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甘肃省玉米籽粒中镰孢菌分离频率及伏马毒素含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甘肃省玉米籽粒中病原镰孢菌的种类以及籽粒中伏马毒素的含量,通过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11—2012年间采自甘肃省5个地区的225份玉米籽粒样品进行了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和伏马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516株镰孢菌经鉴定分别属于拟轮生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藤仓镰孢菌F.fujikuroi、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尖镰孢菌F.oxysporum和F.temperatum;其中拟轮生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属甘肃省的优势病原菌。2011和2012年,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1.0%和10.7%,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生镰孢菌为当年的优势种群。同时,2011和2012年样品中伏马毒素的污染率分别为30.5%和50.9%,平均含量分别为175μg/kg和224μg/kg,但未发现伏马毒素含量超过欧盟委员会限量标准(4 000μg/kg)的样品。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耕作方式以及杀虫剂处理对玉米穗腐病发生及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于2014—2015年以浚单20、先玉335为供试玉米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改变种植密度、施肥水平、耕作方式及使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在收获期调查玉米穗腐病的病情指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玉米籽粒中伏马毒素含量。结果表明,先玉335和浚单20在田间发生穗腐病的病情指数及其籽粒中伏马毒素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密度为7.5万株/hm~2时,其病情指数在2014年分别为16.00和10.33,在2015年分别为18.15和16.38,伏马毒素含量在2014年分别为2.38、1.53 mg/kg,在2015年分别为3.23、2.20 mg/kg,均显著高于密度为6.0万株/hm~2和4.5万株/hm~2时;穗腐病的病情指数及伏马毒素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施肥量为675 kg/hm~2时,病情指数在2014年分别为12.35和8.37,在2015年分别为15.11和13.30,伏马毒素含量在2014年分别为1.35、0.85 mg/kg,在2015年分别为2.39、2.19 mg/kg,均显著高于施肥量为450 kg/hm~2及225 kg/hm~2时;耕作方式对穗腐病病情指数及伏马毒素含量无显著影响,旋耕后播种方式下穗腐病病情指数及伏马毒素含量略小于贴茬直播方式;使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能显著降低穗腐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伏马毒素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
亚洲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分别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为试虫,以轮枝镰孢菌为供试菌,单独或复合接种侵染。结果表明,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病情指数均以复合处理最高,为31.57~88.80,单独接虫处理为16.27~55.00,单独接菌处理为19.02~59.47;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程度受玉米雌穗发育期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的影响,其玉米螟为害级别为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受螟害的介导作用,春播玉米雌穗被害率、螟害级别和镰孢穗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重于夏播玉米,但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病情指数高于春播玉米。螟害的介入明显加重了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与雌穗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的毒力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筛选防治玉米穗腐病同时减少病原菌毒素积累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了4种药剂多菌灵、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和氰烯菌酯对玉米穗腐病的3种主要致病镰孢菌拟轮生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其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出镰孢菌菌株127-1和禾谷镰孢菌菌株125-3的最佳产毒时间为第10天。供试4种药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18~5.71μ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范围为0.02~8.14μg/m L,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3种镰孢菌产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的影响不尽相同,吡唑醚菌酯浓度在1~500μg/m L时能够抑制拟轮生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产生伏马毒素,氰烯菌酯能够在0.05~0.8μg/m L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当多菌灵浓度为0.05~0.5μg/m L时,几乎可以完全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试虫,以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种,研究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菌与玉米螟复合侵染危害后玉米雌穗穗长缩短、籽粒数减少、穗粒腐病加重,使得玉米的产量性状发生改变,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接虫处理和复合处理均以玉米吐丝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吐丝期复合处理单穗损失率为40.84%,在灌浆和乳熟期分别为27.92%和11.10%;在单独接菌条件下以灌浆期危害最重,单穗损失率为6.62%,而在吐丝和乳熟期分别为4.13%和0.65%.  相似文献   

6.
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种群组成及其分布,于2014—2015年在32个区县98个乡镇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采用种子健康检测法分离病原物,通过形态学特性、培养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镰孢菌种。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11个镰孢菌分离物中鉴定出10种致病镰孢菌,分别为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尖镰孢复合种、藤仓镰孢、木贼镰孢、黄色镰孢、变红镰孢、九州镰孢和茄镰孢,其总分离频率依次为38.70%、17.10%、17.10%、11.70%、7.20%、3.60%、1.80%、0.90%、0.90%和0.90%;除渝东南区域外,在其它区域拟轮枝镰孢的分离频率最高,其次为层出镰孢和禾谷镰孢复合种;对禾谷镰孢复合种分离物的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基因测序比对发现,该复合种由南方镰孢和亚洲镰孢组成。研究表明,重庆地区玉米穗腐病优势致病镰孢菌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和层出镰孢。  相似文献   

