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郑杂5号西瓜,它以早熟、丰产、品质好而闻名全国。是当前早熟型西瓜最佳品种之一,荣获1989年全国早熟西瓜品种一等奖。深受广大瓜农及消费者的欢迎。郑杂5号,为杂交一代种,株势生长强健,抗病力较强。瓜形椭圆,果皮绿色,上有深绿色条带,与“早花”相似,产量比早花高20%~24%极易座果,而且整齐。从开花到成熟28天左  相似文献   

2.
正"郑茄1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茄子新品种,属于早熟品种,果实卵圆形,商品果绿色,果皮光滑,平均单果质量0.43kg,抗病性强,适合各地春秋保护地栽培及春露地栽培。2011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2014年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为使良种良法配套,课题组通过多年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在《本草纲目》等古医籍中称之为“合欢花、忘忧菜、宜男生精菜”,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供食用部分为金黄色花蕾,营养丰富。北海市蔬菜研究所于2008年从湖南引进黄花菜杂交品种“杂黄1号”试种示范,经2年多的观察试验结果显示,最大花蕾达10 g,最小2.97 g,平均为3.05 g;当年移栽平均667 m2产鲜花达1333.33 kg,第二年宿根667 m2产鲜花达3632.48 kg,667 m2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青杂一号冬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瓜是秋淡骨干蔬菜品种。为解决好秋淡冬瓜生产,我所于1981年开始进行冬瓜新品种选育,经过9年努力,选出“青杂一号”、“粉杂一号”两个杂交组合。1988年开始,“青杂一号”在我市二线蔬菜基地浏阳县沙市乡试种,表现良好;1989年在该地生产试验100多亩,8月经长江流域蔬菜高产协作组现场验收,高产田亩产达11500公斤。平均亩产达6000~7000公斤,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同年年底,被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5.
以"青杂油白菜1号"为试材,研究了栽培密度、播种量、肥料施用量对"青杂油白菜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杂油白菜1号"的合理栽培密度为株距5.00cm、行距8.00cm;最佳播种量为1.00kg每667m2;最优施肥量为每667m2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15kg。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T142为母本、以T7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并进行配合力测定.2007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和2010年在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地区进行区域和生产试验.选育出高产、抗病耐贮运,适合露地栽培的茄子一代杂种.2010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定名为"哈农杂茄1号".1 品种特征特性"哈农杂茄1号"具有抗病、优质、高产、商品率高、商品性极佳等优点;植株长势强,叶绿色,茎紫色;果实长棒形,果长25~28 cm,横径4.5~5.0 cm,果皮紫黑,绿果环,果肉白色细嫩,单株结果10~12个,单果重130~140 g,生育期约110~115 d;抗病性强,尤其抗黄萎病;耐弱光,耐贮运;平均667m2产量5 000 kg以上;适合在各紫长茄产区种植.2010年经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实验室化验分析,"哈农杂茄1号"维生素C含量为53.4 mg/kg,固形物含量5.63%,干物质含量为9.76%,可溶性糖含量为5.74%.2010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植保研究室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哈农杂茄1号"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9.72,高抗黄萎病.  相似文献   

7.
“常杂一号”系常州市蔬菜研究所于1979年将在本地种植多年表现为早熟、丰产、优质的上海“杨行”黄瓜与北方早熟、抗病、高产的“长春密刺”杂交配制而成。经1981、1982、1983年三年品比试验,产量均在参试品种前列。1984年又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结果:“常杂一号”比“杨行”每亩平均增产27.3%,其中早期产量增加36.7%。1984年通过了常州市政府科委技术鉴定。1988年~1990年又参加了江苏省春黄瓜区域试验,结果:“常杂一号”平均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杂交西瓜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西瓜杂交制种在农村许多地方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种子产量和质量一直困扰着该项产业的高速发展。酒泉郑杂5号西瓜以其优质的特性成为酒泉地区主栽杂交西瓜品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陆西瓜杂优一代良种化已居世界先进水平。“金花宝”、“红优2号”、“8155”、“郑杂九号”、“丰收2号”、“郑杂五号”以及1989年全国瓜协等联合组织“超新红宝”评比中的一些品种,无论在高产优质、还是抗逆性乃至商品性状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从台湾引进口“新红宝”系例的一些品种。因此,我在1988年引种国内的“金花宝”、“8155”等8个品种,以“多利牌新红宝”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金花宝”“8155”等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郑薯八号是从“Memmvrx豫马铃薯一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生育期58天左右。春季每667m^2平均产量1124.26kg,高产可达1397.3kg以上。薯块圆形,浅黄皮白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高。品质优,淀粉含量为12.9%,VC含量高达26.8mg/100g,蛋白质含量为2.12%,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适宜二季作栽培及一季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1.
<正>郑茄2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紫圆茄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圆形,果色紫黑色,平均单果质量0.56kg,最大可达1.6kg,果面光滑,商品性状优良,抗病性强。平均667m2产量4580kg,高产在6000kg以上,适宜各地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属高产高效益品种,深受种植户喜爱。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地种植者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常常造成减产,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将各地种植郑茄2号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以为种植者提供参考。1苗期出现死苗现象冬春时节,由于大多数农民采用传统方法育苗,育苗设施条件差,很容易造成死苗现象。主要死苗  相似文献   

