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苗春林 《内蒙古草业》2004,16(4):39-40,58
内蒙古南海子湿地是包头市唯一的一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1585hm^2,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融城市、黄河、湿地于一体,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本文通过对南海子湿地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发展对策,从而对整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典型和范例。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也是黄河上游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参照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做了初步估算,以便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5.76~71.54亿元/a,是所在地玛曲县生产总值的15~19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环境成本均高于全国和全球水平。高额的环境成本,是造成该保护区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导因素。因此欲从根本上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必须转变草地粗放经营模式,实施高效集约化畜牧业生产模式和草地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目前旅游业重点发展的形式,黄河湿地旅游是系生态旅游之范畴。内蒙古自治区这些年重视生态旅游,特别是近2000年开始关注黄河湿地,近些年出现以黄河湿地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但是相应的有关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较少,具体研究以县境内的黄河湿地旅游研究几乎是空白。“黄河—湿地”是磴口县重要的原生态环境,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将对磴口县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湿地资源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区域特性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为保护好这些资源,本文对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阶段已完成吉林省湿地保护十年规划、建立了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基础工作逐步加强、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资源合理利用成就显著、广泛开展了湿地宣传教育与国际合作等成绩,但也存在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湿地缺水、湿地破坏严重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湿地保护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功能显著,占地面积小的宝贵地带,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湿地是城市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目前城市湿地的保护措施及恢复技术,旨在为我国各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首曲—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试验和调查,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从11类服务功能方面对黄河首曲—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估算,旨在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及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玛曲高寒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59.42亿元/a,是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6.65倍。其中以水文调节功能最大,为57.72亿元/a。其次为水源补给、文化科研、营养循环与储存和气候调节功能,分别为32.43亿、12.50亿、12.38亿和11.37亿元/a,环境净化、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大气组分调节功能,分别为9.24亿、8.48亿、8.31亿、5.67亿和1.09亿元/a,休闲娱乐功能最低(0.23亿元/a)。充分说明,玛曲高寒湿地是"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蓄洪区,是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保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马一昕 《野生动物》2008,29(2):110-1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如何管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给予关注的问题.本文引入城市湿地管理的3R理论,强调在充分发挥城市湿地的娱乐功能基础上,争取广泛的公众支持,以开展恢复湿地自然水文特征为目标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同时,积极支持对城市湿地的科学研究,以更好的指导恢复和娱乐项目的合理进行.  相似文献   

8.
三、保护拉姆萨尔名录之外的湿地 1.合理利用湿地拉姆萨尔公约第3条 (1)要求成员国“履行为了合理的利用本国湿地资源而制定的计划,而不管是否已被列入拉姆萨尔名录”。合理利用(Wise use)一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在卡利亚里会议序言中表明:湿地合理利用,包含湿地生物学特征的保持的内容,即不仅是保护自然,而且还包括持续开发利用。在某些开发规划中,公开承认保护湿地生物学特征的重要性,与传统的想法相比,无疑是重大的进展。各成员国意识到“完善国家资源保护政  相似文献   

9.
草场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护好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生态,是保持青藏高原生态链完整有序的重要一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主要依靠自然恢复原有植被,适当进行人工促进。用"3S"技术对黄河源玛曲草场开发进行生态耦合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对保护整个黄河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黄河故道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科学实施湿地开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调蓄性湖泊(洞庭湖)和亚洲最大的内陆湿地,维系着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保护和修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市场价值法、防护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消费剩余、条件价值法,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18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洞庭湖区服务功能总价值1733634×104元。其中,社会服务功能价值(895759×104元)>调节、支持功能价值(765662×104元)>供给功能价值(102213×104元),分别占服务总价值的51.67%,42.43%和5.90%。若以其产品可进入经济市场与否来划分,具有市场价格的服务的经济价值(985863×104元),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间接服务的生态价值(747771×104元),它们之间比约为1∶0.76。本研究结果可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开发的对策制定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草业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点。提出草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全局,要抓住机遇,推进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草的生态屏障功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充分发挥草的经济功能,确保草业产业化顺利推进;充分发挥草的人文社会和其他功能,促进资源利用,推动社会进步;加大宏观政策研究力度,促进现代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几千年来,传统藏族文化对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世纪由于外来文化迅速扩张,对藏文化的冲击给藏区生态系统保护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发挥传统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美丽中国"作为在宪法中崭新宣示和确立的法理念,凸显生态环境价值的高度性、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性。草原生态环境是承载"美丽中国"法理念的战略领域和空间。"美丽中国"法理念是指导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保护的重大法理念,要按照"美丽中国"法理念的要求全面提升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及其实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法治的战略定位;完善草原产权制度、草原产业制度、草原公共设施和产品投入建设制度、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草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等;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到位性和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5.
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退化原因及综合修复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的实地调查和现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多重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日益恶化。在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发展节水型城市,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科研监测体系,强化环境法规和相关政策建设等措施方面出发,提出了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对策,实现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田是历史悠久的绿洲型灌溉农业区,以农业为主。和田地区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客观、准确地认识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对于和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针对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特征,分析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安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琳琳  顾长明 《野生动物》2012,33(3):172-175
安徽湿地资源具有面积大、类型多、分布不均、水系发达、水质差别大和生物物种丰富等特点。安徽湿地保护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湖泊围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江湖隔绝、生物入侵、基建和城市化对湿地保护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分析安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完善法规、加强科研宣教、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湿地监测网络、增加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全面推进安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观鸟旅游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黑龙江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分布着多种珍稀的鸟类(如东方白鹳、白琵鹭、大天鹅、长耳鸮等),可利用丰富的湿地鸟类资源,建设观鸟旅游平台,形成有特色的生态观鸟产业,带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了泰来县居民对观鸟旅游的认知、态度,发展湿地观鸟旅游的可行性及对泰来县生态减贫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划和方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及湿地鸟类的保护和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5,自引:14,他引:21  
草原是西部地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关键。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草原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草原生态环境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引发机理,查明了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确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解决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经济落后和社会不稳定的有效途径。总体建设上突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遏制土地荒漠化;区域建设上突出水源涵养区、风沙区、水土流失区和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上突出区域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并提出了西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