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饲养密度要适宜。集约化养猪要求每头猪需占有1m2的使用面积。密度过小,不利于充分利用圈舍面积;密度过大,容易引起饲养应激,发生互咬症。夏季天气炎热,为防暑降温,可适当减少饲养密度。2 饲养方法要得当。科学养猪要求采用前高后低或一贯式快速育肥方式。必须采用充足的饲喂方法,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要有充足的饮水供应,避免出现口渴应激,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每1d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供猪叼食,这样既补充了维生素,又能克服饲养环境单调,防止猪互咬。3 饲料营养要全面。集约化养猪,猪不能自由觅…  相似文献   

2.
武深秋 《广东饲料》2002,11(5):37-37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猪的营养需求要满足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2猪的组群要合理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3饲养密度要…  相似文献   

3.
我场在建场初期,由于饲料单一,配比不合理,大群猪互相咬尾巴的现象非常普遍。经有关专家现场分析认为:从饲料上看,是氯化钠、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不足;从饲养管理上考虑,与饲养密度、转群及环境卫生等因素引起的应激综合症有关。近几年应用配合饲料、猪咬尾巴现象的明显减少,但也时有发生。根  相似文献   

4.
防制猪咬尾症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有效防制措施: 1.猪的营养需求一定满足 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2.猪的组群要合理 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相似文献   

5.
猪咬尾症发生的诱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猪咬尾现象频繁发生,损伤的猪尾部通常发生类肿胀、尾巴变短或者脱落,导致患病猪发育不良,猪群生长发育减缓,甚至死亡。当日粮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或者饲料配制不合理、生活环境单调、环境卫生条件差、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组群方式不合理、猪患有疥癣和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时,均可诱发猪咬尾症。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提供充足的营养、科学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定期驱虫、仔猪断尾等措施加以预防。探讨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全面提升生猪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猪咬尾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是异食癖的一种,异食癖是营养代谢 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综合症, 夏季过后尤其是8~11月份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 于18~80kg猪,尤其是24~40kg(12~14周龄)发病率 最高,发病的母猪较公猪多,据统计,被咬公猪约为 4.6%、母猪约为3.4%。 一、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大,饲槽空间陕小,限饲 与饮水不足,饲养面积每头猪小于1m2,以及同一圈 舍猪只大小强弱悬殊过大等均可诱发咬尾。 2.环境因素天气的异常变化、惊吓、猪乱窜群 等应激和猪舍光照过强也能引发咬尾。 …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据氟烷测验调查结果,杜洛克猪、大白猪和明尼苏打猪均为应激抵抗猪,约克夏猪和汉普夏猪应激发生率较低,长白猪的反应达40%~85%,皮特兰猪则高达94%。8.2加强饲养首先,注意饲料平衡。猪的生长发育与饲料平衡密切相关,因此特别要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其次,注意特殊需要,因猪受到应激刺激后,对营养需要量增大,特别是对硒和维生素E的需要量提高,故应在饲料中适量增添硒和维生素E。再者,注意不良环境影响,因猪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受影响,肌肉中高能磷酸化合物少,肌红蛋白下降,促进肌肉糖酵解…  相似文献   

8.
猪互残是规模化猪场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的常见问题,是一种行为恶癖,互相咬尾咬耳伤残对方,猪的模仿性很强,群内一旦出现1头或数头咬尾咬耳,其他猪都会随之。被咬猪很容易继发感染,出现流血不止、脓肿、败血。严重的甚至后肢瘫痪,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瘦肉型猪有一定的应激敏感性,当猪体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就是猪的应激综合症。1病因由于在饲养过程中追赶、保定、疫苗注射、温度过高或过低、环境发生突然变化、猪群互相嘶咬、殴斗,在猪群发生转栏或出栏时吃得过饱,出运过程中生猪相互挤压或饲料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猪体受应激源的强烈刺激,猪体本身不能适应,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多,最后陷入衰竭时,引起发病或死亡的病理过程。2预防对长期引起应激敏感猪,应减少骚动,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猪过度惊恐,并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减少栏内猪群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1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1.1饲养密度或猪群过大每头猪饲养面积不到1m2,它们相互接触和冲突机率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1.2应激因素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光照过强,猪受到各种惊吓等。1.3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性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如钙、磷和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1.4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有异味也发…  相似文献   