7.
魏琪  廖露露  陈莉  齐永霞 《植物保护》2019,45(5):221-225
为明确安徽省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菌的种类,采用单孢分离、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2017年采集自安徽省6个玉米主产区——合肥市、蚌埠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和宿州市的玉米穗腐病病样进行了分离鉴定。在获得的455株镰孢菌中,拟轮枝镰孢菌、禾谷镰孢复合种、层出镰孢菌、尖孢镰孢菌和黄色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59.13%、21.28%、13.68%、5.12%和0.79%。其中拟轮枝镰孢菌在各地的分布最广,属于安徽省的优势致病镰孢菌。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玉米镰孢穗腐病病原菌的鉴定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宁省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2015年9月采自辽宁省13个地区的84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同时依据镰孢菌分离频率确定其在辽宁省玉米生态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辽宁省84个玉米穗腐病样分离物中鉴定出3个种,即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和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分别为67、9和8株,占79.77%、10.71%和9.52%。按照柯赫式法则,验证了3种镰孢菌代表菌株FV-39、FG-1和FP-2是玉米品种郑单958穗腐病的致病菌。拟轮枝镰孢菌为辽宁省玉米镰孢穗腐病的优势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辽东、辽南、辽中、辽北和辽西5个玉米生态区,分别占16.67%、11.90%、21.42%、10.72%和19.05%;禾谷镰孢菌主要分布于辽西地区,层出镰孢菌主要分布于辽中和辽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不同种类镰孢菌Fusarium spp.引起的不同病害在玉米产区普遍发生。镰孢菌病害不仅直接造成玉米减产,而且其病原菌在寄主代谢过程中分泌毒素污染玉米籽粒从而带来安全隐患。2019年调查发现辽宁省玉米鞘腐病又有加重迹象,分离发现其病原菌与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不同,疑似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秦子惠等,2014)。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河北省夏玉米区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组成及地区对病原菌种类的影响,本团队于2016年和2017年在玉米收获前期对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生物学方法对随机采回的样本进行分离鉴定。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与2016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玉米穗腐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河北省夏玉米区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分离频率为63.49%,其他病原菌如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禾谷镰孢菌(F. graminearum)、变红镰孢菌(F. incarnat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 flav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分离频率分别为19.05%、6.35%、1.59%、14.29%、3.17%、9.52%和1.59%。为明确伏马毒素基因在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鉴定中的作用,拟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藤仓镰孢菌(F. fujikuroi)分别以EF-1α和FUM1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相似,伏马毒素基因可用于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种的鉴定,基于FUM1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基于EF-1α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而种内遗传距离的结论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1.
双委夜蛾幼虫触角、口器感器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委夜蛾是近年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双委夜蛾幼虫口器上的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描述。双委夜蛾幼虫触角感器主要分布在梗节和鞭节。梗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2个刺形感器。鞭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1个栓锥形感器。双委夜蛾幼虫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舌、下唇五部分组成。上唇有6对刺形感器;内唇有3对刺形感器、1对指形感器和1对内唇感器;每个具齿的上颚外侧表面具有2个刺形感器;下颚的感器主要密布在外颚叶和下颚须上,每个外颚叶具有3个刺形感器、3个锥形感器和2个栓锥形感器;下颚须具有8个锥形感器、1个指形感器和2个板形感器。下唇须具有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另外,通过与其他鳞翅目幼虫感器比较,对这些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昆虫的取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Walker)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分布、数量以及形态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受器。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椭球形,下口式;触角上着生2个毛形感受器、1个刺形感受器和3个锥形感受器;上颚分布有1对刺形感受器和2对栓锥形感受器;下颚分布有1对毛形感受器和1对刺形感受器,下颚须分布有8个锥形感受器;下唇须分布有1个锥形感受器和1个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在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上的分布多而广,在寄主选择时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成虫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结构,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番茄潜叶蛾雌雄成虫触角和4龄雌雄幼虫触角及口器上的感受器种类和形状。结果显示,番茄潜叶蛾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类型感受器,分别为B?hm氏鬃毛、毛形感受器、鳞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栓锥形感受器和耳形感受器。其中,雌成虫的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受器数量、刺形感受器数量、B?hm氏鬃毛长度、鳞形感受器长度及基部直径、Ⅰ型锥形感受器长度及基部直径、Ⅱ型锥形感受器长度、刺形感受器臼状窝直径、腔锥形感受器基部直径和耳形感受器基部直径均显著大于雄成虫;而雄成虫的毛形感受器数量和腔锥形感受器中心锥长度显著大于雌成虫。幼虫头部共计有6种类型感受器,主要着生在触角、下颚和下唇上,分别为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栓锥形感受器、指形感受器和感觉锥;幼虫触角、下颚和下唇的感受器类型和数量在雌雄间完全相同。而雌性幼虫触角鞭节上的锥形感受器SB5和下颚须上的锥形感受器SB2的长度显著大于雄性幼虫;雄性幼虫下颚茎节上的刺形感受器Sch1和下颚须上的锥形...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云南锦斑蛾幼虫头部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结果 表明,云南锦斑蛾幼虫头部呈椭球形.每根触角上具有1根毛形感器、1根刺形感器、5根锥形感器和1根栓锥形感器.上唇两侧各有6根刺形感器.内唇分布有6根刺形感器、4根内唇感器和2根指形感器.每个上颚表面具有2根刺形感器.下颚的感器主要分布在外颚叶和下颚...  相似文献   

