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子法规定,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无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行为违反了种子法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种子买卖合同无效。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种子对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农民就有可能获得好收成。反之,也有可能给农民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管理都十分重视,建设管理队伍,严把市场准入,组织巡回检查,查处违法经营,打击违法犯罪等,从而使种子生产、经营秩序逐步得到规范,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本文在分析近2年毕节市种子市场管理的成效、经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搞好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型社会下,我国农作物种子行业逐渐脱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格局日趋多元,行业合作与渗透也日益复杂.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与问题。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和违法生产经营等非法行为给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工作带来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部门分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资源投入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工作,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粮食作物种子,往往由于年度间需要量难以掌握、质量变数大、价格又偏低,农业生产对其的需求是刚性的,客观上需要商家确保供应(这必须建立在种子积压的基础上)。由此。种子企业对这类种子不愿经营,经营利润率低,积压转商出现的亏损风险太大。而农业种子管理部门由于不能对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销商如雨后春笋,数量剧增,县级种子经销商迅速成长为种业市场的销售主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销商户及其网点达到20多万个,继续呈裂变增长和迅速膨胀的态势。今天种子市场呈现出种子管理规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品牌多元化、品种和服务同质化、  相似文献   

6.
大麦集食用、饲用、工业原料三元为一体,种植大麦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概括大麦种子生产失控、种子经营推广乱、种子质量差、深加工水平低等问题,探索了相应的品种鉴定(认定)或登记制度、生产申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强化违法行为的打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和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只有提高认识.准确定位.解决问题.加强管理,才能发挥其在种子管理工作中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才能有效地保障当地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才能推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者必须先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凭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随着经济的发展,种子经营者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大,正确理解农作物种子经营有效区域,对处理种子案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提高种子质量水平和监管手段,开展了玉米杂交种和小麦常规种子生产田间检验、种子扦样、商品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等方面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种子田间质量控制措施,种子扦样、分样方法和提高扦样代表性技术,简便高效的种子检测技术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查方法实现了种子质量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大麦集食用、饲用、工业原料三元为一体 ,种植大麦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概括大麦种子生产失控、种子经营推广乱、种子质量差、深加工水平低等问题 ,探索了相应的品种鉴定 (认定 )或登记制度、生产申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强化违法行为的打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种子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越来越大,种子监督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种子质量全程管理,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种子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用种安全,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现代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种子管理工作者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作物种子市场的多元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更新速度加快,种子经营单位和从业人数越来越多,使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切实加强种子管理,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好育种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是种子管理工作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农业部颁布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领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行业准入门槛要求偏低。随着种子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已发生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06年底.全国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达到7613家.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种子体制的不断理顺和种子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山丹县种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种子生产经营初具规模.种子市场管理逐步规范.高产优质品种不断涌现.种子生产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不断提高.在该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从事杂交棉种子生产的经验,针对长江流域棉区现行的杂交棉种子生产受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体制的制约,出现生产基地非常零散,种子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的现状,提出了基地选择,备好备足亲本种子,控制好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种子法》实施以来,尤其是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2006]40号文件)出台以来,我市种子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种子市场经济已经形成,种子市场更加开放,以行政区域划分经营格局的传统习惯已被打破,科技投入增多,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却存在体制不顺、职能不清、经费不足等问题,滞后于种子行业的发展。本文拟就如何强化部门职责,完善管理体系,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种子法》颁布实施到国办发(2006)40号文《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再到《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颁布,并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安吉县种子市场也从垄断经营到逐步开放,再到百家争鸣。近年来,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农资经营人员和个体经营者不断加入到种子经营行列,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配套管理规章和GB20464-2006((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的全面实施.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和种子产品包装标识已逐步趋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种子质量的监督检查与检验也逐步趋向标准化和法制化。为了搞好种子质量管理.必须将种子外部包装标识识别与内部质量检测结合起来.而种子内部质量抽检的基础工作和首要内容是科学、准确、标准化扦样。  相似文献   

19.
伊农种业是一个以新疆伊犁农四师农科所为依托,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国营科技型种子企业。下设科研部、良种繁育部、种子经营部、农药经营部。2001年取得新疆自治区及新疆兵团种子管理总站颁发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注册资金518万元。伊农种业地理位置优越.特别适宜制种业的发展.可生产、经营各类作物常规种及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棉种发芽试验是种子生产检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种子生产经营和目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种子收购入库时做好发芽试验,可及时掌握种子的质量状况,为种子加工提供较为精准的静态数据;种子加工销售时做好发芽试验,可有效避免加工销售发芽率偏低的种子,减少供用双方的质量纠纷和经济损失。目前,在生产加工上,棉种发芽试验一般是用砂床发芽,即先将砂子洗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