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区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对油菜根肿病开展了不同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也不相同;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考察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不同药剂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在黄家寨村和大园子村,以3个播种期(间隔10~15d)、2种育苗地(大田育苗和山地育苗)、4个主栽品种(绵油33、中都油998、绵油14和绵油309)为考察因素,在油菜移栽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试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精制黄腐酸土壤调理剂4个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播种期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逐渐减少;育苗地的选择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大田育苗显著加重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而异地(坡地)育苗可有效防控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当地主要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病性较差,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显著;4个供试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各药剂推荐用量和施用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和延缓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栽培条件,辅以适当的药剂防治,可以有效防控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有效治理油菜根肿病的技术手段与治理对策,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了油菜不同抗性品种、同一品种在适播期内调整播期、病田增施生石灰及药剂消毒油菜播种穴洞土壤与苗后施药等技术措施对根肿病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田间平均病株率为3.75%,显著低于赣油杂8号等感病品种80%以上的田间病株率,在根肿病防控上具有明显的抗病性优势。油菜同一品种在相同区域播种,迟播较早播的田间病株率显著降低。病田施用生石灰和不同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菜根肿病的病株率及为害损失。试验证实抗病品种的应用在根肿病防控中具有显著作用;油菜在安全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病田施用生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及采用土壤消毒和油菜苗期药剂干预等措施,对油菜根肿病均具有一定的控制效应。综上所述,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油菜品种播期的合理安排、病田生石灰的安全使用及苗期药剂的早期干预,对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控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先后用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对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桶栽、盆栽和大田栽培等条件下的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根肿病对巍山县油菜产业危害不大,对油菜的侵染危害,前期明显重于后期,轮作、水肥管理水平影响根肿病的发生。在巍山县主栽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中,以花油3号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2016年城固县油菜生产上,发现了油菜根肿病的发生,造成减产35—50%左右,为有效防治,特对油菜根肿病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为下一年度品种布局、病害防治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埃及吹绵蚧在砂糖桔上的发生情况,采用5点取样法对其发生情况及特点进行了调查,并选用25%优乐得1000倍液、95%机油乳剂100倍液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高要市部分的砂糖桔果园上全年可见埃及吹绵蚧危害;25%优乐得1000倍液10 d和30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达87.1%和72.7%. 95%机油乳剂100倍液7 d和30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达81.1%和42.1%,2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菟丝子在平榛寄主上的危害特点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试验筛选出经济有效且安全的防治药剂。[方法]对铁岭市平榛主产地区的受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观测分析发生规律;选取4种药剂品种进行防治筛选试验。[结果]铁岭市榛林总面积129万亩,其中受平榛菟丝子危害面积达30%以上。菟丝子发生危害与林分条件、空气温湿度密切相关。药后30d,48%地乐胺400倍液和榛丰Ⅲ号有较好防除效果,且对寄主安全。其他药剂品种效果不理想。[结论]48%地乐胺400倍液和榛丰Ⅲ号是防除平榛菟丝子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的流行时期、有效用药种类及防治指标,以蜜汁、红乳、左优红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选用5种化学药剂、4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应用SPSS20.0软件对3个品种的调查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构建病害流行动态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经Logistic模型推导,葡萄霜霉病指数增长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衰退期为8月下旬至葡萄生育后期,不同品种流行时期略有差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500倍液和2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分别为87.43%和87.37%,生物药剂寡雄腐霉4 0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78.15%;5种化学药剂中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0 g/L吲唑磺菌胺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各个浓度处理防效均80%,生物药剂10%宁南霉素和3%氨基寡糖素的各浓度处理以及2%武夷菌素250倍液的防效均 60%。根据经济阈值模型进行危害损失允许水平(EIL)的计算可知,当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效达到87%时,霜霉病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3.34%,防治指标为4.08,即当病情指数达4.08时,开展第1次防治,此时为最佳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油菜根肿病在湖北省的发生范围和病害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方法]2009-2011年间取样调查了我省沙洋县、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和长阳县的根肿病的发生情况,通过盆栽接种试验和PCR分子检测确定根肿病。测量病区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产量组成因子和小区产量,与健康区比较,评估根肿病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结果]在枝江市和当阳市发现并确诊了油菜根肿病,沙洋和宜都没有发现油菜根肿病,而长阳县的根肿病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根肿病后,油菜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显著下降,产量损失达56.4%。