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技服务》2006,(5):39-39
1、彻底清淤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塘过剩的淤泥,然后再对池塘进行消毒或曝晒,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是,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其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其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池底始终处于缺氧状态,除了易引起“泛塘”外,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水质恶化,厌氧菌大量繁殖。对养殖池塘淤泥过厚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垂钓的城里人越来越多,这为休闲渔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不少养鱼户纷纷改建专供垂钓的养鱼池,集垂钓、售鱼、餐饮一体,养殖效益大增。但怎样才能最经济有效地管理好垂钓塘呢? 1. 清淤亮塘。垂钓塘多以养殖鲤鱼和鲫鱼为主,它们属于底栖鱼类,喜欢贴泥游动,容易弄浑池水而不易上钩,影响垂钓者兴趣。因此,改作垂钓塘时,必须彻底清除池塘淤泥,适当加深水层,这既有利于鱼类生长,又不致造成池水浑浊。  相似文献   

4.
张欣 《现代农业》2011,(12):82-83
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是加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暴发性鱼病对主要淡水养殖鱼类酿成极大危害。初步研究表明,其病原因子是细菌,但引起发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池塘环境恶化更是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各地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发病率高和危害严重者,以多年不清淤池塘为多。有的鱼池多年未清淤,淤泥深厚。其中有大量有机物堆积。高温季节下。由于细菌的腐败作用等因素加剧,引起水质恶化,造成对鱼类生长不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暴发性鱼病对主要淡水养殖鱼类酿成极大危害。初步研究表明,其病原因子是细菌,但引起发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池塘环境恶化更是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各地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发病率高和危害严重者,以多年不清淤池塘为多。有的鱼池多年未清淤,淤泥深厚。其中有大量有机物堆积。高温季节下。由于细菌的腐败作用等因素加剧,引起水质恶化,造成对鱼类生长不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马爱华  郑孝海 《新农业》2006,(10):40-41
池塘水产养殖放养种苗是关键,而彻底清整池塘又是苗种放养前的关键环节。清塘工作宜早不宜迟,主要工作包括清淤和毒塘。一、池塘清淤池塘清淤包括冲洗、曝晒、锄泥与翻耕、搬运、整塘5个步骤。1.冲洗淡水池塘可用水泵冲洗,冲洗后再用吸浆泵将淤泥清除。2.曝晒冲洗后排空池水,封  相似文献   

8.
1.彻底清淤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塘过剩的淤泥,然后再对池塘进行消毒或曝晒,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 1.适时清淤。鱼塘保留15~20厘米厚的淤泥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质的作用,如果淤泥过厚,应及时清淤改良。清淤一般在早春和冬季进行。先排干池水,清除淤泥,然后冻土晒塘,使用前再用生石灰消毒一遍。  相似文献   

10.
清淤排干池水,挖出过多的淤泥,经数日曝晒或冰冻,使土壤干燥疏松,以利于淤泥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和消除积存的还原性中间产物,杀死鱼类寄生虫和致病菌。 保持池水氧气充足 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培养水质,利用生物增氧;适时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经常注入地下水,补充池水溶氧。 控制池水呈弱碱性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改善淤泥通气状况,使其呈弱碱性。食用鱼养殖期间,每10~15天667m2施生石灰25~30公斤,不仅可以保持池水呈弱碱性,还可带动有  相似文献   

11.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低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低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池塘水质环境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特别是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是细菌、真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控工作,是加快鱼类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柄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相似文献   

14.
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类疾病不易被及时发现,治疗也很难奏效,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池塘环境受人为因素的控制,要防治鱼病就要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要改善池塘环境,如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河水、湖水、地下水、水库水作水源。因此,鱼病要以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作好鱼病防治工作对池塘养鱼十分重要。预防鱼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清塘工作清塘工作一般在每年冬季池塘鱼捕捞后,将池水排干,清除塘底过多的淤泥,让池底暴露在空气中日晒和冷冻一段时间后,用现化开的石灰粉或石灰浆全池泼洒,对各种病菌及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淤泥的钙化,防止细菌繁殖。另外,每年三月到十一月对池塘水底消毒一次,并用特殊药饵投喂3~4天,能起到有效防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夏秋季是精养鱼池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此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但也是高温、暴雨等不利天气和病害的多发期,池塘水质极易发生变化;及时做好水质管理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定期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减弱或消除老水对鱼类生长的不良影响。在夏秋季节鱼类生长的旺季,一般鱼  相似文献   

16.
冬季和春初正是养鱼池塘清淤改造的关键时期。现在一般的池塘都有5~20年的历史,时间一久,造成水浅、淤泥多,养鱼产量不高。如何选用好清淤机械,下面介绍几种适用于农村池塘机械的性能及适应特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池塘清淤改造与养殖效益的关系 养鱼实践总结了许多养殖的民俗谚语:“深水夺高产、宽水养大鱼、水干鱼净、水污鱼病、水阔鱼跃、水深鱼摇”。要想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这些都证明了鱼类生存环境的好坏与养好一塘鱼是密不可  相似文献   

17.
<正>1、培肥水质。鱼池常施草木灰,能提高水体中的磷、钾、钙、镁等元素的含量,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2、调节池水酸碱度。适宜鱼类生长的池水pH值为7.5至8.5,鱼池清淤并施用草木灰后,可使池水的pH值调整到7.5至7.8。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残饵、鱼类粪便等有机物质以及泥沙不断地沉积池底而产生淤泥。但淤泥过厚会使水体污染,若不及时清淤消毒就会成为各类病原体的储藏场所,继而引发鱼病甚至死亡,影响池塘的生产力水平。因此,要提高池塘养殖水平,积极开展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是渔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池塘淤泥的形成与危害  相似文献   

19.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隐藏场所。池塘环境清洁与否,直接影响着鱼类的健康。经过一年的养殖,各种病原体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再者塘基水冲塌漏,杂草丛生,塘底淤泥沉积过厚,又为病原体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因此必须坚持年年清塘消毒,才能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 一、清整池塘:每年冬天,待鱼出池后,排干池水,修补池埂,拔除池边杂草,并挖去过多的淤泥(可作为农业肥料和修补堤埂用),让池底  相似文献   

20.
鲟鱼属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池塘养殖鲟鱼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池塘条件 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3米,水质较稳定,水体溶氧值高,溶氧量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1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