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文忠 《中国家禽》2001,23(2):39-39
玉溪市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结合实际,把农村适度规模养禽作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突破口,兴办养鸡(鹅)场,开展农村场(户)适度规模养禽示范,全面推广科学养禽综合配套技术。1999年全市有规模养鹅大户118户,养鸭大户186户,蛋鸡大户211户,肉鸡大户6207户。年末存栏鸡、鸭、鹅55.18万只、出栏376.69万只,占全市家禽出栏的78.1%;提供禽蛋620.76万千克,占全市禽蛋产量的83.4%,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1加强扶持,促进农村适度规模养禽的发展  玉溪市从三个方面对养禽专业户给予扶持:一是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扶持;…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与现状 1.发展阶段 七十年代末期以前,由于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河南省家禽业生产一直以传统的家禽养鸡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生产发展缓慢,家禽业生产从来没有在根本上摆脱作为家庭副业的从属地位,从来没有打破在低层次上徘徊发展的局面,从来没有解决产品短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我省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养禽业发展的政策,政策倾斜,投资增加,特别是经过建设副食品基地和“菜篮子工程”项目,一批属国营或集体经济性质养鸡场的出现,为养禽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自八十年代初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广大农民投资养禽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涌现了一大批养鸡专业户、专业村,以养鸡为主的家禽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1987年全省仅有养禽专业户5527户,饲养家禽185万只,其中养鸡专业户4418户,养鸡156万只,家禽饲养量占全省总饲养量的比例仅1.18%;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县养禽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养鸡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87年全县养禽达7932600羽,其中鸡为7456600羽,占养禽总数的94%。而且,还涌现了一批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养禽专业户和7个养鸡专业村,使自给、半自给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转变。尽管如此,目前我县的养鸡生产水平仍很低,肉鸡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良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检查1999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时,对农村基层兽医防治禽病工作的部分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忧虑。1调查结果1.1农村禽病危害严重。近几年来,农村养禽发展迅速,尤其是养猪微利、甚至亏本的情况下,农民养禽的积极性更高。农村除家家传统散养一定数量的鸡鸭外,还出现许多养禽专业户,养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调查表明,目前有许多因素(尤禽病)制约农村养禽业的发展。饲养户普遍反映,养禽最为担心的就是禽发病。在调查的800户散养户和30户专业户中,1998年春季散养户自孵或购进鸡苗17 1…  相似文献   

5.
发展专业户养禽,既可节省国家投资,较快地增加禽和蛋的产量,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又可增加养禽者的收入。四川省宜宾县和大邑县的两家养禽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掌握了孵化和养鸡的技术,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浦江县拥有养禽专业户200多户,家禽存栏量45.3万羽,其中规模场存栏41.6万羽,散养家禽3.7万羽.近年来,由于受禽流感病情的影响,部分养禽专业户纷纷歇业停养,养禽业处于低迷、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7.
雏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即将来临,是养鸡专业户进雏的大好时机,而潘黄镇是一个规模养禽户比较集中的养禽大镇,结合本人从事兽医工作近20年的经验,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广大养禽与禽病防治技术人员与养禽专业户的要求,普及养禽与禽病防治知识,保证养禽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禽业的进一步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从1993年起,每年将举办两期以禽病防治为主的培训班,时间分别在5月下旬和11月中旬,每期10天。开设的课程有:家禽解剖学、家禽生理学、家禽药理学、家禽病理学、家禽微生物学、家禽传染病学、家禽寄生虫病学、家禽普通病学、家禽饲养管理等课程,并安排实习和到鸡场参  相似文献   