12.
郑薯7号是由Favorita×豫马铃薯1号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早熟,生育期68d(天)左右,休眠期短,45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稀,表皮光滑,平均商品薯率95.0%左右。淀粉含量为12.2%,VC含量为158.0mg·kg-1,粗蛋白含量为2.48%,还原糖含量为0.81%。对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的抗性均强于郑薯5号,春季栽培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2500kg以上。适宜河南省各地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400hm2。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南省具有的大陆性气候,历史上 形成的栽培习惯及消费习惯,笔者以选育高 产、优质、多抗、耐贮、适应性广、球大、曾抱的中、早熟大白菜品种为育种目标。80年代 初,对河南地方优良品种安阳大包头进行系统选育,引进小青口品种自交不亲和系选育,经8代田间抗病性及综合性状筛选,育成安11 自交不亲和系,经4代筛选育成青72049自交不亲和系,1988年进行组合测配后,72049 ×11组合表现杂种优势显著,经区试、示范,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定名为郑杂2号。 一、产量对比试验 (一)品种比较试验 1989~1990年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新乡、平顶…  相似文献   

14.
<正> 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早熟丰产杂交一代新组合。主要特性特征:早熟种,全生育期85天左右,从开花到成熟约28~30天,植株生长旺盛,耐旱性较强,极易座果,平均单瓜重4kg,最大达8kg,一般亩产3000kg左右,果实椭圆形、花皮、大红瓤、瓤质脆沙,皮薄,果实中心含糖量10.5~11%。栽培要点与适应范围:适于早熟密植栽培,行株距1.6m×0.5m,每亩种植800~1000株(双蔓整枝),不宜过熟采收,以九成熟采收最为适宜。1987年通过国家鉴定,1985—1987年参加了全国第二批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在陕西、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表现良好,在参试的早熟品种中被评为第一名,目前正在积极扩大推广中。  相似文献   

15.
株杂一号冬瓜是以4号为母本,18号为父本配制的早熟杂交冬瓜新品种,果皮深绿色,果型短圆形、肉质紧密、肉厚。平均单瓜重8kg左右,贮运,品质佳。从定植到采收60~70天,平均每667m2产量7000kg。耐寒,抗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番茄新品种泸杂5号646100四川泸州江阴石寨蔬菜种苗中心韩明彬泸杂5号是由四川大富蔬菜研究所以“89-7”作母本,以“粉5”作父本杂交而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泸杂5号经我中心试种并与其它6个品种对照,无论是产量和抗病性均列首位。1994年在四川、...  相似文献   

17.
 丹参新品种‘丹杂1号’和‘丹杂2号’是以‘冀丹2号’为母本,分别以‘D0501’和‘冀丹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两品种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抗根腐病能力较强。‘丹杂1号’产量为5 629.5 kg · hm-2,比河北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4.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5%,丹酚酸B含量为8.10%;‘丹杂2号’产量为5 578.5 kg · hm-2,比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3.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9%,丹酚酸B含量为11.7%。  相似文献   

18.
苏杂二号系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选配的西瓜一代杂种(85-1×84-E),具有早熟、优质、稳产等特点.该品种开花期比苏密一号早2天~3天,采收期与苏密一号相当,产量比苏密一号平均增产22.4%,比8424(新优3号、早佳)平均增产12%以上.苏杂二号在1990年全国南方早熟西瓜品种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一、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较强,耐湿性强,座果率高,早熟.第一雌花出现在主蔓第5节~7节,以后每隔5节出现雌花,平均单株座果1.5个以上,果实高圆形,皮色墨绿,有不明显网纹,平均单瓜重3kg~4kg,皮薄约1.0cm,瓜瓤鲜红质细,汁多籽少,风味好.瓜中心折光糖11%~12%,边糖9%,果实开花至成熟28天~30天,亩产2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 引言1981年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受农业部委托组织“西瓜育种协作组”,以推动我国西瓜育种科研工作的发展,我们除了组织几个重点育种单位开展西瓜育种协作和西瓜品种联合试验等活动外,自身也同时开展了以西瓜杂交一代优势利用为主的育种研究工作,郑杂系列西瓜品种就是从1982年开始杂交后,经过系统观察、小区比较、区域试验、生产性试种,逐步选育成的以杂交一代为主的配套优良西瓜系列品种。1984年开始陆续进行示范、推广和开发利用工作,目前  相似文献   

20.
郑薯八号是从"Mermavrx豫马铃薯一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生育期58天左右.春季每667 m2平均产量1 124.26 kg,高产可迭1 397.3 kg以上.薯块圆形,浅黄皮白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高.品质优,淀粉含量为12.9%,VC含量高迭26.8 m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12%,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适宜二季作栽培及一季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