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和县利用冬闲田(稻田)露地袋栽黑木耳,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2012年全县生产代料黑木耳2 500万袋,产干耳1 625吨,产值达1.3亿元。其中,三望栏示范基地1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栽培80万袋,每亩排放菌袋8 000袋,平均每袋产干耳0.075千克,以每千克80元计算,亩产值4.8万元,除去每袋成本1.8元,亩净利润达3.36万元;水稻每亩产干稻谷500千克,产值1 600元,除去成本900元,  相似文献   

2.
代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是我县的品牌产品 ,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为充分利用资源 ,从椴木栽培黑木耳推广代料黑木耳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不断生产、总结、提高和完善栽培技术 ,才能真正发挥代料黑木耳“短、平、快”的效益优势。1 材料、配方1 1 材料 :每 10 0 0袋需下述材料 :木屑 187 5kg ,棉籽壳 6 0kg ,麦麸 4 5kg ,石膏 3kg ,红糖 1 5kg ,石灰 3kg ,聚乙烯折角袋 (15cm× 30cm) 10 0 0只 ,化纤棉 (棉花 ) 2 5~ 3kg ,颈套 1 5~ 2kg ,适量高锰酸钾、甲醛、酒精、气雾消毒盒、药水棉等。1 2 配方 :木屑 6 2…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生产是黑龙江省东宁县"头号"富民支柱产业,2012年全县黑木耳发展规模达15亿袋,其中12亿春耳全部应用春耳秋管栽培技术,单袋产量平均0.05 kg,总产达70 000 t,产值45亿元,实现为农民人均增收13 680元。东宁县春耳一般7月初采收结束,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不宜进行伏天出耳,通过摸索形成了一套春耳菌袋秋后管理出耳的栽培模式,多采收5~15 g的优质秋耳,增产增收。栽培上要选择优良品种,严格进行菌袋生产,科学划口、撕袋及浇水。  相似文献   

4.
1999年文成县农技部门在调整种植结构中 ,引进推广早熟芋 50hm2 (公顷 ) ,把原来一年种植两季稻 ,改为前作种早熟芋艿 ,后作种晚稻。芋艿 6月中旬开始收获上市 ,7月中旬收获结束 ,每 6 6 7m2 (亩 )产量 150 0~ 2 0 0 0kg(公斤 ) ,产值 4 2 50元 ,净收入 32 0 0元 ;晚稻每 6 6 7m2 产量 4 80kg ,产值为 751元 ,净收入4 4 6元。两作合计 ,每 6 6 7m2 净收入 36 4 6元 ,总产值增收 2 73 5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 早熟芋栽培要点1.1 深耕筑畦 选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便于灌溉的田地 ,犁透耙平 ,筑成畦宽 1 2…  相似文献   

5.
于 1998~ 2 0 0 1年在郭家屯乡白各庄村 ,进行了瑞光 5号油桃密植丰产高效栽培示范 ,株行距 1m×2m ,面积 0 33hm2 ,通过 4年示范栽培结果 ,定植当年初步完成整形 ,第 2年 6 6 7m2 产量达 80 5kg ,第 3年产 1736kg ,第 4年产 2 4 34kg。1 栽前准备  1997年秋后按行距 2m挖深、宽各 6 0cm的定植沟 ,表土和底土分放 ,底土经过冬春两季冻化 ,土质疏松 ,起到很好的改良作用。 1998年春回填定植沟 ,回填时先在沟底填入杂草、树叶和秸秆 ,厚度15~ 2 0cm ,然后表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回填 ,6 6 7m2 施入有机肥 30 0 0~ 4 0 …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工栽培黑木耳,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榆树段木栽培,耗费大量木材,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日益紧缺,也就限制了黑木耳的生产。为此,我县于2004年春季引进黑木耳袋料露畦栽培示范,取得较好的效益,批量生产已突破每袋(简)(装干料0.9kg)平均产鲜耳500~700g以上(折干耳50~70g以上)。特别是探索出一套不搭荫棚省工、省成本的露天畦栽的简易栽培方法,大大地推动了黑木耳袋料生产。  相似文献   

