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北山区果树旱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北山区果树旱作栽培技术晓琢三北地区干旱山区栽培果树,应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树种,比如大扁杏、大枣、山杏,即使栽培苹果和梨也要选抗旱品种,井采用旱作技术。现将旱作技术简单作一介绍。坚持保墒抗旱栽植一般雨季前采用大坑整地或修梯田,整地规格长宽各1.6米,深...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果树节水旱作栽培是调控果树自身节水和提高水分、养分有效利用率的综合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果树生产中实行了节水旱作栽培,因地地制宜,选择良种、良砧,适地规划建园,搞好水土保持,抗旱栽植,加强土壤管理,集雨节水灌溉,对促进我国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林旱作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解决和合理调整经济林产业中的水分限制因子问题,已成为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林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者对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性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地区杏树日光温室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年来对杏树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系统总结出了杏树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杏树品种、大苗移栽当年结果、3a盛果、初结果期两轻一整修剪技术、盛果期的平衡管理技术、温室环境调节等技术内容,为半干旱地区开展果树设施高效栽培,发展旱作节水设施农业,开发山旱区农业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起垄覆膜、平覆膜、覆草对"秦安一号"花椒园生长影响的对照试验,创新了浅山干旱区花椒土壤耕作模式,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椒园抗旱保水管理技术,给浅山干旱区椒园提供旱作科学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6.
榛子是干果树种中具有较高栽培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种。笔者结合山西省杂种榛子栽植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栽培探索,从旱作集雨节水整地技术、苗木选择、栽植、预防抽条、定干与整形、修剪、除蘖、主要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山西杂种榛子栽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山西杂种榛子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辽西北地区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林系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林种。该文扼要介绍了辽西北半干旱条件下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技术,旨在为发展好、利用好、推广好、维护好宝贵的经济林资源和果农利益提供帮助。相关技术也可供其他类似地区发展经济林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暖温带经济林水分管理的实现途径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田 《经济林研究》2009,27(2):97-103
我国暖温带地区是落叶经济林栽培区,水资源不足是影响该区域经济林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阐述经济林合理水分管理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经济林节水灌溉与旱作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有关经济林水分研究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旱作地区由于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林成活率长期偏低,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造林绿化速度和林业发展进程。为提高旱作造林中的成活和生长量,为旱作造林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笔者进行了此次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灵台县中台镇下河村开展牛心杏旱作简约栽培试验,按照"优质、简约、高效"标准,实施统一覆膜、统一翻耕、统一施肥、统一修剪、统一用药、统一采收的生产管理模式,探索采用高标准栽植、果园机械、行间生草+行内覆黑膜、精细施肥、简约修剪、花单管理、防灾减灾、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牛心杏3a挂果,5a丰产。  相似文献   

11.
<正> 1991年9月,“三北”局在宁夏举办“三北”地区旱作造林技术培训班。有关省、地介绍了旱作造林成功经验,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各地实践表明,要大范围大幅度地提高首都周围绿化工程造林质量,达到保活、速生、丰产的目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广旱作林业丰产技术,坚定不移地实行以旱作林业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区域北限的边缘,其海拔、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全市2万公顷苹果园,绝大多数分布在荒山、山地,无灌溉条件,同时又受辽西干旱区的影响,导致十年九旱,一年两旱,严重制约着苹果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果品产量和质量低,不能发挥出山区发展果树的生态优势。为探索以保水为中心的旱作栽培技术措施,改造低产苹果园,笔者于2006年至2008年进行了果园覆草栽培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通过对旱作技术、旱地覆膜在培育苗木及植树造林的推广实践,来分析评价覆膜技术在旱作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临城县现有大枣栽培面积1.2万hm^2,90%以上枣园分布在水源贫乏的山岗丘陵地带为干旱枣园。土壤质地差,瘠薄不保水,生长环境条件恶劣,长年处于缺水少肥的胁迫状态,致使结果晚,产量低,为此,2000~2003年县林业局技术人员通过对黑城乡前都丰村示范园连续4a的科学管理,获得了显著增产效果,现将旱作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75%以上 ,搞好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全区农业稳定高产的重要措施。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必须坚持高标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有机结合 ,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区丘陵区土层浅薄、干旱缺水,在坡改梯的基础上,测定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旱作保水技术下龙廷杏梅园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状况、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结果表明:旱作保水技术能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其旱作保水效果为:覆草>保水剂>覆膜>松土>对照。  相似文献   

17.
就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问题展开论述,主要阐述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以及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等三项技术,以期能够给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正>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河北省山地丘陵旱作农业类型区。全县山场面积15.48万hm2,占总面积的58.4%,耕地面积30666hm2,占总面积的11.6%,且50%又是旱岗地。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平山县相继完成退耕地杏扁栽植20万hm2。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从2003年开始探索出了"太行山退耕还林区杏扁立体栽培模式"。为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河北省太行山山地果园的特点,结合多年研究结果,论述了旱作山地果园的主要栽培技术。认为高标准、高质量整地是建园的关键;拦蓄径流、覆盖地膜、雨季深施有机肥等,是蓄水保水的重要措施;采用矮小树形,是旱作山地果园丰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机械化旱作农作制度正在逐步倡导和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试用成功和国家对粮食的需要,更迫切需要加快进度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连作、连翻是旱作农业单产不高不稳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