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草遗传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今植物改良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尤其在改善牧草品质、提高牧草皑生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概述了植物遗传工程的方法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改进牧划消化率;提高牧草蛋白质含量,牧草抗虫和抗病毒能力的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了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苜蓿新品种,用它喂羊能促进羊毛的生长。从遗传的角度,这是第一个利用遗传工程得到的牧草,它的应用将导致建立新的营养指标。他们把豌豆种子中的一个基因转移到植物的叶子上,这个基因编码着含硫氨基酸的密码。豌豆中的白蛋白与其它植物中的不  相似文献   

3.
植物细胞分裂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植物细胞分裂素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尹莘耘由泾阳链霉素(即5406放线菌)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新型植物激素,能促进植物体内细胞分裂和叶绿素的形成,提高过氧化物同工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力,促进蛋白质、RNA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能提高牧草的产量、质量和抗病能力。鉴于此,我们在学校牧草试验地进行牧草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的对比试验,以便于更好地推广、应用此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遗传工程研究,在玉米、水稻、土豆、小麦等主要作物进展很快。近年来,基因引入的研究不断有报道。但是,在牧草育种方面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经济效果差。因此,研究者和支援研究都少,尽管在这样的状况下,近年来,美日等发达国家也有人对多种牧草进行了关于组织培养技术等的开发研究,在有些草种中,还应用了基因引入技  相似文献   

5.
牧草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君  毛祝新  傅华 《草业学报》2011,20(6):270-278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是参与植物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物质之一,其在植物体内的高低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植物生态适应能力。另外,提高牧草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促进反刍动物对瘤胃内蛋白质的利用和干物质的吸收,不仅提高了奶蛋白产量,而且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本研究综述了遗传、环境及草地管理等对牧草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在牧草体内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牧草体内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受到植物种类、取样部位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影响。另外,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随温度、水分、盐等非生物因素及营养元素供应的改变亦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翠竹植物生长剂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喷施后 ,粮食作物增产 10 % 2 1% ;棉花、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增产 15% 4 0 %。生长剂在牧草上的应用报道很少 ,特别是在高冰草、鸭茅等牧草上还未见使用 ,为了科学的利用翠竹植物生长剂 ,了解增产效果 ,1994 1996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对优良牧草高冰草、鸭茅、草芦、猫尾草进行施用翠竹植物生长剂的试验 ,结果表明 :供试牧草增产幅度在 19% 30 % ,经济效益显著 ,见效快 ,使用简便、安全 ,是提高牧草生产力的一项有利措施 ,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澳大利亚科学家用遗传工程培育了一个高蛋白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用这种苜蓿饲喂绵羊可促进羊毛生长。这是澳大利亚透露的首例用遗传工程培育的植物。这些研究者工作在澳大利亚国营研究机构——联邦政府科技与产业研究组织(CSI  相似文献   

