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是甘肃省古浪县北部一大风沙口。距县城30多公里,是古浪县首家由农民自发组建的集体林场,也是全省农民联户承包治沙造林的典型之一。1981年的春天,古浪县土门镇六位年过半百的农民郭朝明、石满、贺发林、张润元、程海、罗元奎不甘心将世代生活的家园拱手让给沙漠。他们在勉强能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以联户承包的方式,进军八步沙,组建了集体林场。这六位老人被当地人亲切地叫作"六老汉"。  相似文献   

2.
花甲老人勤育苗绿化家乡绘青山张春梅林西县十二吐乡十二吐村有位年逾花甲而远近闻名的老人,他就是十几年坚持育苗、有助理技师技术职称的农民江宝良老汉。别看老人面容清瘦,身体病弱,但却已为家乡的林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江老汉开始也不俺育苗。是党的改革开放政...  相似文献   

3.
木垒县雀仁乡第十村民小组王月鹏有着一颗热爱家乡的心,为改变家乡面貌,他于一九八四年带头承包沙荒地300亩,两年共造林220亩,成活率在80%以上。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两年共盈利13500元,成为该县第一个大面积承包沙荒地致富的专业户。 一、热爱家乡,大胆承包。王月鹏家住雀仁乡沙窝边缘一带。这里风沙大,气候干  相似文献   

4.
宝日勒岱,蒙古族,1946年出生在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嘎鲁图苏木巴音乌都嘎查一户普通牧民家庭里.30年来,他以蒙古族憨厚、朴实、执着的胸怀,致力于家乡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树立了大户承包治沙造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在距湖北省郧西县城关2公里的石梯子村五组,有一位农民,他倾注6年心血,以山为家,以林为业,辛勤耕耘,终于使500亩弃耕地和废弃果园重新披上绿装。如今已初见成效,每年可提供经济收入1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兴起了承包山场,大兴林果的热潮。他就是被称为“农庄庄主”的朱承弟。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扎鲁特旗香山镇小河西村西南2公里有一处以一位老人的名字命名的“玉峰生态保护区”。走近保护区,扑面而来的是清爽宜人的新鲜空气。展现在眼前的是山杏、桃、红枣、梨、桑仁等20多个树种,果树的枝丫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乔木枝繁叶茂。谁能够想到这是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朱玉峰和他老伴8年的封育成绩呢。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巴山南麓的四川省万源市,有一位老人23年来与林结缘,爱林、护林并17年坚持创建蜡梅多样性保护园区,使之成为我国资深专家、科研院所向往、研究首选之地。这位老人就是万源市青沟蜡梅园园主、年过七旬的楚恩寿。二十三年与林结缘1947年,楚恩寿出生在万源市太平镇。1968年,他走进军营,两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坚韧而执着的品质。复员后,他干过煤矿工人、承包过水泥厂、经  相似文献   

8.
春雨绵绵。县林业局院子里静悄悄的,一头戴斗笠的老者走进林业局大门,身后留下一行满是泥浆的脚印。他承包了村里的一千亩山地,现在是来找树苗的。村子距县城远,一辈子也没踏进县城几次,到机关办事,免不了生疏。看见一办公室内坐着位留小胡子的青年,他忙踏进去,用独特的家乡壮话问:“同志,树苗在哪卖?”小胡子青年头没抬,淡淡地说:“我是管防火的,不管树苗,你没看见门口挂的牌子?”“管防火的……”老者遭了白眼,心中很不是滋味,他退出门口没走几步,又转回头对胡子青年  相似文献   

9.
高德强高考落榜了。他没有叹息,没有掉泪,而是昂首挺胸踏上回乡的路。他说:我要在家乡这块希望的田野上,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为繁荣农村经济贡献力量,为实现四化添砖加瓦!他根据家乡的自然优势,认为发展林业特別是发展果树生产潜力很大。他了解到当地市场新鲜水果供不应求的状况,一个栽培果树的计划脱颖而出。1984年,他把村里三十亩果树买下,成了一名果树专业户。这件事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全村炸开了。有人为他捏着一把汗,有人等着看他的好戏,说:“就那破果园,树头枯萎叶子黄,树干病虫闹得欢,发家致富梦一场。胡闹胡闹。”冷嘲热讽没有吓倒小高,  相似文献   

10.
桑主 《云南林业》2003,24(5):16-16
藏族老人从里争离开人世已经十几年了,人们还在怀念着他,因为他虽然没有留下什么金钱、房产……但他留给后人的是他生前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十几年如一日,在一片乱石滩上创立的绿色遗产。如今,这一片绿荫不但惠及子孙后代,也成为人们纪念老人的绿色丰碑。在德钦县佛山乡境内有一个名不见经传,坐落在澜沧江边名叫双美的小村庄,这里绿树成荫,树木繁多,核桃等果树果实累累,挂满枝头,过往人们无不赞美这里优美的风景。可是,谁能想到,这片澜沧江边干旱河谷地区的绿色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里原来是一片乱石滩,是从里争老人在艰难的条件下付出了艰辛的…  相似文献   

11.
昔日光秃秃的脑包山,如今是一片葱绿.当你知道在山上播绿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农时,一定会被他的毅力和精神所感动.从1984年起,他承包绿化脑包山,6年整地700亩,植树520面,被誉为“绿化荒山不老松”. 他,就是内蒙古察右中旗三道乡永茂泉村农民杨宝来. 老杨原是山西省五台县人,60年代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今年66岁,无儿无女。老杨的家乡是个林茂草丰、山青水秀的地方。初到这里,一看那光秃  相似文献   