9.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是实现科学养殖集约化、产业化的突破口。规模养殖采用先进技术、提供批量产品 ,是畜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玉溪市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提出的禽蛋生产要控制发展规模 ,实现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转变的要求 ,结合实际 ,把农村适度规模养禽作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突破口 ,兴办养鸡 (鹅 )场 ,开展农村适度规模养禽示范 ,全面推广科学养禽综合配套技术。 1999年全市有规模养鸡大户 118户、养鸭大户 186户、蛋鸡大户 2 11户、肉鸡大户 6 2 0 7户 ,年末存栏鸡、鸭、鹅 5…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养禽业的发展,养禽大户、专业户不断出现。由于科学喂养,精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鼠害严重,业已成灾,不仅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畜健康,也给养禽生产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切。笔者下乡调查期间,所到之处,均有谈及。有一户农民,养了100多只小鸡,一夜之间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县养禽业,必须迅速改善乡村养禽业中的卫生环境条件,促进生态平衡,减少疾病传播,保障人畜健康。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乡村养禽卫生工作的宣传和领导。对于养禽较多的村镇,由村镇行政领导,成立由村干部、妇女、医务人员和养禽专业户代表参加的乡村爱国卫生领导组织。在搞好乡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全疆各地出现了许多集体、个体孵化场和养鸡专业户,就本地而言,孵化场就有20多个,而养禽专业户多达数百家,他们居住分散,活动灵活,有的虽经养禽协会登记,但无统一管理,对种蛋、种禽任意购入和产销,因而成为疫病引入和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笔者就调查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养禽历来为我市农家主要副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以农村零星散养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家禽规模养殖逐渐发展壮大。据统计1993年全县养鸡专业户36户,存栏6万多只。1994年119户共养39.9万只鸡,1995年全市155户养鸡196万只。1996年养鸡310户,共养330万只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群众养禽积极性空前高涨,家禽的饲养量迅速增加,但是应该看到,养禽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家禽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直接影响着养禽事业的发展。一、当前禽病流行特点根据我公司今年在禽病防治技术咨询门诊服务中的初步调查统计,余姚等五个县市的455户养禽户有106800只家禽因患病死亡,群鸡的成活率只有79.5%,而农村家庭的散养鸡,其成活率更低,估计还不到50%。不少群众讲:“养了一大批,结果所剩无几”。而造成肉鸡(包括鸭鹅在内)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养禽技术设备服务中心在今年成立,它是由上海市新杨种畜场、上海市金山农机厂、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农业机械研究所以及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五个单位组成。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上海拥有优良品种、掌握国内外养鸡技术等有利条件,面向全国,为养鸡场及专业户、重点户服务,为发展我国养鸡事业贡献力量。服务项目主要有:新建养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老鸡场的扩建与技术改造;有关现代化养鸡的专题咨询;提供现代化养鸡的成套设备;提供养鸡所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培训现代化养鸡技术与设备使用保养的技术人员,等等。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是我县历史上养鸡最多的一年。全年鸡饲养量近一千万只,养鸡专业户、专业村大批涌现,鸡饲养量超过100只的大户全县近万个,出现了“乡乡村村都养禽,队队户户都有鸡”的大好局面。主要原因是因为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帮助农民致富,提供了优等的服务,使广大的养鸡专业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看到有些专业户,尽管养鸡的数量大、投资高,但由于存在着技术上和经营上的问题,出现了死亡多、收益少的情况,养鸡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相似文献   

17.
几年间伊春市涌现出大批养鸡专业户和养鸡联合体,但是,由于养鸡事业发展太快,养鸡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不能平衡发展,部分专业户(场)由于缺乏科学饲养管理知识和兽医防治技术,而导致各种疫病发生,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将调查的110个养禽专业户(场)的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展示东北三省近几年养禽业的新技术、新成就、新品种及养禽业相关行业(饲料、兽药、养禽设备、饲料添加剂等)的生产水平和丰硕成果,促进东北地区养禽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经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家禽业协会研究商定,举办第七届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本届交易会由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各大养禽公司、规模化养禽场、禽药生产经营企业、禽病门诊等不断涌现,农村养禽户队伍和饲养规模也不断壮大。健康安全地发展养禽业,科学的饲  相似文献   

20.
丽水市自1982年以来,由于养鸡专业户的涌现,推动了全市养鸡业的迅速发展。1988年该市养鸡专业户达160户,家禽存栏61.6万羽,当年出售42.96万羽,是历史上养禽最多的一年。随着养鸡业的发展,新品种的引进和畜禽产品的频繁流通,鸡病也愈趋复杂。为摸清丽水市鸡的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给防病治病提供科学依据,我站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