10.
<正> 有四种方法能增加植物群落的牧草产量:增加有用值被的垂直层,增加植物的种群密度,提高牧草种的生产能力和质量(Baumer,1982)。高产或优质牧草品种的增加,是增加其它牧草管理措施的结果。因为初级产品可以用植物能量(Singh,1981)测定出来,它也是牧草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Kothmann,1980)。一种植物转化太阳能为可消化能的生理机能,可以用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申时才  徐高峰  钱洁  李天林  张付斗  吴迪 《草业科学》2011,28(12):2209-2214
于2009年对贡山县5个乡镇的天然草地类型与分布、牧草资源现状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贡山县共有草地面积181 734 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6.35%;全县草地类型有5类、11组、60型;采集植物45科,193种,禾本科和莎草科各有40种和12种,分别占植物总数的20.7%和6.2%;其中可识别牧草类植物157种,食口性好的优良等牧草(87种)占牧草类植物总数的55.4%,中等牧草(53种)占牧草类植物总数的33.8%,而低等和不良牧草(17种)仅占10.8%。贡山县草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草地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草地局部退化严重以及侵略性害草危害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植物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片早衰是影响牧草和其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刻揭示植物衰老的分子机制,对于牧草等作物生产中采用适宜的延缓衰老技术,进而提高牧草作物的光合生产力和改善其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表明,植物衰老的起始、伴随衰老发生的生化代谢和生理过程变化,以及随植物衰老进程发生的外部形态特征改变,均是由一群衰老相关基因的特异性有序表达及其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对近年来有关植物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基因功能分类、表达调控和延缓植物衰老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从延缓植物衰老角度改善牧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补播对草地植被影响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综述了有关补播对草地植物影响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补播与草地植物之间的关系。补播能增加草层的植被种类成分、增加草地覆盖度、改善草群品质、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和减少有毒有害植物。经补播牧草尤其是补播豆科牧草,能使草地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等有所提高,使草地植物群落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草群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4.
我省地处高寒,气候严酷,草地生产力低下,草畜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草地畜牧业生产,随着草业科技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引进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提高牧草产量和促进牧草生长的植物生长剂,在我省草地更新改良中,试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人工草地使用植物生长剂一般每hm2可提高牧草产量56.44%,天然草地使用后每hm2可提高牧草产量41%。1我省植物生长剂的利用及发展现状。我省自1982年以来,共推广应用植物生长剂面积达15919.7hmZ,主要使用的植物生长剂有增产菌、ZT一1丰扰素、ABT生根粉、根瘤菌、植…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的牧草种子是草业与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推广使用为提高牧草种子产量开辟了新的途径。依据其作用效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与植物生长抑制剂两大类,目前以后者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两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与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重点论述了其对种子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14-2016年,在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半坡村白疙瘩东滩已建成的草原围栏区域进行了本次观测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围栏时间的延长,围栏区内的杂草数量在减少,牧草数量在增加,牧草总产量也在增加,截止2016年杂草总量减少了30%、牧草总产量提高了近60%。围栏封育3年植被盖度由33%提高到61%,提高了约84.8%;植物平均高度由30.1 cm提高到45.8 cm,提高了约52.2%,平均每年增高约5.2 cm;地上生物量增加了534 kg/hm2,可食牧草增加了546 kg/hm2。  相似文献   

17.
<正> 澳大利亚科学家用遗传工程培育出一个高蛋白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用这种苜蓿饲喂绵羊可促进羊毛生长。这是澳大利亚透露的首例用遗传工程培育的植物品种。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工作在澳大利亚国立研究机构——联邦政府科技与产业研究组织(CSIRO)的植物研究所。科学家把含有丰富硫元素的氨基酸基因密码从一种豌豆籽实中转移到其它植物叶面上。众所周知,饲料中的含硫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正> 在集约草地生产制度下,新西兰在草地农艺学中运用了植物生理学原理,使牧草生产及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本文将通过若干实例来介绍草地农艺学的不同方面以及如何在这些方面运用植物生理学原理来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一、牧草再生潜力永久性草地在反复放牧(刈割)利用后必须具有恢复生长的能力。而影响草地再生  相似文献   

19.
<正> 饲料质量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植物种类和混播牧草的组成;植株生长阶段;牧草的生长条件,特别是施用石灰、肥料和灌溉的制度;防治杂草的措施等。上述各因素中有决定性的是植物种类和混播牧草的组成。豆科牧草或者禾本科与豆科的混播,比禾本科牧草更能保证动物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刈割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朱珏  张彬  谭支良  王敏 《草业科学》2009,26(2):80-85
刈割是一种常见的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它可以通过两方面途径来影响牧草产量及品质。首先,刈割可以利用植物的补偿性生长,促进牧草生长并提高牧草产量。其次,刈割可以利用植物均衡性生长特性,改变牧草营养物质的沉积和分配方向,进而影响牧草品质。常见的刈割包括刈割频次、刈割时间和刈割方式。全面综述3种刈割对牧草产量及品质影响和相应作用机理,为适当利用刈割提高牧草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