22%。培育后期,浮游动物组成活率仍为最高,达到75.00%,蛋黄、水蚯蚓、配合饲料组成活率分别为58.13%、41.25%和56.88%;生长效果最好的为浮游动物组,显著高于水蚯蚓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