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对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和湖北省咸宁市丘陵地区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力产出水平均高于丘陵地区,同时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的机械化程度更高,农户土地利用规模更大。但平原地区农作物种类更单一,近30年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比率也更大,且平原地区农地利用的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也大于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2.
宁夏境内12种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区域与剖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宁夏境内分布面积较大、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12种主要土壤类型特征、分布区域做了实地调查,并对各类土壤剖面特征做了研究,土壤剖面特征指标包括土壤质地、颜色、结构,土壤中的根系状况及新生体和(或者)嵌入体等。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宁夏境内土壤的性质和认识,可为工农业生产、土壤改良以及土壤调查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对于揭示自然与人类活动在土壤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已经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现代农业理论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的热点。本文就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莉  陈浮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82-6783,6786
参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纲要》的要求,依据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认同性五大目标,建立了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子目标及单项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选择徐州市和苏州市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徐州市正处于可持续管理发展阶段,苏州市已进入初步可持续管理阶段。整体分析了制约2市土地实现可持续管理的因素,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项锦雯  陈利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34-8336
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皖江示范区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系数为0.92,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利用集约产生较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在未来发展中,皖江示范区应重视区域产业转移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区域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冷静  熊凌坤  杨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4):1014-1017
通过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土地集约利用及区域竞争力的深入分析,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竞争力指标的关系模型,进而提出促进该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竞争力的措施,旨在为政府在土地利用及区域竞争力提高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距离函数分析方法,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城镇间土地集约利用各指标、指标层间的相对优势与不足,并根据最终评价结果,总结出淮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突出.深入分析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准确计算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科学建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管理部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优化建设用地资源供给和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建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选取6个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作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综合模型,对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排名.结果表明:6个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项目效益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大格勒乡整治项目、北郊复垦整治项目、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土地整治项目、河东河西农场整治项目、柯鲁克镇土地整理项目和茶汉村土地整理项目,且土地整治优于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省南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漳县土地规模经营主体963家,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013hm2,其中,家庭经营主体占95.74%,经营面积占57.12%;合作经营主体占4.26%,经营面积占42.88%。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着土地流转难、支持政策少、水利设施差、经营素质低等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的扩大,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地方政府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换自己的职能和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脱贫攻坚战完成以后,绝对贫困问题已经消除,多维贫困问题将长久存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类型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该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根据典型民族地区南华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地区具有贫困发生率高、返贫风险高、贫困地区连片分布三个主要特征;民族地区的多维贫困主要表现为思想文化贫困、能力贫困、个体内生动力缺乏三类;贫困原因主要在于生产经营方式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滞后。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划分生态保护空间是协调区域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研究总结了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概念,把区域生态保护空间分为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和限制开发的生态空间,探讨了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和限制开发的生态空间的划分方法,提出了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对策。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崇左市的生态保护空间进行了划分,得知崇左市生态保护空间面积5 899.94 km2,占崇左市总面积的34.04%,其中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面积1 555.35 km2,占崇左市总面积的比例为8.97%;限制开发的生态空间面积4 344.59 km2,占崇左市总面积的比例为25.07%。通过分析,最终提出区域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能促进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分析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现状,以及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与"非农化"、侵害农民利益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构建粮食安全的土地经营监管机制,同时给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及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利用功效函数和协调度模型,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分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近年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决策,并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为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土地的可持续管理评估和实践研究是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的目的是针对武汉市现有的土地利用特征,构建系统化的社会统计学研究方案,对武汉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进行实地的研究分析,从全面提高土地生产率,降低土地使用的风险,保护土地自然资源的潜力,防止土壤和水质退化的思想出发,选择32个影响因子进行参考评估,以此构建武汉市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合理的缓解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对科学研判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效应、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整治可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降低,并显著提高其生计恢复力和生计韧性,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综合整治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作用呈现“低收入—低依赖”>“高收入—低依赖”>“低收入—高依赖”>“高收入—高依赖”的分异特征,还受到地貌类型差异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效果大于丘陵地区。因此,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以人为本、夯实民生”的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全面优化农地功能与效能,构建低环境风险、良性运转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格局,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地制宜挖潜区域产业特色,才能有效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农户生计的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建设环境友好型小城镇的角度出发,以国内关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扩展型PSR框架模型,并结合孝昌县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建立孝昌县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综合评分法,计算研究区各乡镇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结果表明,孝昌县大部分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处于敏感状态,在今后的利用过程中需加强保护、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以促进孝昌县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从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际出发,按照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管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压缩课程实验学时,缩减个别实验课程,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特定区域集中开展以"一张图"为主线,贯穿数据获取、分析评价、利用规划等三大环节及其九项业务工作,集中开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即"139"实践教学模式及改革构想,旨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