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度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TCK冬孢子在-2~12℃范围内都可以萌发,5℃为最佳萌发温度。同一分离菌冬孢子在不同温度处理的萌发特性和萌发率有差异;不同分离菌冬孢子在相同温度下的萌发特性和萌发率有很大差异。在5℃下5个分离菌中,冬孢子萌发起始时间最短的为15 d,最长为35 d,培养60 d时分离菌Tt1、Tt2、Ty、Tm和Tu冬孢子的萌发率分别为86.4%、23.9%、23.3%、44.3%和81.0%。根据分离菌Tt2不同温度下培养50 d时的萌发率,建立了萌发率(Y)与温度(X)的模型为Y=0.150 8 exp[-0.02949(X-4.957 6)]2,此结果为TCK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魏哲轩 《植物检疫》1996,10(5):267-268,274
小麦矮腥黑穗病孢子不同药剂处理发芽试验魏哲轩(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小麦矮腥黑穗病TiletiacontraversaKühn(TCK)孢子萌发,是学术界在探讨的一个课题,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研究。试图在温度、湿度、光度及pH值等方面索求促其萌...  相似文献   

3.
土壤湿度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土壤湿度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contronversa Kühn,TCK)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其冬孢子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1%~28%(相对含水量3.57%~100%)范围内均可萌发,其适宜萌发的土壤质量含水量范围为10%~25%(相对含水量17.85%~89.3%),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范围在65%~75%之间;不同分离物在相同土壤湿度培养下,多数分离物冬孢子的萌发率之间差异不显著。根据分离菌Tt1和Tt2在不同土壤湿度下培养50d和60d的冬孢子萌发率,建立了TCK冬孢子萌发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关系模型,此结果为TCK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吴新华  王良华 《植物检疫》1998,12(6):342-343
1997年南京局连续三次从进境船舶食品舱、进境邮寄物面粉中发现了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为了确定面粉中印腥冬孢子是否具有活力,我们进行了萌发试验,并用PCR进行了验证。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株供试菌株为印度腥黑穗病菌Tileti...  相似文献   

5.
6.
葛泉卿 《植物检疫》1991,5(5):340-341
引言目前,各口岸所鉴定小麦矮腥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以下简称TCK)主要是测量其孢子大小、网目大小、网脊高及胶鞘厚度来加以判断,只有找到非常典型的矮腥孢子才能出证。事实上,在进口的小麦中常混有大量的禾本科杂草种子,其上的腥黑穗孢子与 TCK 孢  相似文献   

7.
江辉  周益林  段霞瑜 《植物保护》2012,38(2):120-123
通过研究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不同菌株冬孢子萌发对温度的敏感性,进一步明确不同TCK菌株冬孢子萌发对温度的反应,以便深入了解此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成因.选取采自不同年份的45个TCK菌株,室内控制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这些菌株的萌发过程及萌发特性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所得数据.5℃和10℃不同培养温度下,参试菌株的萌发率和萌发过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一采集年份不同菌株在相同培养温度下,萌发过程和萌发率有明显的差异,随着保存年限的增长,菌株冬孢子的萌发率会逐渐下降,但在常温下放置8年左右的部分菌株仍然具有萌发能力.不同的菌株萌发对温度确实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此结果为防止该病害的传入、定殖、传播以及预测和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麦麸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孢子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麸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孢子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的"过筛-α-淀粉酶降解"、"过筛-密度梯度离心"和"过筛-α-淀粉酶降解-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能从麦麸中提取TCK孢子。提取的TCK孢子数量与网筛、α-淀粉酶和密度梯度离心的应用情况有关,而提取的TCK孢子纯度则主要与密度梯度离心有关。选用双层纱布和5种不同规格的网筛或网筛组合进行过筛能弃除83.88%~94.09%的麦麸,应用"过筛-α-淀粉酶降解"方法能弃除95.01%~99.00%的麦麸,并能提取19.2%~51.7%的TCK孢子。在"过筛-密度梯度离心"实验中,只有60目+200目+300目+30μm+11μm该网筛组合处理能获取7.2%的纯孢子,密度梯度离心对孢子的网嵴高度、自发荧光和萌发没有影响;在"过筛-α-淀粉酶降解-密度梯度离心"实验中,60目+200目+300目和60目+200目+300目+30μm+11μm这2组网筛处理可分别得到18.8%和12.2%的纯孢子,该处理对孢子网嵴高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人工污染有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ehn冬孢子的小麦样品,按国家标准GB/T18085-2000规定的洗涤程序,对TCK的定量检测以及3种冬孢子计数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建立了定量评估样品中孢子量的方法。研究表明,使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的标准种子洗涤方法仅能发现30.72%-46.58%的TCK孢子,检验洗涤后的小麦表面,仍可分析有大量孢子沾附于小麦种子表面。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定量评估样品中孢子的方程Y=2.0131(X+2)^1.0325-2。通过比较3种孢子计数方法,认为依据国标建立的计数方法得到的结果变异最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CLSM)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和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T)冬孢子的自发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这两种冬孢子中,它们各自都含有自发荧光物质,而且都能在488nm、543nm这2种波长激发光激发下,分别在相应的510~530nm、580~600nm范围中得到相应发射光,只是在488nm波长激发光激发下,两种冬孢子发射出的光荧光强度最高,荧光光分布均匀,大体形态清楚;但层切扫描发现自发荧光在这两种冬孢子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TCK冬孢子的自发荧光物质主要分布在外孢壁和网脊上,而在原生质中分布少;TCT冬孢子的自发荧光物质主要分布在原生质中,孢壁分布少,而网脊上不分布。应用CLSM在实际TCK检测工作中,能克服荧光显微镜存在的检测重复性较差、可靠性小的缺点,提升了TCK检验检疫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最适培养基, 以提高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生长速度, 选取了3个菌落形态不同的转化子(ZHZ-1, ZHZ-2, ZHZ-3)进行培养试验?用6 mm打孔器打取菌饼, 将菌饼置于9种培养基上16℃避光培养?观察?测量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的菌丝生长情况?菌落直径等主要指标, 结果表明, 9种培养基中, 3种转化子都是在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 CM)上生长状况最好, 菌丝生长速度最快?ZHZ-1转化子在CM培养基上菌落圆形, 有褶皱, 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生长速度快?ZHZ-2转化子菌落圆形, 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生长速度快?ZHZ-3转化子菌落云纹状, 有褶皱, 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进境剪股颖草种中腥黑粉菌的检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染剪股颖的腥黑粉菌是我国尚未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也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的近似种。本文介绍了该病菌的检验鉴定情况,并从冬孢子形态、自发荧光现象及萌发生理特性几方面比较了两种病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腥黑粉菌主要侵染禾本科植物。2004年曾从来自美国的碱茅草种中检出一种腥黑粉菌,是碱茅上腥黑粉菌的新记录,迄今国内外尚无其相关研究的报道,本文从冬孢子形态、萌发生理特性及基因序列比较等几方面对该菌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了该菌的分类地位,根据研究结果,该菌与Tilletia bromi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腥黑粉菌潜在新种。  相似文献   

