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淡水池塘养鱼产量不断提高、北方渔民在鱼种及成鱼越冬过程中多采用原塘进行越冬.这样的池塘单靠生物增氧很难保证越冬安全、因而增氧机已在北方鱼类越冬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驯化养鲤作为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为了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驯化养鲤高产池塘鱼产量,并增加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4月~9月进行了在驯化养鲤高产池塘中增加鳙鱼放养量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市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池塘养殖产量不断上升,但经济效益稳中有降,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左右。驯化养鱼由于饲料的大量投入,水体中鲤鱼吃剩的饵料残渣不断增多,造成池水的污染和饵料的浪费,在池塘中套养澎泽鲫鱼种,利用其食性广,抗病力强,市场上价高畅销等优点,达到降低养鱼成本和增产增效的目的。1999年试验养殖面积50亩,产澎泽鲫鱼1 340.5kg,总增加效益6 036元,经试验结果看,池塘驯化养鱼套养澎泽鲫的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池:试验池塘三口,1号池面积20亩,2号池面积15亩,3号池面积15亩,底质平坦,池底淤泥厚度15cm,  相似文献   

4.
驯化养鱼做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特点为立体养鱼,即根据鱼类的栖息习性,不同水层饲养不同种类鱼,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资源。但由于北方人喜食鲤鱼,这就使传统养鱼在北方地区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把传统养鱼与驯化养鱼相结合,进行以鲤为主体鱼,多品种混合搭配的驯化养鱼试验。通过分析多品种混合搭配对驯化养鲤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驯化养鲤的适宜放养模式,进一步提高驯化养鱼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马旭洲  常顺 《内陆水产》1997,22(9):11-12
磷在生物体内可以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在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善池塘水质,而且可以促进各种养殖鱼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状况和提高鱼产量。但关于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了改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93年5—9月进行了驯化养鲤高产池塘增施磷肥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亚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与放养量1.1.l试验池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1…  相似文献   

6.
我市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鱼种生产一直受着水温低,鱼类生长期短等因素的困扰,处于规格小、单产水平低的落后局面,严重阻碍着养鱼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了掌握在北方严寒地区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高产技术,我们在1995年开展了池塘培育鲤鱼种的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秋片鱼种出池个体平均达到145g,平均亩产达到1 180kg。  相似文献   

7.
1992年在本所试验渔场利用8个池塘(计180亩),进行中蛋白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生产试验。试验目的在力求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探索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池塘培育100g 以上鲤鱼种的生产途径。本试验最高鱼产量425kg/亩,最低319kg/亩,平均343.69kg/亩。鲤鱼种平均规格110g/尾,最大的2号池塘平均规格145g/尾,最小的8号池塘平均规格97.5g/尾。鲤鱼占85%以上,饲料平均价格1.36元/kg,饵料系数1.65,投入产出比1:1.898。据我省多年来养鲤实践,用颗粒饲料高密度驯化亩产500kg 的池塘,鲤鱼增肉倍数一般为8左右,放养50g 左右的鲤鱼种很难达到750g/尾。因此,培育100g 以上大规格鲤鱼种势在必行。我所研制的鲤鱼中蛋白颗粒饲料,经饲养鱼种试验,在1992年已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池塘水质变化,特别是溶氧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套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几年的试验表明,这一养鱼系统,能改善池塘溶氧,促进饲养鱼生长。亩放0.3-1万尾,规格2厘米的当年鱼种,经过5个月培育,获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鱼种产量,规格达18-19厘米。比对照池增产35%,最高达50%以上。(本技术于1986年12月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9.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索北方高寒地区讷河市大面积池塘驯化养鱼高产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我们承担了市政府下达的《大面积池塘驯化养鱼高产试验》项目。这项试验是结合生产进行的,从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方式入手,积极引进推广驯化养鱼新技术。共落实试验池面积800亩,对照池面积230亩,经过151天精心饲养,试验池共生产商品鱼355520kg,平均亩产达444.4kg,亩盈利1336.20元;对照池共出鱼27830kg,平均亩产121kg,亩盈利248.71元。试验池比对照地亩多增收入1087.49元,不仅获得了大面积高产量、高效益,而且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在北方高寒地区使用颗粒饲料驯化养鱼的综合技术措施和经验,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试验池25个,面积74亩、引用汤河水库中上层水为水源,采用φ159mm铁管地表注水管路,建成一种微流喷水养鱼设施,进行培育鱼种试验。1988年6、7月初放养3—4cm鲤、鲢、鳙、草鱼夏花,11月1日出塘,试验池亩产517kg,尾重67g;对照池亩产313kg,尾重47g。1989年6月放养建鲤、鲢、鳙、草鱼夏花,10月10日出塘,试验池亩产560kg,尾重80g。经两年试验证明,微流喷水养鱼,能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12.
<正>一、鱼种培育池选择和清塘消毒梭鱼大规格苗种培育地点选在常熟市支塘镇现代渔业精品园两个科研试验塘进行,培育面积15亩(培育一区9亩,培育二区6亩)。鱼种培育池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无污染源,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水深1.5米,池埂坚固,不渗不漏,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每个培育池均安装2.2千瓦盘式微孔管道增氧设施一套和水泵一台供增氧和换水。  相似文献   

