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1~1982年由民航沈阳管理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民航总局科研所和台安县农业局共同协作,在台安县进行了飞机低容量喷洒乐果乳剂防治高粱蚜试验。为了达到低容量喷雾的要求,民航22大队改装了超低容量喷洒设备,使喷液量由0.1~0.3公斤增至1公斤左右,农药剂型改乐果油剂为乐果乳剂,每架次喷洒面积为800~1000亩。1981年试验作业8架次,面积为3365亩,示范作业62架次,面积为49600亩,1982年试验作业9架次,面积为4500亩,生产防治作业94架次,面积为74800亩。两年来总共飞行作业173架次,防治面积达132265亩。在防治效果不低于常规喷雾(95%以上)的情况下,提  相似文献   

2.
1979年4月15日至16日,我们在宁陵县程庄林场应用敌敌畏马拉松油剂,对杨尺蠖进行一次飞机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本次防治共飞行二架次,防治面积达16000亩,每亩成本平均0.74元。防治效果良好,死亡率在97%以上。一、基本情况国营程庄林场,位于宁陵县城西北,地处黄河故道,土质为脊薄沙碱土。本场现有人工林25000亩,多为十余年生的加拿大杨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是我国高粱、玉米和谷子等杂粮作物的主要害虫,建国30多年来曾进行过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近年来玉米螟对作物穗期为害日趋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已成为生产上极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我们于1981~1984年在台安、铁岭、黑山、盘山、辽中和法库等县,开展了应用飞机喷洒技术防治穗期玉米螟的研究。4年来试验作业115架次,面积为4.72万亩,示范作业1158架次,面积为46.2万亩。总计试验示范1273架次,面积为50.92万亩。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飞机喷洒技术防治高粱穗期玉米螟效果为65%左右,兼治高粱蚜效果达95%以上,取得一药治两虫的艮好效果,为高粱上的两大主要害虫同时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2017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出现了严重的蝗灾,面积达899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514万亩,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为制定防治蝗灾的策略提供参考,分析了2017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发生的气温、降水和终霜时间等影响蝗虫生长的关键气象条件,并总结了蝗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1979年选择适宜于使用的除草剂种类,通过小区试验提出苗床化学除草的经济有效方法.1980年在盐城、射阳两县多点示范,苗床化除面积460多亩,效果在90%以上.1981年在盐城地区大面积推广,初步统计苗床化除面积达3.1万亩,占整个苗床面积的51%.  相似文献   

6.
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是六十年代新发展的一种农药使用新技术,从1975年起先后对蚊、蝇、粘虫、棉铃虫、蝗虫、杨尺蠖和松毛虫等进行过多次防治试验,都显示出这种防治方法的优越性。为了摸清飞机超低容量喷洒马六油剂防治东亚飞蝗的效果。1979年在中牟县东漳和狼城岗两公社进行了一次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们用东方红—18A 型背负式机动超低容量喷雾机,在长沙市东郊地区东岸公社杉木大队第十生产队、和湖南农学院实验农坊第五生产队稻田内,对几种重要水稻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面积达50余亩。通过大面积实验证明,超低容量喷雾对水稻许多重要害虫具有防治效果好、工效高、减轻劳动强度、省药、防治及时,残效长,节省防治费用等特点,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是迅速实现植保机械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我们的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二年推广毒饵治蝗,规模之宏大、效果之显著,在我国治蝗史上尚属创举。总计施用毒饵防治蛀虫的有河北、山东、平原等三省二十一个县,防治面积达八十万亩。推广毒饵不仅迅速消灭了今年的蝗虫,并且奠定了今后更大规模地应用毒饵治蝗的基础。中央农业部鉴于一九五二年推广毒饵的成功,已计划在一九五三年扩大毒饵治蝗的面积到四百万亩。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1,(9):9-10
据农民日报,“十一五:期间,我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国防治草原鼠害9623万亩,虫害7928万亩,利用生物、生态、物理等可持续控制措施防治草原鼠害比例达77%,防治草原虫害比例达42%,和“十五”期末比较,  相似文献   

