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早在1986年瑞典就率先提出了禁止在肉鸡饲料中使用抗生素,随后抗生素的禁用在世界各地全面展开,自此以来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在动物营养中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道微生物似乎是饲用抗生素(In-Feed Antibiotics,IFAs)的作用对象,同时抗生素替代品必须有利于维持动物健康和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本文讨论了六种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综述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和促生长作用,并重点介绍最近几年多位作者以甘露寡糖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某些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人工合成,能在低微质量浓度下选择性地杀灭他种生物或抑制其机能的化学物质。1950年抗生素作为畜禽促生长添加剂在欧洲各国投入使用,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秸秆微贮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一种叫“秸秆发酵活杆菌”(该菌是将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杆菌)完成的。农作物秸秆经秸秆发酵活杆菌发酵贮存制成的优质饲料称作秸秆微贮饲料。具有成本低、效益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消化率高,制作容易、无毒无害、作业季节长与农业不争化肥、不争农时等优点。1.水泥地微贮法。与传统青贮窖相似,将作物秸秆铡切碎,按比例喷洒菌液后装入池内,分层压实、封口。这种方法优点:池内不易进气进水、密封性好,经久耐用。2.土窖微贮法。选地势高、土质硬、向阳干燥、…  相似文献   

4.
饲用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饲用抗生素的起源和促生长效果1.1起源和发展饲用抗生素是在药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tockstad等(1949)发现,链霉素(strepfomyces)发酵过程中得到的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鸡只快速生长。Whitehill于1950年说明此代谢产物中含有的金霉素具有促生长效果。Jukes等(1950)试验证  相似文献   

5.
家兔肠道感染常发生于断奶后的幼兔,易造成兔的死亡及生长速度下降。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大量的应用抗生素会最终导致一些菌属产生抗药性,控制抗药性的编码基因也能被转移到其他以前无抗药性的细菌内,这些都会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一些国家已经禁止(瑞典,1986.1)或限制(欧盟,2000,1,2006,1全部禁用)作为生长促进剂的饲用抗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控制家兔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就是通过应用饲料添加剂或选择日粮原料来调控后肠的发酵,  相似文献   

6.
7.
辣椒素作为天然植物来源的抗菌活性成分,具有安全、营养、高效广谱抗菌性和不产生抗药性的特征,在饲料领域作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辣椒素作为饲用抗生素天然替代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反对把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甚至通过立法对愈来愈多的药物品种加以禁止。由此,学者们开展了能够克服抗生素添加剂种种弊端的研究,使得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具有促生长促免疫等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被开发出来。现以酶制剂、寡聚糖、益生素、酸化剂、甜菜碱、中草药、糖萜素为例,对其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1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有些国家开始颁布部分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AGPs)的禁令,因此研制与开发抑制致病菌生长的各种饲料添加剂成为热点。猪胃肠道(G I)中存在有大量的有益菌和致病菌。人们正在研究影响猪肠道菌群的不同的营养策略。如乳酸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抗菌作用,乳酸杆菌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到肠道黏膜上。致病菌能引起动物发病及导致死亡。每种致病菌各自寄生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并引起特定种类和年龄的动物发病,如断奶后前3~10d,仔猪感染大肠杆菌会引起断奶仔猪大肠杆菌病(PW C)。到目前为止,AGPs是控制肠道感染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