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光环境下喜树与四川大头茶幼苗的表型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光环境对常绿阔叶林中喜树和四川大头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落叶阔叶树种喜树幼苗通过提高自遮荫程度、增大叶悬挂角、增加根生物量比和减小比叶面积适应旷地环境,在旷地中具有最大的相对生长速率,而常绿阔叶树种四川大头茶幼苗没有表现出对旷地光环境的良好适应;2)四川大头茶幼苗在林窗中通过增加叶片数、提高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比接受更多光能,相对于旷地和林下具有较快的高度生长,喜树幼苗比四川大头茶幼苗在林窗中具有更大的单叶面积、叶柄长度、总叶面积和总叶面积增长率;3)在3-8月,喜树在林窗中的株高增加约35.3 cm,约为四川大头茶(约6.6 cm)的5.3倍,喜树在林窗中具有明显的光资源竞争优势,表现出比常绿阔叶树种四川大头茶更高的相对生长速率,这就是喜树存在于常绿阔叶林的一个重要原因;4)郁闭林下的光资源有限,2个树种幼苗都不能在林下良好生长;5)喜树幼苗叶性状在不同光环境的可塑性指数远大于四川大头茶,这是喜树能够在常绿阔叶林中存在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晴天,对生长在旷地、林窗和林下的木荷幼苗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对短暂遮荫的响应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旷地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约为1 230 μmol·m-2·s-1,分别是林窗和林下的1.7和12.3倍左右,并且旷地的气温显著大于林窗和林下的,而空气相对湿度却明显低于其它2个光环境;(2)木荷幼苗在旷地和林窗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旷地木荷"午休"时净光合速率的降幅约60%,而林窗的降幅约为30%;旷地中木荷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约为17.8 μmolCO2·m-2·s-1,约是林窗和林下的1.8和3.4倍;此外,木荷幼苗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均随环境光强的增大而增大;(3)短暂遮荫时,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降低,各光环境中木荷幼苗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不断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利用率在旷地和林窗中呈下降趋势,而在林下一定低光范围内(约130~800 μmol·m-2·s-1)则维持了较高水平;(4)受光斑照射时,光斑区域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受光斑前以及未受光斑区域提高了10倍和4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4.
5.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为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1].该植物目前多见于重庆城口县和开县交界的石灰岩山地,喜光,生长缓慢,耐瘠薄.目前有关崖柏的研究有遗传多样性[2-3]、群落生态学[4]、无性繁殖[5]和低温适应机制[6]等,但是崖柏光合特征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光环境响应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光是影响植物生存和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植物与光环境的关系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生长光强的变化,植物能够在形态及生理方面产生可塑性响应,以适应变化的光环境[7]. 相似文献
6.
7.
壳斗科三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00%、56%和32%3种光强进行人工控光处理,研究锥栗、水青冈和青冈1年生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锥栗、水青冈和青冈1年生幼苗对不同光照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响应,其生长指标随光环境的变化程度表现出锥栗>水青冈>青冈.随着光照的减弱,3树种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锥栗幼苗的现存叶片数、叶长、叶宽、单叶面积表现出随光照减弱逐渐减少,水青冈和青冈幼苗的现存叶片数随光照减弱呈下降趋势,而其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则呈明显增加趋势.锥栗幼苗叶面积在全光环境最大,而水青冈和青冈幼苗叶面积均以56%光照强度最小.3树种幼苗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都随光照减弱呈增加趋势,锥栗和水青冈的这种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而青冈则无明显差异.不同树种的幼苗在不同的光环境下生物量积累有明显差异.锥栗、水青冈生物量随光照的减弱明显降低,锥栗降低幅度比水青冈明显,而青冈没有明显差异.3树种幼苗在不同的光环境下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没有明显变化.质量指数可以反映苗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可为判断更新苗移植成活率提供依据.3树种幼苗均表现出在全光下质量指数最高,锥栗、水青冈幼苗在全光下质量指数明显大于遮荫处理,而青冈幼苗的质量指数在3种光环境下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对喜树幼苗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精选喜树种子培养无菌根幼苗,生长90天以后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真菌,即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和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 sinuosa),探讨了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株高、生物量以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显著促进了菌根幼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但却有利于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从植株高度和生物量来看,菌根幼苗优于无菌根幼苗,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尤为突出,分别达到无菌根幼苗(CK)的1.2和1.6倍,差异显著。丛枝菌根的形成对喜树幼苗氮素营养的吸收影响不大。