10.
扑虱灵(Applaud)是国内外新近开发的选择性昆虫生长调节剂。镇江市植保植检站与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协作,于1986年起用本省合成并生产的扑虱灵,在镇江市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试验示范工作。其中1987年除小区试验外,用10%的乳油示范面积30亩,1988年用25%的粉剂进行了用量、防治适期及与常规农药混配的试验,並设两个400亩田的示范区,全市示范面积达1000亩。现将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乐亭县王滩镇是一个葡萄生产大镇,全镇葡萄种褴面积在1.5万亩左右,主要品种为玫瑰香、巨峰等,近些年来,葡萄裂果病比较严重,因此造成的损失巨大,为了做好葡萄裂果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果农损失,王滩镇的农业技术人员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葡萄裂果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并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在全镇推广普及,经调查统计,两年累计推广葡萄裂果病综合防诒技术1.6万亩,  相似文献   

12.
戴有富 《农技服务》1996,(10):30-31
<正> 为探索我区水稻病虫害防治途径,我们从1983~1986年进行了以防治稻瘟病为主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1987~1991年在全区10个县(市)推广综合防治技术,1991年全区水稻病虫害综防面积达26.76万亩,占水稻面积的23.26%。结果全区稻瘟病发生面积从1986年的30.78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防治卫生害虫,从对原药、溶剂、乳化剂等的选择上.进行苯醚菊酯·丙烯菊酯超低容量喷雾剂的研制,该剂量型既适用于热烟雾机使用,又可适用于超低容量喷雾用。苯醚菊酯.丙烯菊酯超低容量喷雾剂杀灭家蝇有良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城镇居民密集区室内外蝇媒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1977年进行了棉田套种箭舌豌豆控制棉蚜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次年示范推广,逐渐发展为部分社队控制蚜害的主要手段,套种面积每年达三四万亩.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较长时间地控制棉蚜危害,大大节省防治工本,而且可以增肥增产,提高棉花品质.现将试验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直播稻在我市推广面积已达6万多亩,但大面积生产上生育前期常发生秧苗黄瘦僵苗,为此两年来我市应用壮秧营养剂进行了针对性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0%康福多水分散性颗粒剂10 ̄20g/hm^2(有效成分)和20%康福多浓可溶剂14g/hm^2防治菜蚜效果优良,持效期达21天,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些年,为解决农药的污染问题,人们曾进行多种努力来减少或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这些工作虽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生物、物理防治的研究和实施,农作物抗病虫品种的培育、推广,以及昆虫激素的研制、应用等等,但还不能大量的代替化学农药,特别是对暴发暴食性病虫害的防治。这就促使人们从改进施药技术上减轻农药的污染,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的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就是这方面较突出的成果。超低容量喷雾虽  相似文献   

18.
硼是棉花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元素。在缺硼棉田及时施硼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改善棉花品质的作用。1983年,由民航广州管理局、民航河南省局、周口地区农科所、西华县棉办等单位协作,在西华县进行了棉花飞机喷硼试验,共飞行十二架次。棉田喷硼面积6255亩,在伏旱严重的情况下,获得亩产皮棉142.6斤,比对照增产20.4斤,  相似文献   

19.
1 实施概况黎川县水稻免耕栽培从2002年开始试验示范,逐年加大了推广力度。2002年试验示范面积为150亩,2003年扩大到3020亩,2004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72亩,其中早稻及再生稻免耕面积为6036亩,一晚(中稻)免耕面积4036亩。二晚免耕仅组织示范20亩,主要摸索和积累经验,为今后加大推广力度积累经验作好舆论和技术准备。在今年水稻免耕栽培面积中,开展免耕抛秧面积为  相似文献   

20.
生物农药应用现状1978年,四川省开始试验示范苏云金杆菌(Bt)防治菜青虫、烟青虫以及稻苞虫、粘虫等食叶害虫,到1985年已推广600吨左右,应用面积达300万亩,防效80%以上。Bt制剂已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防治稻苞虫、粘虫、水稻螟虫、棉铃虫、菜青虫、玉米螟、桃小食心虫等,全省每年使用200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