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的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再分化培养,结果发现在MS培养基上,幼叶的出愈率最高,达783%,在B5培养基上,幼基的出愈率最高,达760%。诱导愈伤组织最适2,4-D浓度为2-3mg·L-1。经抗氧化剂处理,愈伤组织在改良MS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培养,褐化现象减轻或消失,生长速率最高可达0090g·kg-1·d-1(鲜重)。在分化培养基上,由愈伤组织诱导出绿芽点。 相似文献
3.
王全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1):48-48
根据东北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运用常规及非常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育苗试验,较全面地研完了影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的因子及育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5.
根据东北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运用常规及非常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育苗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影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的因子及育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7.
东北红豆杉的微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芽苞、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对东北红豆杉进行了微繁技术的研究。在诱导不定芽时,以芽苞为外植林,不定芽发生数量较茎类和茎段多。在MS培养基中单独加入萘乙酸(NAA)质量浓度为2.0mg/L时芽体增殖最多。不定根发生形式有愈伤组织生根型与皮层生根型2种。不定根发生率因母树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当培养基中IBA含量较高时(4~6mg/L)不定根发生率也较高。组培苗驯化时,以苔藓为基质较好,同时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AFLP技术,运用64个引物组合,检测雌雄东北红豆杉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7对引物组合共提供了11个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10个与东北红豆杉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仅1个与东北红豆杉雄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根据东北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运用常规及非常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育苗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影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的因子及育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东北红豆杉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条件.[方法]以东北红豆杉叶片为材料,用改进CTAB法提取DNA,分别从模板DNA浓度(10、20、30、40、50 ng)、引物浓度(5、10、15、20、25 pmol/μl)、dNTP浓度(0.1、0.15、0.2、0.25、0.3 mmol/L),Taq DNA聚合酶量(0.5、1.0、1.5、2.0、2.5 U)及镁离子浓度(0.5、1.0、1.5、2.0、2.5 mmol/L)5个方面对东北红豆杉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红豆杉基因组DNA,所得DNA质量较好,无杂质存在,条带整齐一致,而且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RAPD扩增效果.通过各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东北红豆杉RAPD优化体系:20 μl PCR反应总体积中含模板DNA 10 ng,Mg2+ 2.0 mmol/L,引物15 pmol/μl,dNTP 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0 U,10×buffer缓冲液2 μl,以双蒸水补充至20 μl.[结论]为进一步探索与东北红豆杉性别鉴定相关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对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e Sied.et Zucc.)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水平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最好的基本培养基是WPM培养基,其次是B5培养基;生长素2,4-D的诱导效果在MS培养基上优于NAA,而在B5培养基上不如NAA;在MS培养基上,细胞分裂素KT对愈伤组织诱导起促进作用,2,4-D+0.1mg/L KT、NAA+1.0mg/L KT的诱导效果最好,6-BA不利于东北红豆杉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快速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条件。[方法]以东北红豆杉叶片为材料,用改进CTAB法提取DNA,分别从模板DNA浓度(10、20、30、40、50 ng)、引物浓度(5、10、15、20、25 pmol/μl)、dNTP浓度(0.1、0.15、0.2、0.25、0.3 mmol/L),TaqDNA聚合酶量(0.5、1.0、1.5、2.0、2.5 U)及镁离子浓度(0.5、1.0、1.5、2.0、2.5 mmol/L)5个方面对东北红豆杉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红豆杉基因组DNA,所得DNA质量较好,无杂质存在,条带整齐一致,而且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RAPD扩增效果。通过各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东北红豆杉RAPD优化体系:20μl PCR反应总体积中含模板DNA10 ng,Mg2 +2.0 mmol/L,引物15pmol/μl,dNTP0.2 mmol/L,TaqDNA聚合酶1.0 U,10×buffer缓冲液2μl,以双蒸水补充至20μl。[结论]为进一步探索与东北红豆杉性别鉴定相关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 ,即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次数进行了优化 ;同时 ,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与有机溶剂萃取法富集分离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效果。结果表明 :以料液比 1∶2 0 ,加入浓度 80 %的乙醇 ,在 60℃下提取 5h为最佳提取条件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富集分离白藜芦醇 ,产品收率和纯度均高于常用的有机溶剂萃取法。 相似文献
14.
.梅 花 品 种 资 源 核 心 种 质 构 建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梅花是中国观赏树木类品种资源研究较深入全面的种类之一,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财力的情况下,加强梅花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利用效率,该研究利用梅花295个AFLP多态位点信息,采用系统取样的C和G取样策略,以Nei’s(1972)遗传距离进行的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取样,从178个梅花品种及近缘(品)种构成的群体中,选取了52个品种样品作为梅花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为29.21%.遗传多样性和实用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保留了梅花全部3个种系、5类18个品种类型;Nei’s (1973)基因多样度、Shannon’s信息指数、Simpson指数保留率分别为:99.90%、99.47%、99.99%.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核心种质与原全部种质的各项遗传参数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核心种质样品较好地保留了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态性状类型,为梅花等观赏植物改良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以川楝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川楝子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40、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温度80℃,黄酮得率为0.56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水浴提取法的得率0.294%,和在相同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条件下微波法的得率0.278%,研究结果为川楝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