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色稻含氮化合物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品种彩色稻含氮化合物含量的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增香潜力大的彩色功能稻种质资源,为彩色稻的增香研究提供可行性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糙米的全氮含量高低依次为上农红粳上农黑糯红香玉白巨胚绿稻黑巨胚红玉巨胚;可溶性糖含量高低依次为上农红粳红玉巨胚红香玉白巨胚绿稻红巨胚上农黑糯;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依次为红玉巨胚黑巨胚白巨胚上农黑糯绿稻上农红粳红香玉;L-脯氨酸含量高低依次为白巨胚绿稻红玉巨胚上农黑糯红香玉黑巨胚上农红粳;并且各品种间各生理性状差异极显著。上农红粳、上农黑糯、红玉巨胚、绿稻糙米的L-脯氨酸含量与糙米总氮含量正相关;上农黑糯、绿稻、黑巨胚、红玉巨胚的L-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其中绿稻为显著负相关);上农红粳、上农黑糯、绿稻、红玉巨胚谷粒颖果的L-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负相关,并与总氮含量正相关。因此,上农黑糯、绿稻、上农红粳、红玉巨胚的增香潜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和"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中山市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对香稻品种象牙香占和美香占实施"增香"栽培技术、对非香稻品种金农丝苗和华航31实施"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研究新型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香稻香气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以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增香"栽培和"强源活库优米"栽培处理的水稻品种光合生产能力在生育后期优势明显,促进了水稻生育后期的物质生产和积累;同时,"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籽粒2-AP的含量,达到了浓香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黑糯米药用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黑糯是我国古老的名贵珍品,具滋补作用,有“药米”之称。作者从6个省征集了黑灿糯稻品种6个(云南黑米、湖南紫米、矮血糯、龙晴4号、东兰墨米、汉中黑糯),黑粳糯品种1个(贵州黑糯),红灿粘品种2个(红米1164、籼粘6848),对照为普通粳糯、籼糯、粳稻和籼稻。分析了黑糯米中药用有效成分,以进一步发掘利用我国丰富的黑糯资源。  相似文献   

4.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长期并广泛种植的,品种类型较为丰富多样,并与当地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类地方特色稻品系,具有抗寒、抗病、耐瘠、耐旱、耐涝、耐荫等优异性状,且稻米营养品质优良,气味芳香浓郁。贵州黔东南是香禾糯的主要种植区域,而香禾糯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黔东南香禾糯的研究状况,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秦稻2号(原名黑珍珠),是陕西省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从矮秆品种黑香粳糯大田天然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属粳糯性中晚熟品种。与对照品种黑香粳糯和黑优粘比较,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耐寒抗逆性强、株高适中、米色黑、易糊化,适口性好等特点,是食用、酿酒加工的理想品种。2000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陕南及同生态类型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闽糯580”     
“闽糯580”是省稻麦所和龙岩地区农科所合作从IR2061/KPt的后代材料中选育成的籼型糯稻新品种。经与龙岩酒厂合作进行酿酒试验表明,该品种是当前酿制优质新罗泉沉缸酒较为理想的原料品种。其出酒率比酒厂常用材料高16.69%;酒样清亮透明、浓厚纯香,酒色协调,酒液酸度及含糖分比通常用的糯米原料佳。闽糯580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在龙岩城郊及厦门,龙溪等闽南平原可作迟熟早稻栽培。其他地区宜作连晚或单季稻栽培。全生  相似文献   

7.
香白糯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早熟的果蔬型糯玉米单交种.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玉200103)并定名为“香白糯”,是广东省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至2009年止.该品种一直作为广东省糯玉米区试的对照品种.已在广东省范围内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超过4万hm^2。  相似文献   