13.
国营杨西湖渔场井边三号鱼种池培育鱼种,主要是混养荷元鲤,提高池塘水体生产力,突破产量关,在1984年亩产330公斤(荷元鲤40公斤),出塘规格鱼种平均15厘米,荷元鲤0.75公斤的个体的基础上,1985年重点探讨提高出塘规格和提高荷元鲤产量的技术措施,鱼种突破18厘米这一规格关,取得了出塘平均规格达21厘米,亩净产582.5公斤(荷元鲤79公斤)的试验结果。现将1985年的试验情况摘要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土池一口(井边三号),水面3.3亩,平均水深1.35米。 2、鱼种来源。鱼花除岳阳市水科所提供孵化的荷元鲤外,其余是本场孵化的。鲢、鳙、草、鳊、荷元鲤夏花系本池中发花  相似文献   

14.
马旭洲 《内陆水产》1996,(12):10-11
养殖品种搭配方式对驯化养鲤产量的影响马旭洲(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150070)驯化养鲤作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  相似文献   

15.
受养鱼条件限制和习惯影响,我市大部分鱼种生产场(户)都采用原塘越冬方式,过去他们都十分重视引进耐寒品种,培育大规格秋片,采用生物增氧安全越冬和加强管理等措施,鱼类越冬成活率较高,普遍在85%以上。但近三年来,我市鱼类越冬成活率呈下降趋势,个别池塘不足50%,经济损失惨重,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现将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原塘越冬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1.密度过高。近些年,我市驯化养鱼迅速发展,鱼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78年开始,我们连续四年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高产试验。鱼种最高亩净产量分别达到491.2斤,861.6斤,885斤和1181.8斤。现将1981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1.池塘条件与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池塘两个(九号与十号),九号池面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我县养鱼生产建设的步伐,有效地提高池塘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1995年我站利用丰产乡同意村中山渔场60亩鱼种池,进行池塘驯化养鱼高产技术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平均亩产由过去的300kg,提高到了435.5kg,亩效益达到了924元,而且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增产技术措施,为今后实现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瑞林  曹艳 《黑龙江水产》2007,(3):23-24,31
为提高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2006年穆棱市马桥河镇水产站利用镇鱼种场一口1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35天饲养,10亩池塘共产商品鱼3600kg,平均亩产360kg,创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池塘。池塘1口,面积1  相似文献   

19.
我县1991年引入驯化养鱼,当年鱼种驯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成鱼驯化没有普遍推广。带着这个课题,1993年我以科技承包形式租赁了县鱼种场的两口试验池,实施成鱼驯化亩产600kg项目任务。在局领导及同志们的人力支持下,经过精心饲养管理,15亩池塘共产鱼8405kg(其中1号池13亩,平均亩产612kg;2号池2亩,平均亩产221kg),总盈利24973元。现将试验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鱼生产的不断发展,各地饲养鱼种(夏花到春花阶段)的池塘也就相继增加。但历年来,这些鱼池培育的鱼种出池后,鱼池在上半年除有少量的用来孵化鲤鲫等鱼和培育鱼苗外,大部分鱼池有6—7个月的空池时间.若利用这段时间培育一茬大规格鱼种,则就可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