7.
用温室大棚栽培李树 ,每 10 0 0m2 可产 180 0kg ,售价相当于露地李的 3~ 4倍。而且能避免花期晚霜之害 ,能提早上市补充水果淡季 ,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1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栽培李树应以早熟品种为主 ,适宜栽培的品种牡丹早红宝石、莫尔特尼李、大石早生李。2 栽培技术要点2 1 整地定植 定植前深翻 30~ 4 0cm。施基肥每6 6 7m2 有机肥 5 0 0 0kg ,鸡粪 2 0 0 0kg ,复合肥 10 0kg。成品苗于清明节前定植 ;营养袋假植苗 5月中旬前进棚 ;半成品苗最好借果、菜棚在 12月中下旬营养袋假植 ,于 5月中旬进棚定植。株行距 1m…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5~86年进行了整玉米芯栽培黑木耳实验,获得了成功。整玉米芯栽培黑木耳,发菌速度比用棉籽皮栽培的慢7~10天,出耳时间迟15天,但出耳多1~2潮,每袋可产干耳65~75克,产量提高,成本降低,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 3年的试验 ,我们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地气候特点的豇豆秋延后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平均每 6 6 7m2 (亩 )产量 2 2 0 0kg(公斤 ) ,最高可达 2 5 0 0kg ,产值 4 0 0 0~4 5 0 0元。采收期从 10月上旬持续至 11月下旬 ,较常规栽培收获期延后近 1个月。1 整地筑畦豇豆秋延后栽培应选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大棚地块 ,pH值 6~ 7,忌连作。前作收获后及时清园 ,在播种前半个月 ,深翻晒土 ,以杀死病菌和虫卵。每 6 6 7m2 施酵素菌肥 10 0kg、腐熟人畜粪 2 5 0 0kg、石灰 80kg…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首轮项目运行成效及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运行的主要成效:一是开发创新香菇定向出菇和羊肚菌人工栽培2项新技术;二是集成提升双孢蘑菇、秀珍菇"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绿色防控技术和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三是示范推广适合农法栽培双孢蘑菇品种W2000、工厂化栽培兼用型蘑菇品种W192、香菇品种浙香6号、短菌龄型香菇品种庆科212、黑木耳早熟品种丽耳3号、小耳单片型黑木耳品种黑山等6个食用菌新品种,并探明品种特性特点,为因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示范优化降低用种成本、基质成本、菌棒制作成本和用工成本等4项节本增效新技术;五是示范菌稻轮作、桑枝条利用、菌糠二次利用技术等3项食用菌生态循环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毛竹搭塑料中棚种植越冬苋菜 ,使苋菜提前到春节上市 ,直到 6月上旬收清 ,每 6 6 7m2产量可达 30 0 0多kg,产值达 5 0 0 0~ 6 0 0 0元。1  选用良种  选用食口性好 ,产量高 ,抗逆性较强的红色圆叶型品种 ,如大红袍、全红叶等。2 整地做畦  于 1 1月中下旬播种 ,这样苋菜的始采期可提早到翌年的春节期间。播前半个月耕深 1 5~ 1 7cm晒垡。结合整地 6 6 7m2 施有机肥 1 5 0 0~ 2 0 0 0kg、饼肥 2 0~ 2 5kg、高效复合肥 1 5~ 2 0kg作基肥。然后作畦 ,畦宽 2 .8~3.0m ,畦间挖宽 2 5~ 30cm、深 1 8~ 2 2cm的沟 …  相似文献   

12.
张子荣 《食用菌》2014,(4):48-49
<正>近年来,福建省埔城县的毛洋村、高溪村等大规模栽培黑木耳新科5号,该菌株具有耳片大、单生、抗逆性强等特点,且可露天栽培,减少了建棚等繁琐工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成本。以袋栽新科5号黑木耳为例,55 cm×15 cm的栽培袋成本大约2.0元,平均每袋可产干木耳100 g左右,以60元/kg计算,每袋可获纯利4元左右。667 m2可栽培7 500~8 500袋,可获利3万元左右。但是,黑木耳新科5  相似文献   

13.
1995~ 1999年 ,玉田县农林局采取研究与示范相结合 ,推广提高红富士苹果集约化生产能力技术6 870hm2 ,实现 1年栽树 ,2年开花 ,3年结果 ,4年6 6 7m2 产 75 0kg ,5年产 180 0kg ,共增加果品产量2 70 0万kg ,增加果品产值 5 2 0 0万元 ,新增纯收益4 2 10万元。1 高标准建园3月下旬土壤解冻后 ,按株行距 2m× 4m或 2 .5m× 4 .5m ,挖 1m见方的定植穴 ,表土和底土分放。每穴施入优质腐熟的圈肥或厩肥 5 0kg ,与表土混合先填入穴内 ,灌水沉实。选无病虫为害的红富士壮苗 ,栽前进行剪根和用 4 0~ 5 0mg/L的ABT3号生根粉…  相似文献   

14.
白玉春萝卜高产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春淡蔬菜市场花色品种 ,我公司从韩国引进亲本生产的白玉春萝卜新品种 ,耐寒性强 ,抽苔晚 ,品质优。 2 0 0 1年在两个地点种植 ,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温州市龙湾区蔬菜科技园区神龙实验点采用钢管大棚栽培 ,试种面积 15 0 0m2 ,实地测产折合每 6 6 7m2 为 2 75 0kg ,平均售价 1 4元 /kg ,产值385 0元。平阳三森园艺场采用双膜覆盖栽培 ,试种面积 4 0 0 0m2 ,实地测产折合每 6 6 7m2 为 2 95 0kg ,平均售价 0 8元 /kg ,创产值 2 36 0元。1 田块选择 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块 ,沙壤土最佳 ,翻耕晒…  相似文献   