8.
秦稻2号     
何瑞林 《作物研究》2004,18(4):278-279
秦稻2号(原名黑珍珠),由陕西省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从矮杆品种黑香粳糯大田天然变异株中选育而成,属粳糯性中晚熟品种.与对照品种黑香粳糯和黑优粘比较,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耐寒抗逆性强、株高适中、米色黑、易糊化、适口性好等特点,是食用、酿酒加工的理想品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李万明 《中国稻米》2002,8(5):26-26
杂交中稻套种糯稻栽培能提高稻田利用率 ,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经多年试验摸索 ,总结出了一套既能使一季杂交中稻增产或不减产 ,又可多收糯谷的杂交中稻套栽糯稻技术 ,该技术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实现该技术 ,糯稻品种选择是基础 ,杂交中稻宽窄行条栽、丰产栽培是保证。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糯稻品种筛选试验杂交中稻选用冈优725,糯稻选用南溪大酒谷、背背糯、大糯 -2、糯谷4个大穗大粒糯性好的高秆地方品种及籼型糯稻品种荆糯6号等品种。2.套栽糯稻密度试验采用杂交中稻冈优7…  相似文献   

10.
陈红伟 《茶叶》2002,28(1):56-56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除各茶区普遍栽培的地方品种和新选良种之外 ,全省境内还生长着较多的野生茶树以及茶树在驯化、栽培、利用过程中存活下来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老大茶树。这三种类型的古茶树 ,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的活物证 ,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将建国以来在云南境内发现的大茶树简介如下。1 .南糯山大茶树 :1 95 1年 1 2月发现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海拔 1 30 0米的山箐中 ,高 5 .5米 ,主干直径 1 .38米 ,树幅 1 0米 ,属栽培型古茶树 ,当时考证其树龄达 80 0多年 ,被尊称为栽培型“古茶…  相似文献   

11.
糯两优561是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的香型糯稻不育系糯56S与香型糯稻恢复系香糯1号配组而成的全香型两系优质杂交中籼糯稻新品种。2015年宁德市农科所从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试验试种,表现群体整齐,抗倒、抗衰性较强,适应性,稳产性和丰产性较好,熟期转色好,稻米品质优,具有香味等特点。介绍了糯两优561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甘垦5号(原代号:垦啤黑糯1号)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选育的黑色食用糯大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2012年通过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甘认麦2012001).该品种支链淀粉含量高,加工品质较好,是国内选育的第一个糯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郑黑糯2号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03为母本,郑黑糯04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身的优良黑糯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杨立柱  安利 《园艺与种苗》2019,(4):36-37,41
[目的]探索盐碱地区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方法]在盐碱地避雨棚栽培条件下,考察了20个供试葡萄品种的成活率和结果率。[结果]蜜汁、醉金香、早夏无核、着色香等品种的成活率和结果率表现较好,均达80%以上,且树势较强,可从中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栽种。[结论]盐碱地区葡萄避雨棚栽培有利有弊,可酌情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5.
肖培村 《作物研究》2004,18(4):263-264
内香优3号   品种来源:内香优3号是四川内江杂交水稻中心利用自育的优质浓香不育系内香3A与抗病优质恢复系内恢99-14配制的香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稻米品质优良,稻米有清香味,抗性强,易栽培,具有优质、高产、高效特色,特别适应稻作生产品种结构调整对新品种的需要.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淮科糯2号是2006年冬季在海南以自育超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为母本、自育紫糯玉米自交系黑-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抗倒、抗病、大穗型超黑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1004。  相似文献   

17.
鲜食甜糯玉米促早栽培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引进的6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在早播早促栽培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可在永州及相似气候的地区推广种植。其中以中糯301产量最高,湘玉超甜1号为甜玉米品种中产量最高,可作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9,(4):15-17
红糯优36是用糯稻不育系红糯1A与糯稻恢复系R4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糯性优良、丰产稳产等特点,201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优质早籼糯品种越糯0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糯06系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和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农科所合作选育的中熟早籼糯品种,具有熟期适中、品质优、糯性好等特点,是制作糯米粉、酿制黄酒等食品的上佳品种,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研究了气雾栽培对碧早香、福鼎大白、丽早香和惠明茶1号4个茶树品种短枝扦插的成活率、叶绿素SPAD值、生长势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雾栽培条件下4个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叶绿素SPAD、生长势、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绿素SPAD、生长势和根系形态均随栽培时间增长而增加,均表现为碧早香>福鼎大白>丽早香>惠明茶1号;根系活力在生根后30 d整体出现高峰期,表现为生根后30 d>生根后40 d>生根后20 d>生根后10 d,根系活力最高的是碧早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