[结论]湖北省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于枝江市和当阳市。病害的发生对油菜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肿病是油菜生产上蔓延十分迅速的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还没有统一的分级方法。根据方华明、罗延青、张振兰提出的分级方法和前人自拟的分级方法对200株川油36进行根肿病分级。结果表明,作者自拟的分级标准所获病情指数居中,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根肿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害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用作者自拟的分级标准对重庆主导油菜品种进行根肿抗性鉴定,有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1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相关分析表明,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重庆主导油菜品种中无抗根肿病品种,生产上应注意防治根肿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较轻的情况下,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好于5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主栽秋白菜品种87-114极不抗根肿病,黄心类品种如东方皇冠、黄心F1及CR春喜白菜对十字花科根肿病有抗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鉴定并筛选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2010年在云南省油菜根肿病的重发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对9个主栽油菜品种和7个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进的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田间渍水,能明显加重根肿病危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根肿病从苗期始危害油菜、薹期最重、成熟期危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略有下降;供试16...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四川局部地区油菜根肿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油菜安全生产。以油菜菌核病和根肿病为防治对象,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其筛选的有益生防菌,选择双低和高芥酸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和绵油309,对其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分别在无和有根肿病史的水旱轮作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益生防菌包衣处理的菌核病发病率均低于没有包衣处理;包衣处理的不同品种产量均高于没有包衣处理,但品种间有差异;包衣处理过的高芥酸油菜品种绵油309的产量高于包衣处理过的双低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在有根肿病史试验田种植的菌核病发病率低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产量高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包衣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油菜根肿病在勉县发生已有数十年时间,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全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参与指导农民群众防治油菜根肿病,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防治对策不断改进,使全县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油菜产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5.
蔬菜生产已成为澄江县农业经济持续增收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县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为3867~5000 hm~2,以西兰花、花椰菜、甘蓝等为主,在生产中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常年发生面积为800~1200 hm~2,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为此特进行根肿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50%福帅得500倍液蘸根移栽,栽后15 d再喷施一次,防效达83%,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月季品种的抗病性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与雨季、降雨量及降雨次数密切相关。不同月季品种,其抗病性亦有一定差异。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以75%百菌清1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800倍与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昆明菜区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昆明地区,4~10月份为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流行期,尤以7~10月危害尤烈,11月~翌年3月发病轻。4~10月的温、湿度及土壤偏酸的适生环境,加重了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尤以2叶期最易感染,培育无病壮苗是防病、保苗、保产的关键措施。大白菜品种间对根肿病有抗病性差异的表现,初步认为星星、白菜王等品种较抗病。百菌清、多菌灵、药肥复配剂为防治根肿病的有效药剂,施药方法以播前土壤施药为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安宁油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研究生防功能菌株对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通过生防功能菌株的直接施用、添加到有机肥或基质中施用的小区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功能菌株能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生防功能菌株直接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4.03%,将菌株添加到有机肥中施用时防效达83.12%,将菌株添加到基质育苗时防效达68.83%,化学防治的防效达89.61%。将生防功能菌株添加到油菜秸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中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最佳,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并提高油菜的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株高提高7.63%,有效分枝数提高26.08%,产量提高16.81%。  相似文献   

19.
油菜根肿病是严重危害油菜的病害之一,易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歙县油菜根肿病的实际情况,阐述油菜根肿病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安全、高效、低毒的烟草白粉病防治药剂,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试验对比10种常用杀菌剂对烤烟后期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中1.8%嘧肽·多抗水剂700倍液防治白粉病效果最佳,且未发生药害现象;50%甲基硫菌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次之;29%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最差。该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烟草白粉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