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中华鳖红底板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菌体DNAGC mol%的测定以及毒性试验等,确定了致病菌为气单胞菌属;通过药敏试验及生产实践,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对鳖的“红底板病”致病菌的研究,确认其致病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并进行了药敏试验,提出了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邵晓阳 《水产学报》2004,28(4):438-442
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对患有红体病的青虾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青虾鳃部、肌肉组织和肝胰腺部位病症比较明显,不同患病阶段组织变形差异显著。鳃片细胞在患病初期表现为胞质收缩,后期则细胞膨胀破裂。细胞内物质外溢,细胞边缘界限不完整;肌肉组织在后期出现肌纤维束之间间隙,且部分肌纤维有断裂的现象;中期肝小叶间隔出现空隙和腺细胞变形,在后期则表现为小叶溃烂。造成青虾因红体病死亡的原因,初期主要是因为鳃片的组织病变导致呼吸困难,进而造成青虾生理异常;后期主要是因为肝胰脏的溃烂造成消化功能全面丧失。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病毒及细菌的致病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含类呼肠孤病毒和类腺病毒 的患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 病鳖组织匀浆过滤液及从病鳖中分离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进行病毒和细菌的相继 人工感染试验, 复制出典型的鳖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病症。研究发现, 细菌是红底板病的主要病原, 病毒是白底板病的主要病原,而病毒的感染不致死鳖, 细菌的继发感染是鳖最终死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6.
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体及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及生理生化性鉴定;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鳖的肝、脾、肾脏的组织病理,并在肝、脾、肾的细胞质和肾细胞核里发现有病毒呈圆球形状,直径20~30nm和40nm。白底板病分离出毒力较强的细菌可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患白底板病的肝、脾、肾脏均表现广泛、系统性的组织坏死,肝、肾组织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红肉病”文蛤的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素莲 《水产学报》2003,27(5):462-467
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水平下研究了患“红肉病”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患病文蛤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上皮膨大、脱落,鳃、外套膜、消化盲囊等组织发现异常结构及寄生物,如嗜碱性的包涵体、嗜酸性颗粒及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另外,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蛤在糖含量、磷酸酶活性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消化盲囊、肠等部位吸收细胞内糖含量增加。消化盲囊、消化管各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减弱,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增强。鳃组织ACP活性增强,AKP活性减弱等。  相似文献   

8.
9.
张俊杰  鄢庆枇 《水产科学》2007,26(4):244-246
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俗称甲鱼、团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华鳖养殖曾经风靡一时,受到广泛的重视,并成为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中华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白底板病就是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症。该病病程短,发病急,死亡率高,防治难度大。目前广大科研和生产人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笔者从流行情况、发病症状、发病机理等方面对该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实际防治经验,着重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理论,以期为今后的生产和研究尤其是中渔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连德 《水产学报》1998,22(2):129-135
运用病理解剖,显微与亚显微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温室养殖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肝脏是该病最严重的病灶,按病程发展的病理变化和典型临床症状,划分为I~Ⅳ时期。病鳖表现出肝损害所致的组织炎症反应,肝细胞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肝性水肿和血肿,肝细胞坏死,肝组织硬变和腹水等病理特征。随着病程的发展,肝脏由功能不全到功能衰竭,直至病鳖死亡。文中还探讨了该病的致病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中华鳖体中分离到P—1、P—2两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对健康鳖均产生了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从而证实这两株菌株是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菌。经对菌体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卵黄监测鳖群中病原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病鳖体内分离的四种病原菌制备诊断抗原,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104 份卵黄样品中抗菌卵黄抗体。结果共检出86 份阳性样品, 其中以气单胞菌卵黄抗体阳性样品最多, 阳性检出率为50-96 % 且抗体水平较高, 可达1∶32 。变形杆菌卵黄抗体和不动杆菌卵黄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12 % 和9-62 % 。表明鳖场鳖群中有气单胞菌、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感染, 但以气单胞菌感染的范围及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的生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年保持25—30℃温度,人工饲养的甲鱼,生长速度加快。个体重为4.2—4.5克的稚甲鱼,通过365—414天饲养,可养成308.4—342.3克的成甲鱼;在面积为66.7平方米的生产池,群体产量达141.2—198.5公斤;成活率为80.66—87.50%。在饲养过程,50克以下的稚甲鱼,生长缓慢;当个体重在50克以上,生长速度加快;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个体之间生长速度有差异。自然界甲鱼的性比约为1:1,在人工饲养下,雄体生长速度超过雌体。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台湾群体耶尔森氏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9,23(2):174-180
从中华鳖台湾群体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97-7-2C,97-9-2A‘,用这两种菌株人工感染10-15g稚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经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测定,鉴定97-7-2C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97-9-2A’为结核耶尔森氏菌,这两种菌都会引起鳖败血症。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稚鳖对几种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鳖稚鳖对几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鳖康宁>高锰酸钾>孔雀绿>敌百虫>漂白粉>甲醛>硫酸铜>生石灰。根据本试验的结果,作者推荐了几种常用药物在鳖病防治中所使用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及其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陆宏达 《水产学报》1999,23(1):61-68
本文对所谓“抖抖病”的中华绒螯蟹病蟹病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经电镜观察,病蟹的心脏、了、鳃、肠和肝脏胰腺中存在着球状病毒粒子,病毒无囊膜,直径为28-32nm左右,分布在细胞浆内,不形成包涵体。从病毒形态和染色反应特性确定该病毒为小RNA病毒科病毒。经人工注射病蟹组织浆除菌上清液,被感染的健康蟹出现在自然发病蟹足严重抖动等一样的症状,表明病囊中的小RNA病毒为该病原。病蟹病理特征为:细胞肿大,核溶解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