14.
异硫氰酸甲酯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和60%温湿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氧硫化碳、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等7种新型熏蒸剂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DC.)Tul.,TCT)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除MITC外,其他6种熏蒸剂均不能完全杀灭TCT病菌;MITC熏蒸120h可有效杀灭TCT病菌,其LD90、LD95、LD99、LD99.9963分别为15.438、17.046、20.530、32.414g/m3。但是,由于小麦对MITC的高吸附性导致熏蒸剂空间浓度过低,使得有载物熏蒸试验中投药50、100g/m3MITC均未能有效杀灭小麦中的TCT病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散气16d后小麦中MITC残留量分别降至0.29、1.07mg/kg,残留较高。结论:MITC对TCT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由于小麦对MITC的吸附性很强,需进一步研究熏蒸方式,方可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S. FINCI 《EPPO Bulletin》1981,11(2):77-82
Twenty-nine pathogenic races of Tilletia foetida and eight of T. carie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a survey of bunt races in Turkey in 1960–1971; 244 bunted heads and eight differential wheat varieties were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21 most extensive races was checked in 1970–1971. Some of them were stable in their pathogenicity, and some were not. In further race studies carried out since 1974, using more bunt material, 11 differential wheat varieties and the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35 T. foetida and eight T. caries races were identified. Obviously, the number of races will increase as the studies continue. The 21 most extensive races identified in the primary studies were tested on 16 wheat varieties cultivated in Turkey. All races used were virulent on nine varieties and avirulent on two varieties. Virulence on the other five varieties was variable.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单季稻纹枯病及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始病期纹枯病与盛发期纹枯病兼治稻曲病的田间试验.[结果]16%井冈·噻呋SC600 mL/hm2、32.5%苯甲·嘧菌酯SC600 mL/hm2、5%已唑醇SC12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SC600 mL/hm24种处理对单季稻始病期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药后27 d病指防效分别为90.7%、96.8%、88.7%、92.5%.在破口前5 d,16%井冈·噻呋SC900 mL/hm2、32.5%苯甲·嘧菌酯SC600 mL/hm2、75%肟菌·戊唑醇WG300 g/hm2、25%吡唑醚菌酯SC600 mL/hm24种处理对单季稻盛发期纹枯病也均有较好的综合防控效果,药后17 d以16%井冈·噻呋SC最佳,病指防效为88.6%,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32.5%苯甲·嘧菌酯SC,病指防效分别为71.2%、67.1%、66.5%;4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病指防效分别为16.3%、58.2%、100%、76.4%,以75%肟菌·戊唑醇WG300 g/hm2效果最好,16%井冈·噻呋SC900 mL/hm2效果最差.[意义]研究结果可以为浙西北单季稻区纹枯病及稻曲病科学有效地进行化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锐劲特、美满、除尽、卡死克和高效氯氰菊酯5种杀虫剂对爪哇拟青霉Px04菌株的菌丝生长、孢子产量与萌发率的影响,以及这5种杀虫剂与Px04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联合毒力。在高于推荐田间用量10倍以上浓度时,锐劲特(500mg/L)、美满(2400mg/L)和除尽(1000mg/L)对Px04菌株的菌丝生长、孢子产量与萌发率没有影响,但卡死克(500、50mg/L)能抑制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萌发;高效氯氰菊酯(100、10mg/L)也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抑制作用。与Px04菌株混合使用时,卡死克和高效氯氰菊酯表现出拮抗(或减效)作用,锐劲特、美满和除尽表现出相加作用。在亚致死量下,锐劲特(30mg/L)和美满(40mg/L)能使Px04菌株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并提前见效,除尽(20mg/L)和高效氯氰菊酯(10mg/L)影响不明显,但卡死克(70mg/L)对防治效果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