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建稻麦科技》2013,(4):20-20
2013年11月23日,农业部在京成立第一届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实现我国农作物育种和现代种业的突破性发展,必须凝聚力量,加强种质资源深度评价和创新力度,建立完善高效的种质创新技术体系,创制具有突出优势的新种质材料,为作物育种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是隶属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管理,经贵州省编委(省编办发[2004]236号和[2008]115号文件)批准设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2008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启动运行。主要从事粮、油、果、菜等主要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开展作物种质资源安全永久性保存技术、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以及数据库与信息化建设;开展中药材资源收集与保护、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设有办公室、稻种资源研究、旱粮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中药材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室、中药材育种栽培研究室、中药材开发利用研究室、种质保护与综合利用研究室等内部机构。  相似文献   

3.
《福建稻麦科技》2012,30(2):47-47
据农业部预测,2012年夏秋全国农作物病虫发生形势严峻。为此,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28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努力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努力实现确保粮食“九连丰”、力争“九连增”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后,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数值计算、农业信息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目前,世界上已有10多个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品种资源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我国先后在CROMEMCO,UT-20、IBM PC-XT、PDP 11/23等微机上建立了水稻品种资源管理系统,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家蚕品种信息的管理、检索和汉字输出系统,柑橘品种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太湖流域水稻资源数据库等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8月9日,四川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升级、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事关国家供种安全,要以负责态度、务实作风把优势制种基地建设这一国家决策规划好、  相似文献   

6.
《玉米科学》2006,14(6):F0002-F0002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是2003年在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玉米研究力量的基础上依托农作转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成立的玉米科研中心。中心下设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功能基因组学、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转基因与分子育种、品种选育、栽培生理、玉米信息7个研究室以及海南、昌平和廊坊3个试验站,  相似文献   

7.
正2月8日,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当前经济形势下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省委常委副省长余欣荣在六安市领导张韶春、权俊良,裕安区领导高斌、王仲儒及市等一行领导的陪同下,莅临徽六茶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下午两时,省委常委副省长余欣荣等相关一行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增强国家棉花种质资源中期库的供种能力,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快、更好的应用于育种和基础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建立了棉花品种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发放利用的网络体系。在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棉花种质资源保护收集、编目与繁种入库"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棉花种质资源中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8月20日表示,2013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夏粮增产39亿斤,早稻农业部预计增产15亿斤。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的秋粮,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夺取丰收依然有许多有利条件。余欣荣是在农业部网站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发布上述预测的。余欣荣指出,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夺取丰收依然有许多有利条件,包括种植面积增加、政策扶持有力、灾害影响只是局部性等。  相似文献   

10.
《福建稻麦科技》2014,(3):75-75
8月13日,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新一轮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对于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建设种业强国,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各地各级农业部门要准确把握当前种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扎实推进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5月10~12日,农业部武陵山区定点扶贫暨行业扶贫工作会议在恩施召开。5月11日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余欣荣、总经济师杨绍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中国农科院王韧副院长及农业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恩施州州委书记肖旭明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恩施综合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并亲临试验站育苗温室及恩施玉露加工示范厂考察指导,考察过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编目的云南稻种资源为基础,将已收集的6100余份云南稻种资源50多个性状近30万个数据规范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建立了云南稻种资源原始数据库,并研制成云南稻种资源地理分布图集。  相似文献   

13.
水稻等重要作物种子的保存与管理体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种植业可以追溯至距今10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我国有丰富的作物品种资源,包括数以万计的农家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的不少品种,这些宝贵的材料是一个国家最具价值、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如果缺乏妥善的保存管理方法,保存不当,就会使品种资源遭受严重的损失。有效保存优良种质资源的关键是现代化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与利用。本文就国内外水稻等作物种子保存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种子贮存现状进行了调研及分析,为未来如何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澍才  吴燕 《杂粮作物》2001,21(3):26-27
现在全世界已已上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610万份,国际农业磋商小组(CGIAR http;//www.cgiar.org/),下设16个研究中心,保存种质资源60万份,其中国际植物基因资源研究所(IPGRI)是16个中心之一,是研究和协调国际作物种质资源的主要机构,我国收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36万份,建成了国家作物种质基因库和国家作物种质信息系统,对30万份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和编目,对20万份资源材料进行了步的抗病史,抗逆性和优异性评价,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子标记评价大豆种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邱丽娟  常汝镇 《大豆科学》1999,18(4):347-350
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大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九五”期间承担了大豆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利用生物技术创造农作物特异新种质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经地三年的研究,已完成大豆耐盐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在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基因标记、大豆遗传多样性评价、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种质创新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3月8日,农业部连续4年举办的第4期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在京开班。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培训班上强调,要深化改革,砥砺创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争当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科技成果提供者、改革实践者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者。余欣荣指出,目前我国种业改革举措已经落地生根,种业发展成效显著。在启动权益比例试点、推进南繁规划建设、开展品种联合攻关、推动科技人员流动等方面,敢啃硬骨头,接连突破重点难点。种子企业抢  相似文献   

17.
宁冬10号(冬育1号,02AW5010)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以墨西哥小麦和国内冬小麦品种常规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科学》2007,26(5):F0002-F00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是“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吉林分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设有杂交大豆、大豆育种 、种质资源、大豆栽培等7个研究室,高级研究人员17人。  相似文献   

19.
本书总结了历年来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茶树)成果,并从资源收集与保存、资源创新利用、品种选育和产业开发等方面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及保靖黄金茶等五大地方特色茶树资源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优异种质的筛选是苎麻种质多功能开发与创新利用的前提。本文以国家苎麻种质圃数据库中1400多份种质的鉴定数据为基础,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对《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规程-苎麻》中苎麻优异种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为优良种质数量控制在验证种质的23%以内,确实优秀非普遍性,特异种质表现珍稀仅占整个验证种质的6%左右。研究结果说明《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规程-苎麻》中优异苎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性状和指标范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它在优异苎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