12.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哈日根台公社白音宝力格生产队,有位79岁的蒙古族社员——那木海,老人热爱乌珠穆沁草原,一心要绿化家乡的土地。1975年正是老人72岁的时候,他决计要用自己的双手装  相似文献   

13.
梨园内,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矮矮的个头,瘦小的身材,在苗圃地,给树苗拔草。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西山区普吉乡大漾田合作社的社员杨炳志。别看他一字不识,身体单薄,但是,由于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敢想、敢干,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885年,农业、林业、副业总产值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一元;纯收入达九千八百三十元。杨炳志家七口人,六个劳动力,农业承包后,有了剩余劳动力,剩余的劳力干什么?杨炳志  相似文献   

14.
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扎根荒野14年,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硬是在150亩荒碱洼上建起一片绿洲。他就是山东省无棣县杨白杨村村民杨宝俊。 今年38岁的杨宝俊,1982年参军入伍,四年的军营生活铸就了他男子汉的铮铮骨气。1986年他复员回到家乡,被乡政府选聘在乡林业站工作。家乡荒凉的景象萦绕在他心头,使他食不甘味、夜不安眠。经过一番激烈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82岁的赵景祥老人,当过兵,种过地,放过牛。他一生勤劳俭朴,一辈子最喜爱的是绿色。用他自己的话说,绿色象征着青春,与绿色相伴,让人永远充满活力。 老人一生住过许多村庄,每到一处,他都在房前屋后种花种树,绿化美化环境。80年代初,他居住在达里镇拖里嘎查,距家方圆十几里,他不准人们砍树、打猎,不准破坏草场。一有时间他就到门前的沙岗子上插黄柳,每隔三天五日就到周围巡视一遍。不到几年功夫,他  相似文献   

16.
都匀市良亩乡谷里村谷里组八十岁老人韩会良,承包了60亩荒山,当年种上了3400多株桐苗。1983年底,光荣出席了贵州省“三户两场”代表会,受到很大鼓舞。1984年他又在承包荒山上栽了泡桐400株,1985年栽了500株,今年栽了1100株。据林业技术干部预测,60亩桐林和2000株泡桐,再过七、八年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两项可达十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
赖周元生在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四川省渠县龙潭乡龙寨村,高中毕业后,他一心想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面貌,于是潜心研究适宜本地发展的茶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建茶园、采茶、加工制作等各个环节逐步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被县外贸局聘为茶叶技术员,县科协聘为茶叶研究会会员。他从承包荒芜茶园到现在,共承包  相似文献   

18.
他,不愧为一条蒙古族汉子,具有北方民族诚实憨厚的品德和结实强壮的体魄。去年,12月13日,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家乡人都说席宝力皋有心,是呀!1987年,也就是他中学毕业那年,一位亲戚帮助他在外地找了工作,父母也同意他外出打工。然而,年仅15岁的席宝力皋,却另有打算,那就是治理沙地,恢复植被。求亲友借款,找银行贷款,承包了荒地绿化。从此,夜以继日地在承包的荒地上,挖树坑,栽杨柳,用桶担水,浇树苗。半年过去了,正值小树苗要发芽吐绿之时,却遇一场突如其来的 恶风,把小树苗连根吹跑,就是留下来的,也被流沙埋死了。小宝,见到此景,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增强了他治沙的决心。借着雨季造林的机会,他又大干起来。把承包的300亩荒地,按规划全部植上了树。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这片荒地,变成了绿色屏障,锁住了沙龙。说席宝力皋有心,真是有心。沙地绿了,风小了,席宝力皋还要致富。当他得知柳编制品可以飘“洋”过海的时候,他便琢磨着,在沙地里栽黄柳,搞柳编制品,治沙致富双赢。于是他请教了科技人员,又得知家乡过去就是生长黄柳的地方。这下子席宝力皋有了底,他采用建设生态经济圈的办法,选准地块...  相似文献   

19.
王树林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人,自1982年承包村里的果园开始,近20个春秋一直以山为家,与树为伴。追寻着他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执著与韧性,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80年代初,扁担沟村在五苔沟栽了一片果树,但由于受病虫危害,已枯死一半。眼看整个果园没有希望了,村干部找到了当过生产队长的王树林:你挺有事业心的,包果园吧!就这样,王树林上了山。看着一棵棵被浮尘子危害的果树,王树林着实心痛。他到旗果树站去请教,果树站站长孙炳坤热情地接待了他,告诉他春秋各打一次药,就可以杀死浮尘子…  相似文献   

20.
最近,赤峰市才吉尔乎市长专程看望了宁城县五化乡的独臂治山英雄季国武,平时不被人们注意的庄稼汉成了全乡的新闻人物。才吉尔乎市长为什么要去看望季国武呢? 季国武是五化乡宋家村的农民。几年前,他在乡办砖厂工作时不慎被制砖机绞断了一条胳膊,剩下的一截只有三分之一长。多年来,他因此一直享受着国家和乡的补助与照顾。季国武寻思,现在国家号召承包治理荒山,我虽然单身一人,承包后也没有人继承,但是,只要能改变家乡穷困面貌,为国家、为乡亲们出力做点贡献,留个纪念也是应该的。于是他带头承包了三十亩荒山。他用自己特制的锨和镐整地,搞工程,用那一截残留的断臂插在锨把顶端的三角框里,或用断臂的腋窝夹着特制的镐头把,用另一只好手推挖或抡镐。时间长了,他的断臂就磨出了血,腋窝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