15.
金丝小枣优质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小枣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 ,栽培形式以枣粮间作为主 ,每 6 6 7m2 面积树上可产千斤枣 ,地上千斤粮 ,是一种高效立体农业种植模式 ,经济效益高。1 肥水管理 成龄树秋季每株沟施农家肥 5 0~ 6 0kg和氮肥 1~ 2kg ,磷肥 1~ 2kg。沟深 2 5~ 35cm ,宽 4 0~ 5 0cm ,将肥料撒入沟底掺土搅拌均匀 ,然后盖土。每年在开花前 (即 5月下旬 )和幼果膨大期 (7月上旬和 8月上旬 )各追施一次化肥。 5月下旬株施尿素 1~ 2kg ,过磷酸钙 1 5~ 2kg。 7月上旬株施果树专用肥 1 5~ 2kg或磷酸二铵 0 5~ 1kg。 8月上旬株施磷酸二铵…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莓为蔷薇科黑莓属多年生藤本鲜食水果。原产北美 ,是第三代新兴水果 ,目前风靡欧美。1999年 ,我们利用两年生黑莓进行了大棚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果实着色、风味与露地栽培较为相似 ,每 6 6 6 7m2 产量达 82 0kg ,售价比露地栽培高 10倍(4 0~ 6 0元 /kg) ,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 大棚构造大棚坐北朝南 ,北墙及山墙用坯砌成 ,墙体厚度0 8m。用水泥柱作立架 ,竹竿作拱架。棚长 6 0m ,宽10m ,棚顶高 3m。所用薄膜为无滴膜。2 定植及搭架方法2 1 定植 采用南北向条状栽植 ,株行距为 1m×1 6m…  相似文献   

17.
高农  王方  田雨 《西南园艺》2002,30(3):60-60
天麻采用人工模拟电磁实验 ,可提前 80天膨大速成 ,连续两年获得每平方米产麻 2 5kg的高产。现将实施技术介绍如下。1 种植时间及品种选择  天麻种植在春、秋、冬三季进行 ,夏季因天气炎热不宜种植。种源应选择无病虫害的授粉一代良种 ,决不能用退化的次代劣种。2 栽种天麻前的准备  每种植 1 0 0m2 应备物料为 :混合砂 2 0m3,菌枝 2 50kg,树枝 40 0kg,蜜环菌 1 0 0瓶 ,优质天麻良种 50kg,地磁线 90 0m ,天麻三效素膨大剂 1 0袋 ,小磁化机一个。每平方米基本投资 60~80元。3 栽培及管理方法 种天麻应选择在室内、窑洞、房…  相似文献   

18.
枣树大棚栽培可将鲜枣成熟期提前 4 0~ 6 0天 ,而且当年栽植当年结果 ,6 6 7m2 产量可达 6 0 0kg以上 ,第 2年可达 15 0 0kg以上。1 建造大棚 适于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适于栽培枣树 ,可以直接利用 ;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 ,长度6 0m ,南北宽 8~ 10m ,后墙水泥块或砖体结构 ,厚度1m左右 ,棚体高度 2 5~ 3m为宜。2 品种选择 要选择树体矮化、早果性强、果形大而丰产的品种 ,如早晚蜜、六月鲜、大瓜枣、大白玲、特大蜜枣、金丝新 4号、七月酥等 ,均适于大棚栽培。3 栽苗 落叶后即可栽植 ,栽前开挖定植沟 ,沟宽6 0cm ,沟…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小昆山镇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 ,开展黄皮洋葱———夏甜玉米———秋甜玉米连作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2 0 0 1年全镇推广种植面积 30hm2 ,5 0余户农户采用此耕作方式 ,一个连作周期 6 6 7m2 平均收获黄皮洋葱 330 0kg、夏甜玉米5 5 0kg、秋甜玉米 6 70kg。平均 6 6 7m2 产值 4 70 0元 ,扣除种子、农药、肥料、农业税、租地费等成本后 ,纯收入达 180 0元 ,是传统农业的 1 5倍以上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预见今年推广种植面积 10 0hm2 以上 ,带动农民致富 ,实现农业增效。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 黄皮…  相似文献   

20.
自 1998年开始 ,笔者利用 6~ 9月份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空闲时间生产夏季大白菜 ,配以合理的栽培技术 ,获得了高产高效 ,由原来露地栽培每 6 6 7m2 产 15 0 0~2 0 0 0kg ,产值 10 0 0~ 2 0 0 0元 ,提高到每 6 6 7m2 产 35 0 0~ 40 0 0kg ,最高达 5 0 0 0kg ,且品质好 ,产值 40 0 0~ 5 0 0 0元 ,经济效益显著。1 选择适宜的品种1.1 优夏王 由山东省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育成。叶绿色 ,白帮 ,叠抱近圆形 ,生长期 5 0~ 5 5d(天 ) ,单株质量 1.2~ 1.5kg,6 6 7m2 产叶球 40 0 0~ 5 0 0 0kg。风味品质良好 ,7月份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