15.
柚木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化学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扫描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并描述了柚木野螟Eutectona machaeralis Walker幼虫触角及其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观察结果如下:柚木野螟幼虫的头式为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头上有触角、单眼、感觉刚毛、上唇、下唇、上颚、下颚、下颚须、下唇须、吐丝器等。幼虫头部下方有1对触角,触角上有6种感受器,分别是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感器和小锥形感器。口器附肢下颚须上有栓锥感器,下唇须上有刺形感器。在吐丝器前方有1对锥形感器。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尺蠖幼虫头部化学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幼虫头部化学感受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和分布,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其老熟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结果表明,金银花尺蠖老熟幼虫头部呈椭圆形;触角上着生1个毛形感受器、3个刺形感受器、1个栓锥形感受器和2个锥形感受器;上颚分布有1对毛形感受器;下颚分布有3个毛形感受器、2个刺形感受器、2个栓锥形感受器和8个锥形感受器;下唇须上有1个栓锥形感受器和1个刺形感受器;在吐丝器前方两侧有1对刺形感受器。金银花尺蠖幼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较少,口器附肢上化学感受器较多。  相似文献   

17.
王涛 《植物保护》2017,43(2):112-116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为探究其寄主找寻、配偶找寻和种群聚集等行为机制,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的触角进行了观察,并对感器进行了分类以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触角上共存在包括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在内的5种感器类型,其中毛形感器又分为形态各异的3种亚型。这些感器类型大都在触角的棒节上成带状分布。通过对比其他类似的研究以及感器的外部形态特征,推测红脂大小蠹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是化学感受器,是最重要的嗅觉器官;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以及Bhm氏鬃毛是机械感受器,且腔锥形感器可以感受温湿度,Bhm氏鬃毛可以感知触角的位置。研究结果为明确红脂大小蠹的生境选择、种群聚集等行为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相似文献   

19.
钩臀蚁蛉头部附器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分别是B#x00F6;hm氏鬃毛、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4种)、腔乳头形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不同感器在触角和口器下颚须、下唇须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雌、雄成虫之间无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感器功能的相关研究等,对钩臀蚁蛉的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相似文献   

20.
河北昌黎与广西资源两地区葡萄霜霉菌致病力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北昌黎、广西资源两地不同葡萄品种来源霜霉菌致病力分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离体叶盘接种法测定了河北、广西主栽品种‘红宝石无核’、‘红地球’及‘巨峰’来源葡萄霜霉病菌对不同鉴别寄主的致病力,观察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来源病菌对同一感病材料以及同一寄主来源病菌对不同感病材料的致病力大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同一寄主来源病菌及同一来源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均存在差异,说明两个地区病菌群体间和群体内各菌株间均存在分化;两地不同寄主来源病菌群体对同一感病材料的致病力及同一寄主来源病菌群体对不同感病材料的致病力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广西资源地区菌株间差异性比河北昌黎地区更明显,说明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