从全株的氮含量来看,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相近,只有在根、茎和叶片中Am菌根幼苗的氮含量才有明显变化,而透光球囊霉和弯丝硬囊霉菌根幼苗与无菌根幼苗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丛枝菌根的形成总体上促进了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并且主要体现在根的磷含量上。与无菌根幼苗比,所有菌根幼苗根的氮、磷分配比例增加,而茎和叶片的氮、磷分配比例减少。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施肥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磷水平(对照0 kg P·hm-2、低磷42 kg P·hm-2、中磷84 kg P·hm-2、高磷168 kg P·hm-2)对喜树当年实生幼苗生长及次生代谢物喜树碱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喜树幼苗的苗高及叶、茎、根的干物质量均增加,且各施磷水平幼苗叶、茎、根的干物质量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磷素水平下,幼苗叶、根、茎中的喜树碱含量均在低磷水平时出现最大值,并且低磷水平与对照间喜树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磷用量的增加,喜树全株及叶、茎的喜树碱总量持续增加,但喜树全株和叶在高磷与中磷水平间差异不显著。根中喜树碱总量在不同磷素水平差异显著,在中磷水平最高。由结果可知:磷可以促进喜树幼苗中喜树碱的合成,适当的低磷胁迫可以增加喜树幼苗中喜树碱含量。培育喜树碱原料林时,适宜的施磷水平应为中磷水平,幼苗喜树碱总量主要取决于喜树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环境下6种常绿阔叶林树种苗期的叶片功能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下缙云山常绿阔叶林6种常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叶片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光照较弱的林窗和林下,树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N:P比显著高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叶干物质含量(LDMC)变化趋势与SLA相反,叶片磷含量(LPC)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2)演替前期种具有较高的SLA,LNC和LPC,而演替后期种的LDMC和N:P比显著高于演替前期种.随光照的减弱,演替前期种的LPC无显著差异,而演替后期种则呈下降趋势;3)在3种光环境下,LNC与LPC,SLA正相关,LDMC与LPC,LNC,SLA负相关,N:P比与LPC负相关,而与LNC无显著相关性.随光照的减弱,SLA-LDMC,LPC-N:P及LNC-LPC性状关系沿共同斜率或Y轴截距发生了显著的变异,表明研究材料主要通过增大SLA,LNC及维持较高的N:P比来适应低光环境,不同演替阶段物种适应策略不同;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沿光资源梯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喜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树为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区),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本文介绍了喜树的形态特征、开花结果习性、适生环境、生长习性、生长规律和用途;并总结了喜树的育苗、造林、管护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种期对喜树种子萌发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个不同采收期(秋种、冬种、雪后种)对喜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期种子的萌发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雪后种的种子发芽高峰期比秋种提早6 d,发芽率增加了34.75%,发芽势提高了148.84%,根长增加了33.83%,活力指数121.92%。与秋种相比,发芽过程中冬种和雪后种的SOD、POD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提高,MDA、H2O2含量下降,以雪后种差异最明显。这些结果表明适度的延迟采收、自然低温有利于打破喜树种子休眠,促进种子的代谢活动,增强抗性能力,使种子能够快速、整齐、健壮地发芽。 相似文献
13.
为给喜树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弱光环境下红、黄、蓝、绿等光质对喜树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光使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其它单色光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减少部分主要是叶绿素b,叶绿素(a/b)比值升高;与白光相比黄光使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而其它3种光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红光使丙二醛含量升高,同时使叶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其它3种光对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大;与白光相比,绿光和红光可使叶片中喜树碱含量增加,而黄光和蓝光不能引起喜树碱含量的增加。弱光条件下不同光质对喜树幼苗生长形成了胁迫,光质对其初生和次生代谢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CAI Zhiquan** QI Xing CAO Kunfang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ngla P.R. China 《中国林业科技(英文版)》2004,3(2):1-7
1 INTRODUCTIONAs an important structure in the leaves of terrestrialplants, stomata play a key role in the gas exchangebetween plants and atmosphere, and provide the mainchannels of water dissipation for plants. They also playa significant part in the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and evaporation process. Researches have long beenconducted on stomata,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fields in plant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sconcern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characteri…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