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不同光照处理对五种观赏蕨生长发育及观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峨眉山优良观赏蕨类峨眉耳蕨、瘤足蕨、长叶实蕨、光石韦和井栏边草为试材,研究了全光照、透光70%、透光50%、透光17%等4种不同光照处理对5种观赏蕨生长发育及观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影响观赏蕨新叶的萌发及生长,随着透光率的降低,蕨类新叶初始萌发时间、叶片萌发盛期以及新叶生长至成熟叶所经历的时间均有所推迟,同时,在强光下蕨类生长相对迅速,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生长速率减慢;光照强度过强和过弱都不利于观赏蕨正常生长,其观赏价值降低甚至丢失;而适度遮荫有利于观赏蕨的生长,其观赏价值大大提高;5种观赏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不同,耐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井栏边草峨眉耳蕨长叶实蕨瘤足蕨光石韦。  相似文献   

2.
华君 《花卉》2009,(8):14-15
肾蕨(Nephrolepis)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观赏蕨类,全世界约30多种,我国有5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大肾蕨(Mexaltata)和肾蕨(N.auriculata),高大肾蕨中的栽培观赏品种繁多。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五种观赏蕨类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观赏蕨类植物的抗旱机制,在干旱胁迫诱导下对波士顿肾蕨、粗毛鳞盖蕨、狼尾蕨、肾蕨和铁线蕨5种观赏蕨类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蕨菜的Fm值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粗毛鳞盖蕨的Fm值在处理后12 d时显著高于其它4个品种;而F0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粗毛鳞盖蕨Fv/ Fm值的变化浮动为0.03,其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相对较小;粗毛鳞盖蕨qP值下降的幅度不大;而狼尾蕨qP值在后期极显著的高于其它品种;波士顿肾蕨和粗毛鳞盖蕨qN值波动分别在0.42~0.52和0.41~0.55之间,而狼尾蕨、肾蕨和铁线蕨在后期表现出qN值的上升,表明其叶片的自我保护机制较强.综合以上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可以看出狼尾蕨和粗毛鳞盖蕨的抗旱能力相对其它蕨类品种较强.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12,(4):63-63
为了有效清除办公室内多种污染物,应同时摆放不同种类的花木,每十平方米的面积至少摆放治污花木1至2种。适宜在办公室内种植的观赏植物有:吊兰、非洲菊、无花观赏桦:主要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耳蕨、长春藤、铁树、菊花:能分解3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隐匿于壁纸、印刷油墨溶剂中对肾脏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对峨眉耳蕨、峨眉瘤足蕨、猪鬣凤尾蕨、灰背铁线蕨、华南铁角蕨等12科、15属、24种观赏蕨类开展了引种栽培和适应性观察.结果表明:蕨类在气候、生境因子相似时引种成活率高,适应能力强,生长发育正常;影响不同种类蕨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不同;蕨类活体植株引种不受季节限制;蕨类耐粗放管理,栽培观赏蕨类时应根据需要适当控制光照及水肥条件.  相似文献   

6.
几种盆栽植物对甲醛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戟科、桑科、五加科13种室内盆栽植物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体积为1.0m×1.0m×0.8m密封玻璃用箱内,甲醛起始浓度均设置为15 mg/m3,连续观察7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干物质、甲醛含量,研究其对甲醛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福禄桐对甲醛抗性强(0级);常春藤、鸭脚木、变叶木抗性较强(Ⅰ级);南洋森、细叶榕、一品红抗性中等(Ⅱ级);红雀珊瑚、玉麒麟、星点变叶木、柳叶榕抗性较差(Ⅲ级);抗性最差(Ⅳ级)是橡皮树、圆叶福禄桐.甲醛处理后,密封玻璃箱内甲醛浓度均呈递减变化,递减最快都集中在试验后1~3 d.对甲醛处理产生伤害反应少或较少,而吸收能力强的前5种植物是:常春藤、鸭脚木、一品红、柳叶榕、福禄桐,可作为甲醛净化专用植物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观赏性蕨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蕨类植物的叶、根茎、孢子囊群等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观赏蕨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际花卉业的一个新热点.我国有丰富观赏蕨资源,开发前景非常看好,但是其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几种蕨类植物对室内环境中甲醛及TVOC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鸟巢蕨(Asplenium nidu)对甲醛和TVOC平均日吸收率分别为12.74%、12.04%;波士顿蕨(Nephralepis exaltatacv.Bastaniensis)对甲醛和TVOC平均日吸收率分别为10.32%、7.85%;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对甲醛和TVOC平均日吸收率分别为10.24%、4.81%,证明其对室内空气污染具有净化和改善能力。  相似文献   