11.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 ,猪互相咬尾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大大降低 ,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 ,一般来讲 ,主要包括营养、环境、管理和疾病等几个方面 :当饲粮营养失衡时 ,会刺激猪只发生咬尾症 ;当舍内有害气体、温度和光照超标 ,或通风换气不良、饲养密度过大 ,会引起咬尾现象 ;当猪只患有贫血和体内体外寄生虫时 ,也会发生咬尾现象。笔者从引起咬尾的原因出发 ,制定了一套综合预防措施 ,供养猪生产者参考利用。1 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物质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  相似文献   

12.
猪咬尾症的病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   1.1 猪群密度过大,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可激发咬尾.这样的实例是不胜枚举的.如某猪场,饲养密度超过2.5头/平方米,几乎50%的猪尾巴被咬掉,虽然降低密度,但恶癖已经形成,一时不易改掉.   1.2 饲喂面积过小,也可激发咬尾.   1.3 猪群营养不足,饲料单一,多种维生素不足,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能量过高,食盐不足,咬尾增多,调整营养以后咬尾明显好转.   1.4 饮水不足,特别是没有自动饮水器的猪群,长期处于饥渴状态,咬尾行为增多.增加饮水量,保证水的供应后,咬尾较少.   ……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我们饲养的猪群,发生了猪咬尾现象。发生原因是猪群过密、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相互磨蹭、啃咬,一旦尾部出血就会被群猪咬舐;饲料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是猪咬尾的又一个因素。咬尾现象在长白猪、哈白猪较多,民猪少见;后备猪比成年猪多发。发现猪咬尾时,应立即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饲喂要点,养猪场必须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功能定位进行精细化饲养。乳猪饲养时要注重教槽料的使用,以使其平稳断奶;保育猪饲养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逐步换料,将换料应激降至最低,必要时可考虑药物保健措施;育肥猪饲喂时要注重采食对体重的影响,另外在出栏前遵守药物的休药期,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母猪饲养时要分阶段给予不同的饲料,禁止饲喂霉变饲料,同时还要注重维生素以及青绿多汁饲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15.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咬尾症。1发病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并栏饲养、饲槽空间狭小、限饲与饮水不足,均可诱发咬尾。  相似文献   

16.
正1 生猪咬尾判断误区育肥猪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咬尾现象,养殖户大多以为是饲料中缺少某种营养成份,其实并非完全如此。猪料中缺少某一种成份会造成猪的异嗜癖,如缺乏食盐、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正规厂家的饲料不会缺少这些营养成份。据观察,猪发生咬尾多发生在成群饲养和体重在10~40 kg体重阶段,体重超过40 kg很少发生,这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1.1 饲养环境因素1.1.1 不能充分竞争到槽位。1.1.2 高密度饲养  相似文献   

17.
正猪异食癖又称为猪咬尾症、猪恶癖症等。是一种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不适、饲料营养供应不平衡、疾病及代谢机能紊乱等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征。1临床症状猪群出现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有些猪还会咬耳朵或腹部。也有食粪、饮尿、拱地、母猪食仔猪等现象。据有关资料研  相似文献   

18.
鸡啄癖是因饲养管理和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因素等引起的综合症。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鸡啄癖给养殖户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避免此症的发生,根据本人20年来的实践经验,对鸡啄癖的病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1原因多数由于饲养管理和饲料调制不当(如饲料中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比例失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1.1饲养管理方面原因1.1.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活动空间受限制,鸡舍湿度过大、通风…  相似文献   

19.
饲养密度对保育猪前期生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头猪所占猪栏或所占猪舍面积来表示。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猪舍温度、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和尘埃微生物的变化的含量,也影响猪的采食、饮水、排泄、活动、休息等行为。例如,每圈养猪头数过多,或每头猪占的面积太少,都会增加猪的咬斗次数,休息时间和采食量都会减少。尤其是夏季,密度过大,会使气流降低,局部环境温度升高,猪的采食量减少,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下降,猪群也容易引发疾病。因此,适宜的饲养密度和群体大小对猪生长有利,如群饲猪比单饲猪吃得快,吃得多,增重也快。国内外虽然也曾对饲养密度对保育猪…  相似文献   

20.
姚秉懿 《养猪》2004,(2):25-25
猪咬尾行为乃是猪的“反不适应综合征”,即所有会引起猪感觉不舒适的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群发生咬尾行为。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替,猪群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单调,槽位不足,空气污浊,昼夜温差过大,光照过强,噪音刺激,寄生虫类侵害等,使猪烦躁不安;饲料中的甜味剂和香味剂过量,劣质酒精糟蛋白粉的糖醛味过浓,油类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