9.
八种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用8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气箱中,对植物进行熏气试验,测得熏气前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叶面积,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8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10~15倍情况下,8种观赏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但因种类不同吸收能力大小不一。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橡皮树>海芋>一叶兰>银皇后>马拉巴栗>散尾葵>红掌>孔雀竹芋。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橡皮树>海芋>一叶兰>马拉巴栗>银皇后>散尾葵>红掌>孔雀竹芋。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50~60倍情况下,8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一叶兰>银皇后>海芋>马拉巴栗>橡皮树>散尾葵>红掌>孔雀竹芋。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一叶兰>马拉巴栗>海芋>橡皮树>银皇后>红掌>孔雀竹芋>散尾葵。根据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的差异,将植物的吸收能力分为2类,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一叶兰、马拉巴栗、海芋、橡皮树、银皇后(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低的植物有:红掌、孔雀竹芋、散尾葵(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主要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锋  樊智丰  杨斌 《北方园艺》2010,(11):90-94
经调查和筛选,云南省主要的观赏蕨类植物共有59科102属132种,按照生态类型可分为陆生、附生、藤本、水生、石生、膜蕨6类,并介绍了其观赏价值和在园林绿化、盆栽观赏、切花配叶、点缀盆景或假山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北方生态城市建设中当地观赏蕨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方城市中蕨类植物运用现状,从思想上、科研、环境建设等深层剖析蕨类植物在北方城市鲜有踪迹的原因.通过分析指出:在"气候不宜"的客观条件的简单归因背后,指导思想的错位,研发力量的薄弱,城市景观的异化、生态微环境的缺失是导致蕨类植物在北方城市中缺乏适宜生长环境的真正缘由.  相似文献   

12.
植物对甲醛的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辉 《北方园艺》2008,(6):150-151
随着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增多,如何利用植物对甲醛进行净化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试验测试了几种植物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净化的能力,可以看出在室内甲醛污染程度比较低情况下,使用植物来净化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植物盆栽以其独特的优点,通过植物枝叶吸附吸收、代谢净化、盆栽基质吸附、根际微生物降解净化等,从而达到净化空气中甲醛的目的.解决当前适合净化空气甲醛的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盆栽基质种类少等关键问题,才能真正使植物盆栽广泛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广泛分布的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maackianus)、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菱角(Trapajaponic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5种水生植物进行了含水量、硝氮、总氮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能力存在差异,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对硝氮的吸收转化能力均较强,菱角对硝氮的吸收累积能力较强但是转化能力弱,环境中的氮素能明显增加茭草对硝氮的转化能力。根据不同植物对氮素利用能力的差异可将其合理的应用于园林造景中。  相似文献   

15.
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昌腾 《北方园艺》2011,(15):51-53
对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有毒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丽水生态示范区有毒植物共64科122属154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8科116属148种.对该地区的有毒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具体对策,为合理开发该区的有毒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了12株食用真菌和5种霉菌对7种抗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侧耳属、香菇和金针菇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不敏感,而木耳和猴头对这两种药物极其敏感。几乎所有供试食用真菌对甲醛和升汞都较敏感。侧耳属绝大多数菌株对石灰较不敢感。霉菌中黑曲霉、绿色未霉和产黄青霉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极其敏感,而米根霉和总状毛霉对这两种药物极不敏感。5种霉菌对甲醛和升汞都敏感,对高锰酸钾都不敏感。通过敏感性比较。在侧耳类、香菇和金针菇生产中比较理想的抗霉剂是多菌灵并辅以适当浓度的甲醛或石灰。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类型的14个辣椒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宜昌地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灯笼椒佳丽、朝天椒mexico38、线椒湘辛8号、牛角椒湘研美玉和羊角椒软皮辣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宜昌地区适当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5个羊角椒品种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NaCl溶液对其进行处理,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NaCl胁迫对羊角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根长、干重均存在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耐盐性强弱顺序为:"红玫瑰""天大长香""金塔一号""长香一号""红角儿"。  相似文献   

19.
以河砂、泥炭土、珍珠岩、菌渣、黄壤土、树皮等常用盆栽基质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基质在干燥、湿润条件下对自制甲醛熏气箱中甲醛气体的吸收效果,分析密封箱内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珍珠岩、泥炭土、河砂、菌渣、黄壤土对甲醛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基质6 h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珍珠岩>泥炭土>河砂>黄壤土>菌渣>树皮;湿润基质比干燥基质的吸收效果好,基质含水量对甲醛吸收有一定的作用;基质吸收甲醛经历“显著-有效-饱和”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